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5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究SLE的发病机制,通过测定SLE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浆中的IL-17以及IL-23的表达水平,研究SLE患者体内的IL-17以及IL-23水平是否异常,并探讨其在SLE疾病中的作用.通过研究有望为SLE患者的治疗在细胞因子方面提供方向.方法:SLE组33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中IL-17、IL-23的水平,收集整理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按照SLE患者疾病活动度、有无狼疮肾炎和抗ds-DNA阳性与否以及补体水平进行分组.结果:活动期SLE患者血浆中的IL-17以及IL-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SLE非活动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非活动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狼疮肾炎组和非狼疮肾炎组患者血浆中的IL-17和IL-23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IL-17和IL-23的水平在肾炎组和非肾炎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抗ds-DNA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IL-17和IL-23水平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补体C3、C4水平高值组与正常组间IL-17和IL-23水平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IL-17和IL-23表达水平在SLE患者活动期血浆中表达有明显增高,提示IL-17和IL-23可能参与了SLE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密切的关系.是否有肾脏损害以及抗ds-DNA抗体阳性与否、补体水平的高低与否可能对SLE患者血浆中IL-17和IL-23的表达水平影响较小.通过此研究我们可以在SLE的细胞因子治疗方面有进一步突破,进一步明确SLE的发病机制,为SLE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基于PCR的马腺疫快速诊断方法。方法:通过马链球菌Se39612基因的获得、马链球菌Se39612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蛋白表达建立了PCR诊断方法。结果:通过对重组尿酸酶基因工程菌的菌体进行SDS-PAGE检测,在39.61kDa处有明显的蛋白表达条带,Western分析检测该蛋白与阳性血清反应。结论:基于PCR的马腺疫诊断方法能快速进行疫情的诊断与病情判断,可为疫情的预防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建立稳定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的Hela细胞系,为细胞融合相关研究和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备提供有利于筛选的亲本细胞。通过诱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Hela细胞进行诱变,逐步提高培养基中6-巯基鸟嘌呤(6-TG)的浓度,筛选出对6-TG稳定耐受的细胞,在次黄嘌呤-氨基喋呤-胸腺嘧啶(hypoxanthine-aminopterin-thymidine,HAT)培养基中鉴定其敏感性,最后对筛选得到的Hela-HGPRT-进行生物学鉴定。在此基础上,将Hela-HGPRT-细胞系与人淋巴细胞融合,在HAT培养基中筛选杂交细胞。筛选得到了能够长期在含20μg/mL 6-TG培养基中生长的Hela-HGPRT-细胞,并且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Hela-HGPRT-细胞与人淋巴细胞成功融合,获得能够连续传代培养的杂交瘤细胞。经MNNG诱导和6-TG筛选,得到了稳定传代的Hela-HGPRT-细胞系,该细胞系可用于细胞融合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究扶他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VEGF, TNF-alpha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86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4 例服用扶他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42 例服用布洛芬片治疗。观察并 比较两组患者血清VEGF及TNF-alpha水平的变化情况、关节功能评分、血沉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 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功能分级、血沉比以及血清VEGF及TNF-琢水平较低,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他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VEGF及TNF-alpha水平,改善炎症 反应,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仪分析1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瘤细胞免疫表型特征。结果:160例MM患者中CD38、CD138均为阳性,CD7、CD34、CD3、CD10均为阴性,其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CD56(61.5%)、CD117(18.8%)、CD19(6.5%)、CD20(12.5%)、c Kappa(71.0%)、c Lambda(76.3%)、CD81(58.1%)、CD45(46.9%)、CD27(14.3%)、CD28(17.4%)、CD33(21.4%)。CD20在小于60岁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60岁以上患者[(78.91±16.84)%vs(38.31±11.29)%(P0.05),CD28在大于60岁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小于60岁的患者[(70.81±19.44)%vs(43.97±11.25)%](P0.05)。CD28、CD45在女性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男性患者[(71.75±25.20)%vs(47.25±12.04)%](P0.05)、[(74.04±19.07)%vs(48.42±25.10)%](P0.05)。CD20的表达在Ⅲ期患者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84.82±11.25)%vs(42.01±7.15)%](P0.05),而CD117的表达与此相反[(49.13±14.06)%vs(77.07±25.92)%](P0.05)。在女性患者中,CD81的表达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明显升高[(43.87±24.43)%vs(74.59±22.94)%](P0.05)。在小于50岁的患者中,女性CD117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83.4±0.42)%vs(45.75±2.19)%](P0.05),而CD81的表达与此相反[(39.20±24.14)%vs(81.52±22.05)%](P0.05);在51~60岁的患者中,男性患者CD33的表达明显高于女性[(94.53±3.06)%vs(45.37±15.28)%](P0.05);在60~70岁的患者中,各分子的表达在男女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大于70岁的患者中,男性CD117的表达明显高于女性[(70.40±31.40)%vs(53.50±29.98)%](P0.05),而c Kappa的表达与此相反[(32.58±13.90)%vs(76.98±22.42)%](P0.05)。结论:骨髓瘤细胞表达以CD38、CD138抗原为主,仅部分患者可伴有抗原CD56、CD117、CD19、CD20、cKappa、cLambda、CD81、CD45、CD27、CD28、CD33的表达。  相似文献   
96.
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神经外科实习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强、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与其它专业相比更具难度,教学效果往往难达到预期水平。Web-CPBL教学模式,是将传统的PBL教学理念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延伸和发展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巧妙得当的借力于网络资源平台,有助于打破临床师资缺乏、实操场地不足的局限,能更充分的发挥PBL教学的优势。此模式在培养和锻炼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尽早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协作、乐于共享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其医学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3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扫描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患者行髋关节X线正位扫描,观察组行髋关节正位64排螺旋CT扫描,两组均根据扫描结果进行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内固定手术后2年的股骨头坏死率及骨折不愈合率。结果:两组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对照组股骨头坏死5例(22.73%),骨不连6例(27.27%);观察组股骨头坏死1例(3.70%),骨不连1例(3.70%),观察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率及骨折不愈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能够全面、准确显示股骨颈骨折的损伤情况,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分型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地高辛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清糖类抗原(CA125)、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高辛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25)、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CA125、ANP、BNP及MMP-9水平降低,TIMP-1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A125水平(34.05±4.63)较低,ANP水平较低(216.98±27.65),BNP水平较低(437.62±45.26),MMP-9水平较低(550.17±65.15),TIMP-1水平较高(182.32±21.78)(P0.05)。结论:地高辛片能够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A125、ANP、BNP、MMP-9水平,升高TIMP-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吗啡引起的Wnt通路的上调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海马神经元元细胞系HT22细胞上建立了慢性吗啡成瘾模型,然后运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wnt通路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变化,同时应用报告基因技术检测Wnt通路下游转录因子的活性。结果:在慢性吗啡成瘾模型组,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而在接受了6 h的阿司匹林预处理的慢性吗啡成瘾模型组,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受到了显著的抑制。结论:阿司匹林可抑制吗啡引起的Wnt/β-catenin通路水平的过表达。  相似文献   
100.
高雅丽  邓子新  陈实 《微生物学报》2016,56(12):1831-1839
DNA磷硫酰化修饰是DNA骨架上的第一例生理修饰。该修饰由dnd ABCDE编码的5个蛋白协同作用,以硫原子取代DNA磷酸二酯键上一个非桥接的氧原子。研究发现,DNA磷硫酰化修饰广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中,在不同细菌中存在序列特异性,且具有R_P空间构象专一性。近年来,对DNA磷硫酰化修饰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了对DNA磷硫酰化修饰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本文将就这一特殊生理修饰的发现过程,研究进展,未来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