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构建可用于纤维素乙醇高效生产的混合糖发酵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并利用菊芋秸秆为原料进行乙醇发酵。【方法】筛选在木糖中生长较好的酿酒酵母YB-2625作为宿主菌,构建木糖共代谢菌株YB-2625 CCX。进一步通过r DNA位点多拷贝整合的方式,以YB-2625 CCX为出发菌株构建木糖脱氢酶过表达菌株,并筛选得到优势菌株YB-73。采用同步糖化发酵策略研究YB-73的菊芋秸秆发酵性能。【结果】YB-73菌株以90 g/L葡萄糖和30 g/L木糖为碳源进行混合糖发酵,乙醇产量比出发菌株YB-2625 CCX提高了13.9%,副产物木糖醇产率由0.89 g/g降低至0.31 g/g,下降了64.6%。利用重组菌YB-73对菊芋秸秆进行同步糖化发酵,48 h最高乙醇浓度达到6.10%(体积比)。【结论】通过转入木糖代谢途径以及r DNA位点多拷贝整合过表达木糖脱氢酶基因可有效提高菌株木糖发酵性能,并用于菊芋秸秆的纤维素乙醇生产。这是首次报道利用重组酿酒酵母进行菊芋秸秆原料的纤维素乙醇发酵。  相似文献   
82.
83.
降水格局的变化会影响到植物种子萌发出苗过程及幼苗的更新。本研究以呈扩张趋势的草原毒害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种子为材料,利用环境控制培养箱进行降水量(W-60%,W-30%,W,W+30%,W+60%)和降水间隔(T5,T10)的双因素控制实验,探讨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期为探索醉马草的发生规律及预测其潜在分布范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在相同降水间隔条件下,醉马草的出苗速度和出苗率随着总降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延长降水间隔促进W和W+30%条件下醉马草出苗,加快出苗进程。(2)无论降水间隔是否变化,总降水量增加60%(W+60%)使出苗势和出苗指数显著提高(P<0.05);在W和W+30%条件下,延长降水间隔使出苗率、出苗势和出苗指数显著提高(P<0.05)。(3)无论降水间隔是否变化,总降水量减少30%(W-30%)显著抑制幼根和幼苗的生长,总降水量增加60%(W+60%)显著促进幼苗的生长(P<0.05);但总降水量增加30%(W+30%)和60%(W+60%)均显著降低根苗比(P<0.05)。降水量增加或减少不同程度地影响醉马草的出苗和生长,但在一定降水范围内,延长降水间隔则促进醉马草的出苗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克隆获得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binding proteins,OBPs)基因AcerOBP19的cDNA序列,预测其蛋白结构,明确该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各组织的表达水平。PCR扩增AcerOBP19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特征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用qRT-PCR技术对AcerOBP19在中蜂不同发育时期(1、5、10、15、20、25日龄)各组织(触角、足、口器、毒腺和中肠)中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获得了AcerOBP19的完整ORF序列,序列长为420 bp,共编码139个氨基酸;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属于Mins-C OBP亚家族;N-末端有一段含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无跨膜结构。该蛋白包含6个α螺旋和2个二硫键。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cerOBP19与大蜜蜂Apis dorsata OBPs、小蜜蜂Apis florea OBPs和西方蜜蜂Apis melifera OBPs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高,表明它们之间在进化关系上更加同源,且AcerOBP19具有PBP-GOBP superfamily家族的保守结构域,是一种分泌蛋白。qRT-PCR结果表明AcerOBP19在中蜂不同发育时期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15日龄触角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1),在其它日龄中足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1);在各个时期中口器和毒腺中有较高表达,中肠中呈微量表达。通过AcerOBP19组织表达谱结果,推测AcerOBP19不仅参与嗅觉识别机制,在味觉识别过程中也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14(Fn14)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25例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组织及与之相对应的30例正常肺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和比较其Fn14的表达,分析Fn14的表达与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的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Fn14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和胞质中。在125例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1)。鳞癌和腺癌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6);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的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P=0.000)。Fn14蛋白的表达与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的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大小以及肿瘤解剖学分类均显著相关(P=0.000、P=0.029、P=0.000、P=0.026),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均无关(P=0.816、P=0.122、P=0.816)。结论:Fn14在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中呈异常高表达,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很可能通过上调Fn14通路,促进NSCL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6.
研究叶面喷施外源MeJA对高温胁迫下半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对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对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等胁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生长状况一致的半夏植株在40℃高温下进行胁迫处理,实验组喷施50μmol·L^-1的外源MeJA溶液,空白组喷施等量的水,分别在处理2、6、12、24、48 h时进行取样,对样品进行指标测定。结果发现,在40℃高温下,喷施一定浓度的外源MeJA可以提高半夏叶片的SOD、POD、APX活性,降低MDA质量分数,增加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对半夏有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2个细胞质型小分子热激蛋白和GRRBP蛋白,在MeJA处理后表达量显著增加。由此得出结论:喷施外源MeJA可以增强半夏中部分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护半夏的细胞膜,增强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且外源MeJA可能增加半夏高温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膜转移瘤中NOK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Ⅳ期NSCLC患者67例,用软式胸腔镜取胸膜转移瘤和瘤旁胸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OK的表达情况,分析胸膜转移瘤和瘤旁胸膜中NOK的表达的无差异性;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胸膜转移瘤和瘤旁胸膜中NOK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1Ⅳ期NSCLC患者胸膜转移瘤中NOK的表达明显高于瘤旁胸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Ⅳ期NSCLC患者胸膜转移瘤中NOK的表达量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瘤旁胸膜中NOK的表达量与患者的生存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NSCLC患者胸膜转移瘤中NOK的表达异常上调,且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可做为判断Ⅳ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8.
绒毡层小体(tapetosome)是最近新发现的特异性出现在花药绒毡层细胞中的一种含油细胞器。现对这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生化组成、与其他含油细胞器的不同以及它们在花粉外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7与镉7-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离及纯化兔肝金属硫蛋白.制备去金属金属硫蛋白、锌7与镉7金属硫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比较后二者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在pH6条件下,比较锌7-金属硫蛋白与有关蛋白和无机锌盐清除羟自由基效果.结论是在近生理pH条件下锌7-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远强于镉7-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主要来源于蛋白中处于还原态的流基.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糖尿病肺纤维化(diabetic pulmonary fibrosis, DPF)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研究提供稳定的DPF动物模型。方法 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G,n=20)、糖尿病肺纤维化1组(DPF1,n=20)、糖尿病肺纤维化2组(DPF2,n=20)。隔夜禁食不禁水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和体重,随后DPF1组一次性腹腔注射大剂量STZ(150 mg/kg),DPF2组连续5 d每天腹腔注射小剂量STZ(50 mg/kg),NG组腹腔注射等量无菌柠檬酸盐缓冲液。注射完毕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每周测定小鼠体重和随机血糖(random blood glucose, RBG),正常喂养16周,每4周每组随机选取5只小鼠处死取材,行病理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评估小鼠肺纤维化的程度。结果 STZ诱导后,DPF1组和DPF2组均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三多一少)”的典型糖尿病症状。DPF1组和DPF2组诱导后体重增加均显著低于NG组,并于第8周后缓慢减轻(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