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环境因子与草原植物叶绿素含量的联动是否关系到植物生活型优势的问题, 该研究以锡林浩特典型草原为研究区, 选取2020年7月实测的11个样地50种植物共185个牧草样品的叶绿素含量, 运用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冗余分析(RDA)、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 系统性地分析了多环境因子对草原植物不同生活型叶绿素指标的影响, 进而分析植物竞争优势形成的潜在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1)典型草原区植物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和0.936, 草原植物总叶绿素含量受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程度更大; 2)草原植物4类生活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为小/半灌木>多年生禾草>一/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杂类草; 3)环境因子对植物生活型叶绿素含量的解释程度存在差异, RDA显示环境因子对小/半灌木的叶绿素含量解释程度最大(28.0%), 其次为一/二年生植物(18.3%)和多年生杂类草(17.7%), 多年生禾草各项叶绿素指标的解释度最低(12.7%); 4)植物生活型各叶绿素指标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 回归分析显示小/半灌木的叶绿素b含量受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总叶绿素含量主要受到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多年生杂类草叶绿素b含量主要受到地表温度的影响, 一/二年生植物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主要受到土壤pH的影响; 5)在草原生境中, 通径分析的综合研究显示植物叶绿素a含量主要受到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 植物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主要受到大气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 多年生禾草不易受环境因子的牵动, 成为更能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植物种类, 因此, 在群落演替进化中这类植物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2.
煤气炮驱鸟是目前机场驱鸟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依靠煤气爆炸产生的高分贝噪声。但是,鸟类在长期暴露于噪声条件下或者驱鸟时机把握不佳,鸟类可能习惯噪声甚至产生耐受性,进而影响驱鸟效果,相关量化研究仍较为缺乏。本研究以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a)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健康成年个体作为对照组用于检验环境背景噪声的影响;设置7个实验组,分别布设于20 m间隔的噪声源距离梯度,采集煤气炮噪声处理前1 d和处理后2 d、5 d、8 d、11 d、14 d、17 d、20 d的粪便样品,噪声持续暴露(4次/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粪便皮质酮浓度。以粪便皮质酮浓度为因变量,以煤气炮噪声持续时间和距噪声源距离为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家鸽粪便中皮质酮含量在距离煤气炮噪声源10 m处平均值达最大值,(174.67±5.09)ng/g(n=35),而最小值(139.42±0.92)ng/g(n=35)则出现在130 m。家鸽距噪声源距离与粪便皮质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earson′s r=﹣0.954,P <0.01。噪声持续时间和距噪声源距离对粪便皮质酮均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随着噪声源距离增大,皮质酮浓度回复到煤气炮噪声处理前水平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在噪声源距离大于90 m时,粪便皮质酮水平不随噪声持续时间变化而变化。粪便皮质酮水平可作为鸟类响应噪声刺激的生理反应指标,基于此评价了煤气炮噪声在机场驱鸟的有效性,为机场鸟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Dof)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Dof转录因子在马铃薯响应逆境胁迫特别是盐胁迫中的功能与机制,为获得抗盐逆境胁迫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克隆StDof5,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StDof5过表达载体,转化马铃薯得到阳性植株,并对其表达进行分析。【结果】StDof5的CDS全长498 bp,编码165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800H1236N242O246S9,StDof5原子个数2 533个,相对分子量为18 468.63 kD,等电点是8.47,脂肪族指数为51.45,不稳定系数为45.16,预测该蛋白为不稳定蛋白。预测得到的跨膜螺旋个数为0,其属于非跨膜蛋白。StDof5蛋白亲水性平均值为-0.876,预测该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StDof5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α螺旋占20%,β转角占0,延长链占9.7%,无规卷曲占66.06%。盐胁迫表型试验表明,过表达植株(OPs)比野生型(DES)的株高、鲜重均有明显程度上升,但根长、根数和叶...  相似文献   
34.
湖北宜昌松林景观格局对松材线虫流行及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观格局对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等生态学过程影响显著。为了探究区域生境差异对病虫害发生及扩散的影响,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松材线虫病为对象,结合区域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矢量数据和松材线虫病普查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景观格局对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松林景观类型百分比、平均斑块面积、自然连接度和聚合度与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率成正相关;2)松林斑块的粒级结构分析表明,中、小斑块能抑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巨斑块、超大斑块对松材线虫的发生有利;3)从景观干扰上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强度与松材线虫病发病率成正相关;4)在景观尺度水平上,景观的破碎度大、多样性指数高、蔓延度指数小、斑块形状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的乡镇松材线虫病发病率高。通过斑块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两个水平上的分析可知,在夷陵区乡镇尺度上,由小斑块松林组成且斑块聚集度低、景观破碎化程度低的景观格局对松材线虫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当地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就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蔺琛  龚明昊  刘洋  潘旭  朴正吉 《生态学报》2018,38(13):4677-4683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之一,对生物多样性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认识区域的保护价值及重要性,但目前可借鉴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空间异质性评价方法和经验偏少。以长白山生态功能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优势物种的分布及其环境因子,通过Maxent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将研究区域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高价值区、中价值区和一般价值区,并开展景观分析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高价值区域占总面积的42.9%、主要分布于长白山保护区内,保护区内的高价值斑块也较保护区外完整、面积大;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高价值斑块的平均面积和最大斑块面积远高于中价值区和一般价值区,其斑块景观较完整、破碎化水平相对较低,是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基础。植被是对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其次是土层厚度和海拔。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过程连续性保护的需要,保护区南部缓冲区可考虑调整为核心区,保护区外还有较大面积的生物多样性高价值和中价值区域也应纳入保护区进行保护;长白山西坡是生物多样性高价值斑块最破碎的区域,应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予以特别关注。本研究表明关联优势种空间分布及环境因子是认识生物多样性价值及空间异质性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方法可为生态红线划定和国家公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分离及纯化兔肝金属硫蛋白制备去金属金属硫蛋白、锌7与镉7金属硫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比较后二者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在pH6条件下,比较锌7-金属硫蛋白与有关蛋白和无机锌盐清除羟自由基效果.结论是在近生理pH条件下锌7-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远强于镉7-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主要来源于蛋白中处于还原态的流基.  相似文献   
37.
【目的】增加低核酸含量(LNA)细菌与过滤性细菌之间的认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统计学分析研究3种典型淡水环境中细菌群落与滤过性。【结果】LNA细菌与过滤性细菌在数量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y=0.646x+22.42,R2=0.984,P0.01),细菌的滤过性不仅与细菌大小有关,还与细胞整体形状及其伸缩性有关;细菌群落组织与LNA细菌比重呈负相关性,而与HNA细菌呈正相关性。【结论】0.45μm膜过滤对水样微生物群落中的LNA细菌具有极强的筛选效果;细菌群落组织与其基于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的基因含量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8.
昊锡琨 《蛇志》1992,4(2):52-52,11
毒蛇咬伤后,伤口溃烂不愈,日久往往导致截肢,终身残废.治疗毒蛇咬伤,攻克溃烂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多年来,凡遇毒蛇咬伤,伤口溃烂,不易生肌收口,采用解毒生肌膏,配合中草药治疗,每获良效,现简介如下:1 方药介绍主治范围:凡被毒蛇咬伤,毒水(血)泡破裂,伤口溃烂,不易生肌长皮.药物组成:煅石膏15克、白芷15克、炉甘石15克、紫金锭2~3条、朱砂9克、冰片2克、琥珀1克、蛇伤急救散(成药)2支.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加入凡士林250克,调匀成软膏.用法:每日用白花蛇舌草、山梗菜、半边莲各20克,煎汤冲洗伤口,再敷上药膏.如疮口较深,或骨露筋现、流脓不止,可用纱布条粘上药膏填塞疮洞,再外敷药膏.  相似文献   
39.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eoxy-D-xylulose 5-phosphate synthase,DXS)是植物萜类代谢通路中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在植物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该基因在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合成中的作用,该研究在冬凌草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得到冬凌草IrDXS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析、信号肽预测、亚细胞定位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预测分析及跨膜域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IrDXS基因在冬凌草不同部位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从冬凌草叶片中分离得到了一条编码DXS的全长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全长2169 bp,编码72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7.7 kD.多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和其他植物中已知的DXS蛋白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N端均包含了一段质体转运肽序列,并均具有一个保守的焦磷酸硫胺素结构域和与吡啶结合相关的DRAG结构域.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IrDXS基因属于植物DXS2家族.DXS基因在冬凌草根中表达量最高、愈伤组织中最低.该研究首次获得了IrDX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揭示了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后续的深入研究IrDXS基因在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