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施问华 《生物学杂志》2006,23(2):59-60,64
讨论了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方式之一的纸笔测验的改革问题。通过对纸笔测验在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达成方面的改革、在能力考核方面如何强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核方面的尝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对纸笔测验的形式变革、结果处理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2.
利用生物固定土壤重金属的机理及在农产品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固定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有效手段。目前利用生物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有三种途径:①利用土壤微生物固定重金属;②利用植物根分泌物固定重金属;③利用植物一微生物联合固定重金属。本文阐述了生物固定技术在解决土壤重金属危害中的重要意义及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分泌物固定重金属的机理,提出了农作物选育及改良、高效微生物菌剂的选育及应用等具体措施以保障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3.
134.
本文以锌指蛋白ZNF191全长cDNA为探针,与人/啮齿类体细胞杂种系DNA杂交,将这个新的人类锌指基因定位于18号染色体。又用该cDNA筛选人基因组DNA lambda/DASH文库,以获得的DNA片段为探针,进行人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将ZNF191基因精细定位在染色体18q 12.1区带。依据有关遗传连锁分析和等位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将ZNF191精确定位于人染色体18q12.1。通过遗传连锁及染色体杂合性丢失分析.目前已知多种遗传病和肿瘤与这个区域相关。因此,ZNF191基因可作为这些疾病或肿瘤的候选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35.
花粉作为外源基因媒介的植物遗传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花粉作为2外源DNA的媒介,获得转基因植株是有潜力的遗传转化体系,它可避免离体培养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和转基因植株的嵌合现象。本文介绍以花粉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利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和小孢子胚胎发生两条途径进行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6.
1993年4月19—22日在上海医科大学召开本次国际会议.上海医科大学朱世能副校长、上海科协领导、中国生物物理学会领导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讲了话.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共91人,其中外方代表15人,来自德、奥、美等国,中方代表76人.本次会议中方主席为上海医科大学施永德教授,外方主席为德国亚深大学生物物理学教授阿特曼,和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临床血液流变学专家莱赫纳教授.这次会议还通过论文宣读、大字报展讲、仪  相似文献   
137.
为揭示亚热带人工林常见造林树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马尾松、米老排、枫香、冬青、火力楠、麻栎和光皮桦7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不同树种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群落构成以及微生物功能群基因丰度。结果表明: 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亚热带造林树种的优势细菌门,不同树种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土壤C/N、凋落物氮和凋落物C/N是影响土壤细菌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造林树种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和完全氨氧化菌amoA基因丰度均具有显著差异。完全氨氧化菌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但只有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丰度与土壤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氨氧化古菌在亚热带酸性森林土壤自养硝化作用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相关分析表明,凋落物氮是不同树种影响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本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对树种的响应比细菌群落结构更加敏感,未来应从微生物功能群角度深入探究不同造林树种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38.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资料,研究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及类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由于取食与被取食、寄生与被寄生、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依据物种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和功能,可将福州市郊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营养结构分为3种类型:1)食物网中尚未发现有重寄生环节;2)食物网中有重寄生环节;3)食物网中有兼寄生环节。为了探讨定量研究生物群落营养联系的可能性,本文运用图论的知识把食物网的结构描述为标向图、集合或邻接矩阵,同时用图论的运算法则解决了各种类型的食物网的合并问题,为研究复杂群落的营养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9.
【背景】附子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引起的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该病原菌严重影响附子的生产。【目的】筛选出对附子白绢病具有生防效果的菌株,并将其用于病害防治。【方法】利用平板涂布法和划线法从黄粉虫蛹体分离菌株,平板对峙法筛选对齐整小核菌具有较强拮抗能力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以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初步测定拮抗菌的菌悬液、挥发性气体和发酵液对齐整小核菌菌丝的抑制效果。【结果】筛选出的拮抗菌株将其编号为N2,初步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N2最佳培养基配方(g/L):胰蛋白胨10.0,酵母浸粉5.0,蔗糖20.0;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 6.0,温度36℃,转速240 r/min,装液量30 mL,接菌量0.05%;其菌悬液、挥发性气体和发酵液均能有效抑制白绢病菌菌丝的生长;胞外酶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可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不产嗜铁素。【结论】菌株N2对附子白绢病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0.
适时适量地施用稀土,可提高产量10—15%,并可改善品质。现介绍几种主要蔬菜施用稀土的增产效果和技术。黄瓜施用稀土稀土施于黄瓜,不论是保护地栽培、还是露地栽培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大棚种植黄瓜喷施稀土,亩平均增产200公斤,增产7%。露地黄瓜喷施稀土平均增产690公斤,增产20%。施用稀土能促进根系生长,侧根数、根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