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0篇
  3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内蒙古5个民族12对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报道了内蒙古地区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蒙古族和汉族12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并进行民族间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显示:内眦褶性状的民族间差异较大,叠舌性状次之,利手和鼻梁侧面观性状的民族间差异较小。 Abstract:The gene frequency of 12 characters was reported in Ewenki,Oroqen,Daur,Mongol and Han nationalities in Inner Mongolia,and compared among these nationalities.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Mongoloid fold among nationalities was significant,followed by the Folding tongue,while the difference of Handedness and Nasal profile was relatively in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93.
黑曲霉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正交设计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m12)产胞外木聚糖酶的液体发酵条件,合适的产酶培养基含麦草粉3g,(NH4)2SO40.3g,KH2PO40.1g,MgSO4@7H2O0.05g,NaCl0.03g,Tween800.3g,酵母膏0.1g,微量元素(B、Zn、Mn、Fe、Mo)定容lL;接种量为1.0×107个孢子/50mL培养基,28℃,120r/min,振荡培养5d,木聚糖酶活力达34.47u/mL.  相似文献   
94.
(1,3)-β-葡聚糖是蘑菇免疫调节和抗肿瘤多糖的核心结构。通过鲎的G因子法测定了从19种药用和食用蘑菇中提取的27个多糖样品中(1,3)-β-葡聚糖的含量,我们发现(1,3)-β-葡聚糖普遍存在于这些蘑菇多糖提取物中。但是,(1,3)-β-葡聚糖的含量随蘑菇的种类和多糖提取的部位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平均值大约占多糖的34.8%。从香菇、裂褶菌、云芝、草菇、灰树花、鸡腿菇和姬菇中提取的9种多糖中(1,3)-β-葡聚糖含量远高于其余的多糖。适当的纯化可以提高蘑菇多糖中(1,3)-β-葡聚糖的含量。我们的研究表明鲎G因子法可以用来快速有效地测定蘑菇多糖提取物中的(1,3)-β-葡聚糖含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活化在脊髓损伤引起抑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行为药理学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后(SCI)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内(mPFC)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情况及ERK1/2磷酸化抑制剂U0126对抑郁样行为的影响。结果:脊髓损伤后的第2天到第8周,SCI模型大鼠的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8周-12周,SCI模型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缩短,mPFC内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总ERK 1/2的蛋白水平则未见组间差异,而给予U0126的大鼠的不动时间与给药之前相比明显延长增加,mPFC内pERK1/2蛋白表达水平较SCI模型大鼠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前额叶皮质内ERK1/2的激活参与了脊髓损伤后引起的突触可塑性,在相关的抑郁样行为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多毛类底栖动物在莱州湾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毛类底栖动物常作为环境扰动的指示生物.对2011年莱州湾20个站位的多毛类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与沉积物理化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应用于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多毛类共60种,4季平均生物密度为548.7个/m2,平均生物量为2.79 g/m2,机会种种类数量占优势种种类37.5%.种类多样性较高站位主要集中在湾东部,较低站位集中在湾西部和南部.ABC曲线表明多毛类动物处于中等扰动状态.BOPA指数显示,春季,站位S15和S16为中度污染,夏季,S14站位为重度污染.BIO-ENV分析结果显示,5个最佳环境变量组合相关系数ρs>0.8,表明沉积物理化性质对多毛类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沉积物粒度是最主要环境因子.因此,可通过多毛类种类、数量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评价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污染控制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中国的动物胚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胚胎移植技术最早是由英国的Walter Heape率先研究的,随后经过了胚胎学家几十年的努力才在上个世纪来期逐渐开始广泛应用于医学生殖,畜牧业,动物保种等领域。本文集中论述中国的胚胎移植技术发展以及它在畜牧业领域的应用。 在中国商业性的动物胚胎移植正在蓬勃发展,其成功率已经和国外同行相差不大。通过胚胎移植工作者的努力,一些从事商业性胚胎移植的公司已经能够做到鲜胚移植后奶牛的妊娠率55%~70%,冷冻胚胎的妊娠率达到45%~60%。不仅如此,在各个省还建立了自己的专门的冷冻胚胎中心,为本省的畜牧产业提供胚胎或者相关的服务。 在动物保种方面,胚胎技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胚胎技术将活的胚胎冷冻在液氮罐以实现永久保存。例如中国科学院动物所陈大元先生提出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实现对大熊猫的物种保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肉和奶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依靠常规的选育技术来改良牲畜是无法满足人民对于畜牧产品急切要求,要实现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来实现畜牧业的大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胚胎技术等新技术会为我国的畜牧业的产业提高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可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动物胚胎技术必将在中国有一个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98.
应用PCR方法从含有1TrVirusORF2的质粒pET-His-TTV2中扩增出606bp的蛋白质编码区,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I中以表达成GFP—VP2融合蛋白。构建出的重组质粒pEGFPTFV2经过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EGFPTTV2质粒DNA转染Cos7细胞,通过RT-PCR分析,证实细胞中存在ORF2基因的转录产物。用共聚焦显微镜结合PI染色技术研究1TTV P2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TrVVP2分布在细胞质中和细胞核膜内侧。因此推测VP2作为一种非结构蛋白,功能可能是参与病毒DNA的复制或转录。  相似文献   
99.
张家口土壤蜘蛛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1996年8月中旬,在张家口地区4种生境中共捕获土壤蜘蛛461头,隶属于12科54种(属)。研究表明:4种生境中的土壤蜘蛛群落相似性很小,群落结构组成不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也不同。植被类型、疏密程度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因子,农事活动是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为探讨不同变异类型红叶杜仲叶片呈色机理及活性成分含量,以7个不同变异红叶杜仲和绿叶杜仲为材料,对叶片颜色、色素分布、含量及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7个变异红叶杜仲叶片正面呈暗红或紫红色,栅栏组织呈红色或暗红色;背面颜色3、5和6号呈红色,下表皮也呈红色,1、2、4和7号为绿色,下表皮透明;7个变异红叶杜仲叶片Ca、Cb和CT含量均低于对照杜仲叶片,而CCar、CF含量以及CCar/CT、CF/C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叶片色素含量在7个红叶杜仲间也存在一定差异;7个变异红叶杜仲叶片5种活性成分含量均较高,且绿原酸、京尼平苷和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杜仲叶片。叶片中CF分布、含量及CF/CT值是红叶杜仲呈色差异的主要原因,高活性成分含量使其在药用方面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本研究可为观赏兼药用杜仲资源选育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