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779篇
  233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7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取三例一般型一级的软骨肉瘤及不同年令正常人股骨头关节软骨,经4mol/L盐酸胍提取和氯化铯平衡等密度梯度离心,分析蛋白多糖组份的化学组成,并用Sepharose CL-2B层析分析蛋白多糖分子大小。初步结果,两例软骨肉瘤蛋白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分子大小与新生儿接近,另一例软骨肉瘤蛋白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分子大小与成年人相似。此结果说明软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多变性及其蛋白多糖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992.
1990年5至7月,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陆基水池中进行了了围隔生态系内富营养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实验。实验表明,富营养的围隔袋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组成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变动。形成水华和赤潮。并发生了种群的演替。水华以硅藻开始,形成高潮之后便衰退。随后微鞭毛藻和甲藻开始较大量繁殖。金藻和甲藻在实验中形成赤潮,最高值达到6.7×10~(10)cells/m~3。甲藻和硅藻的生长似乎互相抑制。实验初期,在硅藻繁盛时,甲藻的种、属和数量都很少。而在演替的后期,硅藻衰落时,甲藻占优势。数量最高达2.6×10~8cells/m~3。实验演示了发生在硅藻水华之后的甲藻赤潮发展过程,与1986年厦门西海域发生的裸甲藻赤潮的发展过程相似。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甲藻赤潮的形成规律及其预测预报积累了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993.
994.
以民勤沙生植物园 46种主要沙生、旱生和中生木本栽培植物为观测对象 ,研究其物候特性 ,绘制物候谱 ,以植物物候期对应的日平均温度、≥ 5℃积温、地面温度、日照时数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初步划分出这些植物的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叶变色期的物候类型各 4种。  相似文献   
995.
退化土地植被恢复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7种典型植被恢复群落生物量的空间分配格局、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润楠次生林乔木层生物量最高,马尾松天然林灌木层生物量最大,油桐人工林草本层生物量最高,乔木层最低,毛竹-杉木林灌木层与草本层生物量最小,群落总生物量以马尾松天然林群落最高,荒草灌丛群落最低。2)乔木层物种以润楠次生林最丰富,多样性指数最高,物种分布最均匀;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以毛竹-杉木混交林最高,油桐人工林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最大,优势度最小,荒草灌丛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最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以油桐人工林最高,马尾松天然林最低,杉木人工林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大,润楠次生林优势度最高;群落总体物种丰富度以油桐人工林最高,润楠次生林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种群分布最均匀,荒草灌丛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与优势度都最低。3)女儿寨小流域退化土地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可用"S"曲线较好地描述,双曲线能较好地描述群落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而生态优势度与生物量之间为非性线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rDNA ITS)序列比较分析了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首次报道了栽培种甘薯‘徐薯18’(Ipomoea batatas‘Xushu18’)及其近缘野生种I.triloba(DOM),I.cordatotriloba(MEX),I.nil(PER),I.nil(JPN),I.hederacea Jacq.(USA),I.hederacea Jacq.(HK)和种间杂交种67-1(I.batatas‘Xushu18’×I.hederacea Jacq.)及回交种(67-1×I.batatas‘Xushu18’)的nrDNA ITS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栽培种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nrDNA ITS序列长度为570~600bp。其中,ITS1序列为185~209 bp,GC含量为53.11%~61.83%;ITS2序列为214~226 bp,GC含量为61.21%~72.89%;5.8S序列均为165 bp,GC含量为54.55%~55.76%。此外,栽培种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ITS序列信息位点均集中在ITS1和ITS2区;与其他甘薯属植物相比,I.wrightii ITS2的末端缺失了6~8个碱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栽培种甘薯‘徐薯18’(I.batatas‘Xushu18’)和野生种I.triloba、I.cordatotriloba、I.lacunosa、I.trifida的亲缘关系较近,与I.wrightii、I.pes-tigridis、I.grandifolia、I.nil、I.hederacea Jacq.、I.purpurea的亲缘关系较远;杂交后代与栽培种甘薯‘徐薯18’(I.batatas‘Xushu18’)亲缘关系较近,与野生种父本I.hederacea Jacq.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97.
乳酸菌基因组的CRISPR序列是乳酸菌识别并抵御噬菌体侵染的重要元件,其与cas蛋白共同构成了乳酸菌的获得性免疫系统。而目前对乳酸菌CRISPR序列信息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8株不同来源的保加利亚乳杆菌的CRISPR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对其重复序列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并预测了二级结构,同时进行了间隔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8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均含有长度不一的CRISPR区,最长的CRISPR序列片段长度为1 820 bp,含有30条间隔序列,最小的CRISPR片段仅有408 bp,含5个间隔序列。经分析发现CRISPR重复序列的二级结构预测有两类不同的结构,一类以"环"为主的典型RNA二级结构,一类以"茎"为主,前者剪切后具有典型crRNA结构,而后者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分析保加利亚乳杆菌的CRISPR序列结构,可为保加利亚乳杆菌抗噬菌体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也对乳品工业筛选抗噬菌体的发酵剂菌株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999.
韩红香  李静  薛大勇 《昆虫学报》2008,51(3):315-321
本文对赞青尺蛾属Xenozancla Warren, 1893进行研究,重新描述了属、种特征,总结了属的鉴别特征;描述了种内雄外生殖器的变化并附图,提供了成虫形态、外生殖器图。提出银尺蛾属Yinchie Yang, 1978和枣灰银尺蛾Y. zaohuiYang, 1978 分别是赞青尺蛾属Xenozancla 和赞青尺蛾X. vericolor Warren 的新异名,并为赞青尺蛾X. vericolor Warren指定了选模。同时,采用临近距离平均法(mean propinquity method)结合GIS技术绘制了赞青尺蛾属分布格局图,并据此分析了其分布格局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该属为亚洲东部特有属,呈西南 华北走向;它在中国华北、华中、西南地区至印度可能存在一个连续的分布区,其分布格局应属于东洋界的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1000.
高温对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应激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水平上,Li met al·(2006)揭示细胞抵抗热应激的能力因细胞种类、热处理的温度、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热应激还会引起G1/S或G2/M细胞周期调控点的阻滞(Kuhl and Rensing,2002;Fuse et al.,1996),剧烈的热应激还可以诱导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