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讨论用 KTAexplorerl00快速纯化工艺开拓系统进行凝胶层析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所涉及的限定条件问题。对该系统有关特性测试及应用表明,它具有加样量少、重复性好、定性和定量准确、快捷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42.
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强毒菌株体外传200代获得了无毒力无免疫原性菌株,采用超声波裂解和超速离心法提取二株菌的外膜蛋白, 以比较分析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显示传代菌株外膜膜密度降低, 外膜泡的数量明显减少, 细胞质不均匀、内有空泡产生;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二株菌的外膜蛋白免疫原性多肽存在明显区别;原代菌株的外膜蛋白仅与2型RA抗体出现特异性凝集, 而传代菌株的外膜蛋白与 1、2、10与11型RA抗体均出现凝集;二株菌的外膜蛋白均可诱导雏鸭产生抗体, 但原代菌株外膜蛋白诱导雏鸭产生抗体滴度显著高于200代次菌株;原代菌株外膜蛋白免疫鸭对同源RA菌株的攻击可产生100%的免疫保护, 而传代菌株外膜蛋白免疫鸭对同源RA菌株的攻击不产生免疫保护。序列分析显示两者的外膜蛋白A同源性达到99.9%。结果表明强毒菌株的外膜蛋白为良好的亚单位疫苗候选, 体外连续传代对RA外膜蛋白生物学特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43.
赵博  祖元刚  安志刚 《植物研究》2008,28(2):222-226
利用从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中获得的金属硫蛋白2型(BjMT2)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模式植物种烟草中。转基因烟草在经过继代组织培养和抗生素筛选以及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后,确定目的基因BjMT-2被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具备表达功能。与对照野生型相比,转入金属硫蛋白2型的烟草在植物形态和根部发育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性状变化。在正常条件下,转基因植物叶片组织中谷胱甘肽的含量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别,但经过100 mmol·L-1 Cu2+胁迫后,谷胱甘肽的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在转基因植物细胞膜系统中V-型ATP酶的活性低于野生型,而P-型ATP酶的活性则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44.
王博  李亮  龙超安  邓伯勋 《菌物学报》2008,27(3):385-394
本实验以温州蜜柑"国庆一号"为试材,研究了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loeckera apiculata悬浮液处理对柑橘果实采后防腐保鲜效果及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00d后,2×106CFU/mL(CFC表示菌落形成单位)的酵母菌液能有效地抑制青霉、绿霉和蒂腐病等贮藏期病害的发生,柑橘果实的腐烂率控制在1%以下,效果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与多菌灵相当;柠檬形克勒克酵母在柑橘果皮上的数量在3.5×105CFU/mL-1.7×107CFU/mL之间,在贮藏40d后最大值达到1.7×107CFU/mL,随后保持在106CFU/mL左右,100d贮藏结束后,品质分析表明,柠檬形克勒克酵母处理对柑橘品质没有不良影响.在整个贮藏期细胞膜透性与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相对应,均呈上升趋势,在贮藏25d左右时酵母菌液处理和多菌灵处理的细胞膜透性与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而前二者之间无差异.酵母菌液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没有诱导作用,而在贮藏后100d左右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45.
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元素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土壤健康、粮食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土壤微生物同化代谢产物对土壤碳储存与有机质维持的贡献不容忽视。近年来,以微生物代谢和死亡残体生成过程为核心提出的土壤微生物碳泵概念体系得到了广泛关注,它主要描述了以土壤异养微生物代谢为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形成和稳定化过程,是目前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的重要机制体系与研究热点。本文对该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引入自养微生物固碳通道与结合土壤矿物碳泵概念的土壤微生物碳泵概念体系2.0,以期丰富和完善现有的微生物介导的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与固持机制,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46.
植被恢复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土壤有机碳(SOC)的固存。本研究以宁南山区0~100 cm土层不同恢复年限(16、28、38年)柠条林为研究对象,以农田和天然草地作为对照,分析了土壤养分及有机碳组分沿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对恢复年限的响应。结果表明:1)SOC、土壤全氮(TN)、全磷(TP)、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含量以及颗粒态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POC/SOC)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MAOC/SOC)呈相反趋势;2)随着柠条恢复年限的增加,SOC、TN、TP、C∶P、N∶P、POC和MAOC含量逐渐降低,C∶N无显著变化,POC/SOC先增后减,MAOC/SOC先减后增;3)在3种土地类型中,POC、MAOC与SOC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线性相关关系,且SOC的增加主要依赖于MAOC的增加。天然草地和柠条林地土壤SOC、TN、TP、POC和MAOC含量均显著高于农田。综上,柠条林地土壤养分及POC、MAOC含量随着恢复年限增加逐渐降低;与农田相比,天然草地和柠条林地维持和提高土壤养分及碳储存的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547.
Wengania globosa在陕西勉县茶店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陕西勉县茶店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疑源多细胞生物化石,其中Wenganiaglobosa属于首次报道。勉县茶陡山组磷块岩中的化石组合与贵州瓮安陡山沱组与可以直接对比,进一步了此两地的磷块岩属同期沉积产物。这一发现表明新元古代磷块岩中可能保存了多细胞生物早期演化中最精采的章节,因而进一步深入研究陡山沱组磷块岩大有必要。本文还讨论了疑在Meghystrichosphaeridium chadian  相似文献   
548.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肺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94例肺心病患者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肺心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LVEF、SV、FEV1及FEV1/FV、Ig G、Ig A、补体C3、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 IL-2R)、8-异前列腺素(8-ISO prostaglandin,8-iso-PG)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LVEF、SV、FEV1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1±0.27)vs(4.15±0.46),(63.42±6.17)vs(52.37±5.76),(74.68±9.24)vs(64.56±11.73),(1.75±0.27)vs(1.32±0.31),(75.68±10.62)vs(65.49±10.05)](P0.05),血清补体C3高于对照组[(1.34±0.12)g/L vs(1.16±0.10)g/L](P0.05);血清s IL-2R、8-iso-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71.46±161.06)U/ml vs(435.75±152.43)U/ml,(23.58±11.72)ng/L vs(31.08±11.39)ng/L](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4)%vs(78.72)%](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可有效提高肺心病患者心、肺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49.
谷甾醇糖基转移酶(sitosterol glycosyltransferase,SGT)是能与膜结合催化植物谷甾醇糖基化的一种糖基转移酶。谷甾醇–葡萄糖苷(sitosterol-glucoside,SG)能在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Ces A)的作用下,作为纤维素合成的引物,以UDP-葡萄糖(UDP-Glucose)为底物合成葡聚糖链。为了研究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tSGT基因的功能,根据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的同源基因Ptr SGT1和Ptr SGT3设计了PCR引物,以毛白杨组培苗叶片c DNA为模板克隆了毛白杨PtSGT1和PtSGT3 CDS序列,长度分别为1 851 bp、1 911 bp,分别编码616个氨基酸、636个氨基酸。结构分析表明,毛果杨(P.trichocarpa)同源基因Ptr SGT1和Ptr SGT3均含有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结构与长度差异明显,分别定位于14号和2号染色体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进化分析表明,毛白杨(P.tomentosa)的PtSGT1和PtSGT3均与毛果杨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相应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Real-time PCR分析显示,PtSGT基因家族的所有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总体上呈组成型表达模式;PtSGT3在各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成员,在茎中表达量最高,推测PtSGT3基因在谷甾醇–葡萄糖苷合成中有着重要作用。该实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毛白杨纤维素合成中这2个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0.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获取,在课堂则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由于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教研室以"动物细胞原代培养"实验为研究对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探索和改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