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多细胞网络分析是一种可用于分析细胞空间结构的方法。器官的功能是由组成它们的细胞决定的,细胞空间排列赋予了器官更高层面的功能。目前关于植物细胞的空间排列结构是如何影响器官的机理仍然知之甚少。通过对植株进行3D扫描提取细胞网络模型用于多细胞网络分析,可深入揭示植物发育机制,并为人工合成植物多细胞系统提供参考。本文回顾了多细胞模型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多细胞网络分析的流程,并阐述了多细胞网络分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发展与应用。此外,本文还对植物多细胞网络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2.
以红椿近成熟天然次生林林木直径的偏度、峰度为指标, 研究林木直径分布特征; 运用 Gamma、Logistic、Normal、Lognormal 和 Weibull 分布概率函数对红椿近成熟天然次生林直径分布进行拟合, χ2检验拟合效果, 筛选最优分布函数, 将林分特征与最优拟合函数参数回归, 获得预测拟合函数参数并建立预测函数。结果表明: (1) 红椿全部林分偏度 SK>0, 平均峰度 KT<0, 植株在 8—16 cm 径级阶段损失较大, 林分直径分布主要为左偏山状曲线, 即反“J”型曲线, 且曲线较为平坦; (2) Weibull 分布函数和 Logistic 分布函数为最优直径分布函数, 接受率均为 90.0%; (3)方差膨胀因子为 6.002E(R2=0.844), 形状参数 cE(R2=0.6...  相似文献   
383.
目的:调查研究黔中西秀区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状况,弄清该地区木本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摸清贵州省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询的研究方法,以西秀区木本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种多样性组成、受危状况以及空间分布等特征.结果:该地区木本药用植物共563种,隶属103科280属....  相似文献   
384.
王琳清  程俊源  施巾帼 《遗传》1980,2(6):39-39
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是探讨小麦高 产的又一新途径。选育恢复力高农艺性状优良的恢复 系是配制强优势杂种组合的关键。丰富的恢复源又是 选育优良恢复系的基础。因此,我们把恢复源的发现 列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85.
利用活体观察及蛋白银染色技术对一淡水缘毛目纤毛虫——沟钟虫(Vorticella convallaria)的形态学和表膜下纤维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沟钟虫的活体个员自然伸展时外形较稳定,并呈明显的倒置钟状,长宽约为50—85μm×40—75μm;口围缘完全外展时为虫体最宽处;伸缩泡一个,较大,位于口围唇下方及口前庭的左侧。胞质均匀而透明,无脂肪滴存在,游泳体呈圆柱形。细胞表面横纹从口围唇到反口纤毛环为74—78条,自反口纤毛环到帚胚为18—24条。大核呈大幅度盘绕的长肠状,两端高度弯曲,纵贯于细胞内。蛋白银制片后表膜下纤维系特征为:虫体纵向纤维稀疏而粗壮,37—42条,似灯笼状;口围盘纤维呈典型的倾斜态分布,并呈放射状排列。第三咽膜(P3)在近口末端处呈明显的分离态,可视为该物种重要的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6.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医院肠球菌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6年6月检出的190株肠球菌的菌种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粪肠球菌(46.3%)分离率下降;屎肠球菌(33.2%)、鹑鸡肠球菌(13.7%)分离率增加。耐药株检出率屎肠球菌为85.1%,粪肠球菌为75.0%,鹑鸡肠球菌为70.2%。青霉素和呋喃妥因对粪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有一定的疗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是治疗肠球菌引起感染的最佳选择。结论肠球菌已成为引起临床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它的天然耐药和多重耐药的特性使得临床可选治疗药物范围狭窄。应防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87.
摘要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及与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20年2月于我院83例诊断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的CT、MRI影像学特征,检测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评价患者CT、MRI影像学特征与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上皮性卵巢癌肿瘤横截面最大径为14.2mm-121.7mm,平均(18.6±4.3)mm,上皮性卵巢癌以混杂密度/信号为主,形态不规则,病灶多为囊实性,可见壁结节及分隔改变,增强后可见分隔或壁结节明显强化,可伴有腹水、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分别为(66.35±7.52)ng/mL、(183.59±22.62)U/mL、(225.27±25.34)U/mL。上皮性卵巢癌边界清晰、不清晰的血清CA199、CA125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形态圆形/类圆形/椭圆形、分叶状、形态不规则的血清CA199、CA125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有壁结节、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的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CT、MRI影像学表现特征组间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边界与血清CA125水平呈正相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形态与血清CA199、CA125水平呈正相关(P<0.05),壁结节与血清CA125水平呈正相关(P<0.05),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与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呈正相关(P<0.05),其余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CT、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对早期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判断,CT、MRI影像学特征与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具有相关性,可判断疾病的进展及患者预后情况,对指导临床综合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88.
施秀珍  王建青  黄志群  贺纪正 《生态学报》2022,42(15):6092-610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森林树种多样性增加能够显著提高森林生产力,关于树种多样性如何影响地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土壤微生物及其介导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一视角出发,综述了树种多样性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总体来说,树种多样性有利于增加土壤细菌生物量和多样性,是预测病原性真菌和菌根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重要生物因子。树种多样性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强森林土壤的甲烷氧化能力,并提高土壤磷周转速率及有效磷含量。关于树种多样性对森林土壤氮循环的影响需考虑多样性假说和质量比假说的相对贡献。今后应加强树种多样性对多个营养级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关注树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的影响;加强学科交叉,引入微生物种群动态模型和气候模型等模型预测方法,研究树种多样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机制,以期促进地上植物多样性与地下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应对未来全球环境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89.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黄芩苷( baicalin,BA)联合氟康唑( fluconazole,FLC)对白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C. albicans)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棋盘法考察BA联合FLC对白念珠菌浮游菌与生物膜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FI?CI);通过时间?杀菌曲线检测两药联合对白念珠菌标准株(C.albicans SC5314)的杀菌作用;以XTT减低法和干重法检测两药联合对白念珠菌SC5314生物膜代谢及生物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两药联合对白念珠菌SC5314生物膜形态结构的影响;以水?烃法检测两药联合对白念珠菌SC5314生物膜细胞表面疏水性( cell surface hydrophobicity,CSH)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检测两药联合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和CSH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芩苷与氟康唑联用抗白念珠菌浮游菌的FICI介于0.28~0.75之间,对生物膜的FICI介于0.16~0.5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SEM和CLSM在生物膜结构上验证了两药的协同效果;两药联合可降低生物膜表面疏水性,以及使ALS1、ALS3、EAP1、SUN41和CSH1分别下调6%、51%、24%、13%和39%。结论黄芩苷具有协同氟康唑抗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  相似文献   
390.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放疗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协同增敏作用。方法:68例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热疗联合放疗组(实验组)。两组盆腔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剂量为200 c Gy,1次/日,5次/周。实验组在放疗结束后2小时内进行热疗,2次/周,共5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均通过超声及CT检查对两组患者肿瘤体积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估,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的生存情况。结果:近期疗效中发现,实验组11例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对照组3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两组总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年总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联合放疗可有效的杀灭复发的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可缓解放疗副反应,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