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3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5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甘草根茎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了甘草根茎乙醇提取物对5种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和2种真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甘草根茎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非常敏感,而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不敏感,80%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范围为0.156~0.312 mg·mL-1,而10%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范围为0.625~1.250 mg·mL-1,表明甘草根茎抗菌活性成分在高浓度乙醇中溶解度较大,为临床上应用甘草根茎醇提物作为抗菌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BaiTouWeng decoction,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壁的抑制作用。方法以spot assay检测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及几丁质变化;qRT-PCR检测白念珠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合成相关基因FKS-1及几丁质合成相关基因CHS1、CHS2、CHS3、CHS8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壁结构影响。结果 BAEB干预后白念珠菌活性降低,256、512、1 024μg/mL BAEB组白念珠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暴露与几丁质暴露逐渐增多(P0.05);1 024μg/mL BAEB干预组FKS1、CHS1、CHS2、CHS3、CHS8分别下调5.57、2.96、3.29、4.47、3.00倍;透射电镜观察BAEB干预后白念珠菌细胞壁结构有破损。结论 BAEB可通过增加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的暴露,抑制β-1,3-葡聚糖、几丁质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破坏白念珠菌细胞壁完整性。 相似文献
23.
利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观测资料以及同期观测的气象要素和PM2.5、PM10浓度的资料,在全面分析大气能见度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相对湿度(RH)、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合肥市大气能见度与RH的相关性最高.当RH<60%时,随着RH的增大,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也逐渐增大;当RH>60%时,颗粒物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呈递减趋势;当50%≤RH<60%时,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关系数最大.RH较高时,大气能见度主要受RH影响,反之,颗粒物浓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较大.当RH>70%时,大气能见度等值线变化幅度较大,RH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加强.根据RH、PM2.5和PM10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拟合公式,非线性拟合模型优于多元线性拟合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4.
豆豉是一种以黄豆或黑豆为原料经过制曲和微生物发酵阶段最终形成的传统发酵食品。在发酵阶段的后期,乳酸对豆豉的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的传统曲霉型豆豉中产乳酸的菌株进行富集、分离和筛选,从中获得1株产乳酸较高的菌株,随后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片球菌属(Pediococcus lolii)。同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其培养基的氮源、碳源进行优化,用正交试验对其无机盐离子的浓度进行优化,以产乳酸量为基准,得到其最佳发酵培养基:10%的葡萄糖为碳源,9%的牛肉粉为氮源,无机盐离子的最佳浓度分别为:柠檬酸氢钠1%、乙酸钠1%、硫酸镁0.05%、硫酸锰0.05%、磷酸氢二钾1%,最终乳酸产量提高了9.1倍。本实验为豆豉发酵过程中制作良好风味的豆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高黎贡山花卉资源与赏花旅游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晓春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5):28-31
高黎贡山有完整的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多种植被类型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目前已知有种子植物2门210科1086属4303种及变种,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达62科320属1053种,是我国花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高黎贡山花卉资源具有种类丰富,名花众多;珍稀,濒危植物多;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特有植物多;垂直分布明显,四季花卉不断;形态各异,色彩绚丽等特点,是开展赏花旅游的理想地方,笔者设计3条赏花旅游线中;(1)百花岭景区;(2)大蒿坪景区;(3)大塘大树杜鹃景区。为高黎贡山开展赏花旅游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6.
马山位于辽宁省西部,朝阳市西北的低山丘陵地带。传说,很早以前有一批“金马驹”来到这里,在山坡上奔逐、玩乐,后来消失在了山谷里。是否这就是马山名称的由来,有待进一步考证。长期以来,人们都渴望有机会也亲睹“金马驹”的真容,但是,一直未听说有人见到它们的踪影。最近,在辽西朝阳马山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穴,令当地村民感觉非常的疑惑,也给“金马驹”的民间传说增添了许多真实感。人们的疑惑之一是,孤零零的山包里怎么会崩出一个山洞来?山坡表面被石块和杂草覆盖,到处可见基岩的露头,下面怎么会出现洞穴呢? 相似文献
27.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 GPAT)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AG)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催化TAG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GPATs主要负责将脂肪酰基从酰基-酰基载体蛋白(acyl-ACP)或酰基辅酶A(acyl-CoA)上转移到甘油-3-磷酸的(Glycerol-3-phosphate, G3P) sn-1位置上。有些成员还具有sn-2酰基转移活性。目前已经在多种植物中克隆得到了GPAT基因。这些GPAT基因编码的酶主要分为三类, 它们在细胞中分别定位于质体、线粒体和内质网上。这些酶参与三酰甘油、几丁质和软木脂等多种脂质的生物合成,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植物GPAT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结构以及GPAT酶的亚细胞定位、sn-2酰基转移特异性、GPAT酶的底物选择性及其生理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鳞癌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从2010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150例进行研究,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84,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和常规组(n=66,常规放疗治疗)。随访3年,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3年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研究组患者3年生存情况与性别、年龄、病变长度、病变部位、大体肿瘤体积(GTV)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三维适形放疗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放射性食管损伤、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研究组1、2、3年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病变长度、病变部位以及GTV的食管鳞癌患者三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病变长度≥50 mm、病变部位为胸下段、GTV≥40 cm3均是三维适形放疗食管鳞癌患者3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放疗,可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年龄≥70岁、病变长度≥50 mm、病变部位为胸下段、GTV≥40 cm~3均是三维适形放疗食管鳞癌患者3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9.
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Ⅸ高活性突变衍生物在血友病B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点诱变技术, 将R338A点突变引入人凝血因子Ⅸ基因, 并构建于AAV载体上, 以rHSV/AAV杂合辅助病毒系统介导制备rAAV-hFIX重组病毒, 然后, 经肌肉注射对血友病B小鼠进行治疗实验, 观察该突变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活性以及机体对该突变衍生物的免疫反应与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 (i)治疗小鼠体内可检测到hFIX-R338A突变衍生物的存在, 并持续15周以上; (ii)突变衍生物hFIX-R338A在小鼠血浆中的凝血活性达(34.2±5.23)%, 显著高于野生型Ⅸ因子凝血活性((14.27±3.4)%); (iii)治疗小鼠体内未检测到抗Ⅸ因子突变衍生物抗体的存在; (iv)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局部及全身性毒副作用. 提示: 以AAV介导人凝血因子Ⅸ高活性突变衍生物hFIX-R338A基因治疗可能成为替代野生型Ⅸ因子进行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一个更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