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九五”期间,国家将“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该计划的完成,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使中国拥有作物种质资源达37万份。跃居世界第二;通过鉴定评价,筛选出的241份优异种质已在当前的作物育种和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并获得“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通过考察,抢救了三峡、赣南、粤北等山区一批珍、稀、优种质和近缘野生植物;五大作物种质资源指纹图谱绘制,重要性状基因的标记,以及库存种质保存理论和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中国栽培稻和小麦核心种质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作物种质特性分布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种质特性分布图的绘制,为种质特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2.
93.
毛冠鹿与3种麂属动物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 的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获得毛冠鹿、小鹿、赤麂和黑麂等4种麂亚科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b核酸序列366bp,麂属动物之间的序列差异为3.5%-4.6%,毛冠鹿属与麂属之间的序列差异为9.29%-10.11%,麂属3种动物分歧时间约为142-184万年,毛冠鹿与麂属动物的分歧时间约为370万年。结合鹿科其余3亚科动物的同源序列,用MEGA软件的Neighbor-Joining Method(NJ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小麂、赤麂与黑麂组成一个单系群,毛冠鹿细胞色素b核苷酸序列与麂属的分化程度似已达到属间水平。  相似文献   
94.
从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烟草 (NicotianarusticaL .)愈伤组织中提取并纯化线粒体蛋白 ,分别与交替氧化酶的单克隆抗体和抗合成多肽抗体进行免疫杂交。结果表明 :交替氧化酶的含量随温度的下降而显著上升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高于抗合成多肽抗体 ,但后者与交替氧化酶同样有良好的亲和性。因此 ,用合成多肽方法制备的抗体可以用于交替氧化酶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5.
我国栗属物种(Castanea millissima)地理分布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华  方精云 《生态学报》2001,21(1):164-170
在广泛收集我国栗属3个物种板栗(C.mollissima Bl.)、茅栗(C.seuinii)和锥栗(C.Henryi(skan)Rehd.etWils.)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它们的上限和下限的分布幅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分布高度的插值结果,并对其估值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板栗和茅栗的分布上限和下限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越向西其变化趋势越为明显;锥栗则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小。对3的分布高度插值结果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茅栗和锥栗的估测值和实际值非常吻合,茅栗误差较小,大都在4%以下:锥栗误差在6%以下;而板栗由于多为人工栽培,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因此,其估测值的误差相对较大,在0-20%之间波动,但其大部分误差也都小于10%。这些结果说明,地统计学方法能够良好地拟合自然条件下物种的地理分布规律,而人为因素影响强烈下的物种由于其分布的规律性受到破而影响了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6.
跨膜信息传递中的鸟苷酸环化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Quox—1基因同源序列在人胚早期发育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Quox-1基因的特异性片段b2为探针与人基因DNA作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人基因组中存在Quox-1基因的同源序列。结果表明其表达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胚龄30天以前,Quox-1基因的同源序列在人胚包神经管等许多部位表达,30天以后表达部位局限于脊索、心肌细胞、生机节、消化道上皮及周皮等处。  相似文献   
98.
从田间发生坏死病害的番茄病株中分离得到黄瓜花叶病毒TN分离物,经研究证实TN分离物带有1株坏死型卫星RNA(TN-SatRNA).利用已知CMV卫星RNA的两端序列作引物扩增并克隆了TN-SatRNA的cDNA.序列分析显示TN-SatRNA全长为390个核苷酸.比较TN-SatRNA与富有代表性的CMV卫星RNA的结构表明,这几种卫星RNA中具有4个结构同源区(Ⅰ:1~81nt,Ⅱ:216~261nt,Ⅲ:278~338nt;Ⅳ:349~390nt),而在82~215nt的区域几种卫星RNA的结构变化较大.在TN-SatRNA的3’端具有已报道的坏死型卫星RNA特征性序列结构.经3’RACE方法确定TN-SatRNA的3’端自然序列,与PCR扩增引物有1个核苷酸的差别.  相似文献   
99.
豆豉抗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豆豉提取物进行了哈白兔体内体外溶栓、抗凝试验,分别以蚓激酶和尿激酶按大、中、小剂量组作对照实验,均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能.另外,对豆鼓提取物纤溶活性、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活性的测定及溶解天热血块、凝血时间影响的药理学试验,结果证明豆鼓提取物对家兔的动脉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和溶解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光系统Ⅱ核心天线CP43的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菠菜放氧的PSII核心复合物经0.8mol/LTris-HCl(pH8.0)洗涤后,用温和的非离子去垢剂DM和高浓度的LiClO4增溶,再经DEAE-Toyopearl-650S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可得到PSII核心天线43kD叶绿素a结合蛋白(CP43)。SDS-PAGE显示一条43kD蛋白质带。根据Arnon法和Markewll法的结果表明,每个蛋白质分子结合20~21个分子的叶绿素a。室温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