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今年5月份,由英国Peter N·Goodfellow教授和Robin Lovell-Badge,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通过转基因小鼠的研究,终于确定了哺乳动物Y-染色体上决定雄性性别的基因为SRY基因(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  相似文献   
152.
颜倩  李国芝  尚晓静  侯瑞 《菌物学报》2023,(6):1423-1434
菌株2-1-1于贵州大学校园樱花树干子实体中分离,通过形态学结构、ITS序列及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其为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菌株2-1-1产生的3种木质素降解酶进行测定,发现菌株可分泌漆酶(laccase,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 MnP)。利用菌株2-1-1对固体培养基条件下7种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检测,筛选出较易脱色的刚果红染料,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GC-MS)分析确定经白囊耙齿菌降解的刚果红染料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脱色条件优化和毒力测验,试验分析表明:菌株2-1-1对7种染料均有脱色,对刚果红脱色效果较佳。GC-MS分析刚果红染料降解产物主要为联苯胺、联苯、苯乙烯、十六烷和3-硝基苯酚。单因素和综合优化脱色条件:染料浓度50mg/L,碳源为果糖、金属离子为锌离子、pH7,该条件下刚果红染料脱色效果最优。优化条件下菌株2-1-1对刚果红染料脱色率达91.03%,相比对照组脱色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烯丙雌醇片联合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方法:选择2023.5月~2023.10月的92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利托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烯丙雌醇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的阴道出血、腹痛、宫缩消失时间,对比两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血流状态,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保胎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孕酮、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血流阻力指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明显升高,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较对照组高,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烯丙雌醇片联合利托君可明显缩短先兆流产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改善内分泌指标水平及子宫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54.
利用 RFLP、SSR.AFLP和RAPD 4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 15个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对4种标记系统进行比较。在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多态性的RFLP探针酶组合56个,66对SSR引物,20个RAPD引物和9个AFLP引物组合,分别检测到多态性带167、201、87和108条。SSR标记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最大(0.54),AFLP标记位点最小(0.36),但AFLP标记具有最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Ai,32.2)。4种分子标记所得遗传相似系数相关性显著,比较相关系数表明 RAPD可靠性较低。依据 4种分子标记结果将 15个供试自交系划分为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兰卡斯特、瑞德和PN共5个类群,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认为SSR和RFL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适合进行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5.
亚热带毛竹扩张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以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带(包括杉木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毛竹林)的凋落物(O层)和不同发生层土壤(A层、B层和BC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凋落物和土壤样品中的氨基糖含量来表征微生物残体碳累积效应,并进一步评价微生物在土壤有机碳(SOC)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毛竹扩张使杉木林凋落物数量和碳含量显著降低,但是凋落物中真菌残体碳(MRC-f)、细菌残体碳(MRC-b)和微生物残体碳(MRC)含量均显著增加;毛竹扩张显著提高了杉木林SOC、MRC-f、MRC-b和MRC含量,而且在毛竹扩张初期(杉木林演替为杉木-毛竹混交林)MRC-f、MRC-b和MRC在SOC中的比例也显著增加,说明毛竹扩张增强杉木林土壤MRC累积效应的同时,也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碳的贡献。而毛竹扩张后期MRC-f、MRC-b和MRC占SOC比例并没有显著变化,意味着毛竹扩张后期MRC和植物源残体碳对SOC含量的提升均有贡献,且两者贡献的相对比例保持不变。土壤MRC含量随着剖面深度的加深逐渐下降,而MRC占SOC比值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说明深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156.
毛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重金属、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华  陈俊任  钟斌  刘晨  吴家森  何丽芝  叶正钱  柳丹 《生态学报》2017,37(18):6149-6156
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浙江省衢州市铅锌矿附近毛竹林地采集土样,对土壤重金属含量、pH以及土壤酶活性等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p H在1a中变化均不明显,且变化范围都处在4.50—4.85之间;非根际土的土壤含水率大于根际土,两者的变化幅度较大,最低值均出现在6月和10月;根际土中Zn和Cd的有效态含量远高于非根际土,而Pb的有效态含量则表现出非根际土大于根际土的特点;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在根际土中的活性明显高于非根际土;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来看,根际土中,除有效态Pb与过氧化氢酶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余重金属元素有效态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均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在非根际土壤中,有效态Cd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脲酶呈显著负相关,Zn和Cd则与土壤酶活性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根际土壤质量总体上明显优于非根际土,这为毛竹今后作为植物修复的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7.
提出了构建中国微生物资源数据库CDMR(China Database for Microbial Resources)的方案。该库包括微生物性状库、微生物产品的商品信息库、微生物名称库以及微生物名词库四个分库。本文详细介绍了细菌性状子库的数据结构与检索功能。  相似文献   
158.
耐氯霉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墨西哥暴发流行耐氯霉素伤寒菌引起的疾病以来,一些国家如泰国、越南也都不断发生流行,成为目前伤寒防治工作中相当突出的问题。1979年我们在国内亦发现一次流行,病人达114例。共检出伤寒沙门氏菌26株,其中25株为耐氯霉素菌株,对这些菌的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9.
邻近组织对爪蟾脊索决定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影响爪蟾脊索决定和分化的因素,过去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体外共同培养的方法检测了肌节和神经上皮在脊索决定和分化中的作用。结果指出,脊索与两侧肌节共同培养,肌节的量为脊索的决定和分化提供了足够的条件;一侧肌节的量满足不了使所有脊索进行决定和分化的条件,在少数例子甚至分化不出脊索。在神经上皮的包囊中,部分脊索细胞向肌细胞分化,单独与脊索接触也不利于脊索的正常分化。讨论了中轴器官之间的决定和分化中错综复杂的  相似文献   
160.
首次报道印氏卵翅蝗Caryanda yini Mao et Ren,2006的一例偏雄性间性体.该个体总体特征为雄性,特别是雄性外生殖器发育完全,雄性下生殖板锥形,但出现了一些典型的雌性特征:前翅棕色、腹部两侧棕色、第十腹节背板后缘无尾片、肛上板三角形、尾须顶端直;腹内有一条线形动物寄生,未见性腺.推测该间性体的形成可能与线形动物的寄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