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CHO细胞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存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9批CHOC28细胞重组乙肝疫苗(简称CHO苗)与同期生产的48批血源性化学灭活疫苗(简称血源苗),检定所CHO参比苗、血源参比苗、酵母重组苗和巴士德CHO苗按10μg/ml同等剂量进行免疫原性的比较。产生小民免疫后50%阳转的最小抗原至平均值分别是0.10μg、0.17μg、0.18μg、0.35μg、0.79μg和0.18μg,CHO苗与血源苗的免疫原性水平均较高,但前者优势明显,而酵母重组苗的EDO结果最差。武汉所CHO苗在4~8℃保存2年后ED50均值仍是0.14μg,有效抗原性基本不变,CHO参比苗2年后ED50为0.35μg,仍具有高效免疫活性;血源参比苗稳定性效果一年半的ED5O为1.20;稳定性最差的是该批酵母重组苗,在1年内ED50位降至稀释度4以下(大于2.5μg)。上述结果表明CHO细胞重组苗在长期保存稳定性方面质量可靠,同类苗中武汉所疫苗占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2.
将已获得的含猪细小病毒VP2蛋白主要抗原域编码基因VP2I重组酵母菌株在优化的条件下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蛋白含量达227.6μg/mL,在此基础上以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猪细小病毒抗体水平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5.69μg/mL,而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80。阳性标准初步定为:OD待测样品>0.5,且OD待测样品/OD阴性血清>2.0。采用iVP2I-ELISA对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VP2I-ELISA与HI试验的符合率为97.2%,与国外同类试剂盒的符合率达到91.2%。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讨套袋对桃(Prunus persica)果实品质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秋雪’桃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与未套袋组间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含量、果实大小、果肉糖含量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同时比较了采收前两类果实的香气物质差异。结果表明:套袋果皮的花青苷含量取袋前显著低于未套袋组,取袋后迅速上升,采收时与未套袋组相当;套袋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果实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取袋后有所上升,但始终低于未套袋组;对花青苷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套袋处理的果实中各基因的表达与未套袋组相比均表现下调趋势,而套袋果在取袋后各基因的表达迅速上升,其中F3H、LDOX、DFR、ANR和CHI基因采收前与未套袋组表达水平相当,而UFGT基因的表达水平超出未套袋组3倍以上;供试桃共检测到71种香气物质,套袋处理的香气物质成分总含量低于未套袋组,套袋提高了果实中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增加了酸类物质含量,但降低了酯类物质含量。研究表明,套袋可以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同时对果实风味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4.
为测定亚硒酸钠浓度和培养时间对中华羊茅内生真菌液体培养菌丝体干物质和矿质元素的影响,菌丝体样品经微波消化后,采用钼蓝比色法、四苯硼钠法、偶氮氯膦III法、邻菲啰啉比色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磷、钾、钙、铁、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时间为4周、5周、6周、7周或8周时,亚硒酸钠浓度0.1~0.4 mmol/L抑...  相似文献   
65.
为探究生防真菌单列毛壳菌(Chaetomium uniseriatum)对秸秆降解和玉米(Zea mays)生长的影响,将单列毛壳菌接种到玉米盆栽土壤中,其它条件不变,以保证单一变量。于拔节期和抽雄期进行采样,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土壤可溶性碳/氮、微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探究接种单列毛壳菌对土壤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在抽雄期对秸秆降解率、地上部生物量、叶片SPAD值、玉米根系激素含量及根系转录组进行分析,探究接种单列毛壳菌对秸秆降解和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单列毛壳菌后,土壤养分含量未出现显著性变化, β-葡萄糖苷酶(β-GC)活性显著降低;抽雄期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叶片SPAD值以及秸秆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玉米根系生长激素(IAA)和玉米素(Z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处理下玉米根系转录组分析筛选得到990个差异表达基因(383个基因表达上调,607个基因表达下调);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得到5个植物激素相关的条目;KEGG富集分析得到1个与植物激素相关的通路(Pvalue<0.05,Q value<0.05)。综上,单列毛壳菌通过促进秸秆降解以...  相似文献   
66.
严正升  郭忠升  宁婷  张文文 《生态学报》2016,36(21):6872-6878
为了研究枝条覆盖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2013年5—9月,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平茬柠条林为对象,采用中子水分仪对未覆盖和枝条覆盖林地土壤水分进行定位观测,研究了枝条覆盖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期间共观测到降雨28次,总降雨量达495.9 mm。未覆盖和覆盖林地降雨补给量与降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枝条覆盖使林地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由0.50增加至0.70,明显提高了林地次降水补给量和入渗深度。覆盖林地各月土壤水分消耗量均高于对照林地,整个生长季,前者比后者多消耗了37.56 mm土壤水分,仅相当于所增加的降雨补给量的1/3。在丰水年,覆盖一直表现出对林地土壤水分的正效应,剖面0—260 cm范围内土壤水分条件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7.
磁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为探究磁场的生物学效应,大量研究工作已经开展。斑马鱼作为新兴的模式生物,在探明磁场与生理功能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当前磁生物学在斑马鱼上的相关研究。已有研究表明磁场会导致斑马鱼生长畸形、发育延迟和细胞凋亡,影响斑马鱼的游泳行为和方向偏好,也会改变其昼夜节律,还会对生殖和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斑马鱼可能具有不止一种的磁感应机制,除了目前已提出的磁矿石晶体模型、自由基对模型和电磁感应模型等磁感应模型外,磁场引起的DNA损伤、Ca2+稳态异常、微管聚合速率改变、应激反应、生物钟基因cry的表达改变等可部分解释上述现象。针对存在的生物磁感应研究中存在的参数不一和机制不清晰等问题,结合斑马鱼优势,本文提出未来斑马鱼在磁生物学研究中的潜在方向:基于斑马鱼建立磁场和生物参数可控的磁生物学研究模型;非侵入性活体追踪相关生命活动过程,可视化研究磁生物学现象;基于Cry蛋白开展磁场与生物节律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22种NAC蛋白(14种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NAC蛋白、8种涉及不同生物学功能的NAC蛋白)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树构建,对14种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NAC蛋白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等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显示,22个NAC蛋白中,非生物逆境相关的NAC蛋白聚成一类,其余NAC蛋白聚为另一类;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的NAC蛋白序列分析显示,N-端具有A、B、C、D、E 5个保守的亚结构域,共同组成NAC结构域,C-端含有多个保守的酸性氨基酸位点,具有转录激活功能,同时蛋白中含有多个丝氨酸(S)、苏氨酸(T)和酪氨酸(Y)磷酸化位点;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NAC蛋白主要亲水区域位于A、C、D亚域,大多定位于细胞核,个别定位于细胞质或线粒体,二级结构则以α-螺旋和β-折叠片为主;拟南芥RD26和ANAC三级结构上的一致性暗示了功能上的相似。  相似文献   
69.
陈忠毅  陈升振  黄向旭  黄少甫   《广西植物》1989,9(4):331-334+390
<正> 本文继续对5属14种姜科植物作染色体计数观察,其中8种是染色体计数的新记录(表1,图版Ⅰ)。通过对偏穗姜(Plagiostachys austrosinensis T. L.Wu & Senjen)的根尖染色体观察,初步确定偏穗姜属(Plagiostachys)的染色体基数为12,并首次报道了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的核型。  相似文献   
70.
石松生物学特性及生境特点的观察叶茂宗,叶升儒(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温州325000)(温州师范学院生物系325000)BiologicalPropertiesandHabitatCharacteristicsofLycopodiaceae¥.YeMaozhong(InstituteofSubtropi-calCrops,ZhejiangAcademyofSciences,Wenzhou325000),YeShengru(WenzhouNormalCOllege,32500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3):19-22。Siteinvestigationsshowthat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Lycopodiaceaeexhibitobvioushydrotropismandgeotropism,anditsdistributionaggregatelyconcentratesonthesidesofvaIley300-1400mabovesealevelandbrookbanks.whereveritisdistributed,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