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降水格局的变化会影响到植物种子萌发出苗过程及幼苗的更新。本研究以呈扩张趋势的草原毒害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种子为材料,利用环境控制培养箱进行降水量(W-60%,W-30%,W,W+30%,W+60%)和降水间隔(T5,T10)的双因素控制实验,探讨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期为探索醉马草的发生规律及预测其潜在分布范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在相同降水间隔条件下,醉马草的出苗速度和出苗率随着总降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延长降水间隔促进W和W+30%条件下醉马草出苗,加快出苗进程。(2)无论降水间隔是否变化,总降水量增加60%(W+60%)使出苗势和出苗指数显著提高(P<0.05);在W和W+30%条件下,延长降水间隔使出苗率、出苗势和出苗指数显著提高(P<0.05)。(3)无论降水间隔是否变化,总降水量减少30%(W-30%)显著抑制幼根和幼苗的生长,总降水量增加60%(W+60%)显著促进幼苗的生长(P<0.05);但总降水量增加30%(W+30%)和60%(W+60%)均显著降低根苗比(P<0.05)。降水量增加或减少不同程度地影响醉马草的出苗和生长,但在一定降水范围内,延长降水间隔则促进醉马草的出苗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83.
为了克隆鹅β-防御素(AvBD)3基因,并在原核表达重组鹅AvBD3蛋白,进一步研究鹅AvBD3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利用RT-PCR方法从鹅脾脏和法氏囊组织中扩增到鹅AvBD3基因片段,其cDNA片段大小为182 bp,编码60个氨基酸残基.经同源性分析发现鹅AvBD3氨基酸序列与鸡AvBD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的BamH Ⅰ和SalⅠ双酶切位点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goose AvBD3.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于37℃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重组鹅AvBD3蛋白在原核高效表达(分子量约31 kDa).该重组蛋白经纯化后测定其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结果显示,重组鹅AvBD3蛋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12种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抑菌作用.高盐离子浓度显著降低重组鹅AvBD3蛋白的抗菌活性.此外,该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极低,并对酸碱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昊宗林  袁亚  耿和  夏术阶 《生物磁学》2011,(16):3059-3062
目的:探讨免疫性炎症与前列腺体积及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105例手术获得的前列腺标本。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前列腺纽织中CD4、CD8和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如果CD4或CD8阳性则敕定义为免疫性炎症,并进一步探讨了免疫性炎症与前列腺体积、雄激素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D4、CD8和雄激素受体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19.0%),21(20.0%)和48(45.7%)。在免疫性炎症组,前列腺体积为67.0±26.3ml,而在非免疫性炎症组,为54.0±24.2ml,有显著性差别。免疫性炎症组雄激素受体表达的阳性率为65.6%,而非免疫性炎症组雄激素受体表达的阳性率为37.0%(X2=7.35,P〈0.05)。结论:免疫性炎症与前列腺体积、雄激素受体表达明显相关。免疫性炎症可能导致前列腺增生进展,因此,抗炎治疗可能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膜转移瘤中NOK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Ⅳ期NSCLC患者67例,用软式胸腔镜取胸膜转移瘤和瘤旁胸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OK的表达情况,分析胸膜转移瘤和瘤旁胸膜中NOK的表达的无差异性;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胸膜转移瘤和瘤旁胸膜中NOK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1Ⅳ期NSCLC患者胸膜转移瘤中NOK的表达明显高于瘤旁胸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Ⅳ期NSCLC患者胸膜转移瘤中NOK的表达量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瘤旁胸膜中NOK的表达量与患者的生存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NSCLC患者胸膜转移瘤中NOK的表达异常上调,且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可做为判断Ⅳ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克隆获得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binding proteins,OBPs)基因AcerOBP19的cDNA序列,预测其蛋白结构,明确该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各组织的表达水平。PCR扩增AcerOBP19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特征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用qRT-PCR技术对AcerOBP19在中蜂不同发育时期(1、5、10、15、20、25日龄)各组织(触角、足、口器、毒腺和中肠)中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获得了AcerOBP19的完整ORF序列,序列长为420 bp,共编码139个氨基酸;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属于Mins-C OBP亚家族;N-末端有一段含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无跨膜结构。该蛋白包含6个α螺旋和2个二硫键。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cerOBP19与大蜜蜂Apis dorsata OBPs、小蜜蜂Apis florea OBPs和西方蜜蜂Apis melifera OBPs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高,表明它们之间在进化关系上更加同源,且AcerOBP19具有PBP-GOBP superfamily家族的保守结构域,是一种分泌蛋白。qRT-PCR结果表明AcerOBP19在中蜂不同发育时期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15日龄触角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1),在其它日龄中足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1);在各个时期中口器和毒腺中有较高表达,中肠中呈微量表达。通过AcerOBP19组织表达谱结果,推测AcerOBP19不仅参与嗅觉识别机制,在味觉识别过程中也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14(Fn14)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25例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组织及与之相对应的30例正常肺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和比较其Fn14的表达,分析Fn14的表达与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的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Fn14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和胞质中。在125例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1)。鳞癌和腺癌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6);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的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P=0.000)。Fn14蛋白的表达与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的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大小以及肿瘤解剖学分类均显著相关(P=0.000、P=0.029、P=0.000、P=0.026),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均无关(P=0.816、P=0.122、P=0.816)。结论:Fn14在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中呈异常高表达,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很可能通过上调Fn14通路,促进NSCL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8.
中国延边朝鲜族手皮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研究了400例(男200例;女200例)中国延边地区朝鲜族手的皮纹。调查分析了指纹类型、指嵴纹计数与总数、a-b嵴纹、掌纹真实花样百分率、掌纹类型、atd角等项系数。进行了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和人种间的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朝鲜族手皮纹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89.
7与镉7-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离及纯化兔肝金属硫蛋白.制备去金属金属硫蛋白、锌7与镉7金属硫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比较后二者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在pH6条件下,比较锌7-金属硫蛋白与有关蛋白和无机锌盐清除羟自由基效果.结论是在近生理pH条件下锌7-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远强于镉7-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主要来源于蛋白中处于还原态的流基.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究高寒湿地逆行演替对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依托逆行演替典型样带(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演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高寒湿地逆行演替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水平上的物种组成,致使草甸区的微生物ACE、Chao1、Simpson、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沼泽区和沼泽化草甸区(P<0.05);随着演替发生,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均减少,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增加;主坐标法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排序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各逆行演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