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 目的:探讨柚皮苷和木犀草素联合应用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骨过程中Wnt/β-cantein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中提取的BMSCs,分别建立A组(空白组)、B组给予柚皮苷溶液10 μmol/L,C组给予木犀草素溶液5 μmol/L;D组给予骨碎补总黄酮溶液10 mg/mL;E组给予柚皮苷-木犀草素混合溶液配伍比为10 μmol/L:5 μmol/L,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应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分光光度法检测第7 d各组细胞ALP活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第7 d各组细胞Wnt/β-cantein通路相关基因及成骨基因的表达。结果:B组、C组、D组、E组细胞562 nm波长下光密度(OD)值显著高于A组,E组细胞562 nm波长下OD值最高,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ALP、骨钙素(OC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E组ALP、OCN、RUNX2基因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β-catenin、Cyclin D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E组LEF-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E组β-catenin、LEF-1、Cyclin D1基因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结论:柚皮苷和木犀草素均具有促进大鼠BMSCs增殖和诱导其成骨向分化的作用,柚皮苷和木犀草素联合应用诱导大鼠BMSCs增成骨作用最强,其主要机制与Wnt/β-cantein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2.
糙隐子草草原3个放牧演替阶段的种间联结对比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间联结分析是研究植物群落演替的一种有效方法.应用方差检验法和基于2×2列联表的分析手段对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草原的重度放牧、过度放牧和极度放牧3个放牧演替阶段的主要植物的种间联结动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逆行演替进程,群落主要植物总体的种间联结由显著的正关联过渡到无关联;2)在过牧阶段,生活型、生长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十分相近的白花黄芪(Astragarus galactites)、糙叶黄芪(A.scaberrimus)和阿氏旋花(Convolvulus ammanii)相互构成的种对正关联极显著.此结果为种对正关联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3)同一种对的联结性质(正关联或负关联)或关联程度因演替阶段不同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3.
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对大山村经果林的主要经营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柑桔(9年生)-茶叶,柿(5年生)-马铃薯-西瓜,梨(7年生)-马铃薯-大豆,梨(7年生)-桔梗,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纯收益分别达8 700.00、12 351.00、12 337.50和22 500.00元·hm-2,均高于仅种农作物.林内郁闭度0.3~0.4,光能利用率比纯林提高了20%~30%.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哮喘专病门诊在哮喘规范化治疗和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初诊患者84例,复诊患者96例,合计180例。由经过培训的医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哮喘患者在疾病控制、管理和用药,以及对该病的认知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比较初诊患者和复诊患者在哮喘的控制情况、管理情况、用药情况以及对哮喘的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哮喘控制方面,初诊和复诊患者在过去一年中的急诊就医比例(40.5%vs 21.9%)、住院比例(14.3%vs 10.4%)、需要使用急救药物比例(66.7%vs 29.2%),初诊患者均较复诊患者高,其中需要急诊就医和需要急救药物这两方面初诊与复诊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住院比例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和复诊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分别为15.46±5.2,20.23±5.12(P0.01)。根据评分,初诊和复诊患者达到哮喘完全控制的比例为(5.4%vs 28.6%)、良好控制的比例为(14.3%vs 47.8%),未控制的比例为(80.3%vs 23.6%),复诊患者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P0.01)。2.哮喘管理方面,初诊和复诊患者在过去一年内测定过肺功能的比例为(20.2%vs 93.7%)、初诊患者无人使用峰流速仪,复诊患者的比例为17.8%,复诊患者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复诊患者3月内至少一次随访的比例明显高于初诊患者,15.3%的初诊患者3月内前往呼吸科门诊至少就诊一次,而复诊患者则为64.2%(P0.05)。3.哮喘治疗方面,仅48.9%的初诊患者使用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而复诊患者中使用的比例高达91.7%(P0.01)。4.哮喘认知方面,认为哮喘是气道炎症性疾病,初诊与复诊比例(19%vs91.7%),ICS是长期控制药物初诊与复诊比例(38.1%vs 92.7%),两者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P0.0001),在对哮喘疾病的认知方面复诊患者明显优于初诊患者。结论:复诊患者无论在哮喘的控制、管理和用药方面,还是对疾病的认知方面均明显优于初诊患者,这提示哮喘专病门诊的设立有利于对哮喘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有必要加强对呼吸科医师哮喘知识的再培训,推广哮喘专病门诊,同时有必要加强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6.
目的:筛选并分析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危险因素,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2013年7月期间,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347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一般组,重症组有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107例,一般组有患儿240例,从两组患儿的病例资料中抽取年龄、性别、居住地、(C reactive protein,CRP)、人肺炎支原体抗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MP-Ab)阳性率、病程、生活环境、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I)、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积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等相关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对其分类指标进行合理赋值处理,实施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RRI、特殊体质、HSCRP、ESR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相关(P=0.000,0.000,0.010,0.000,0.000,0.02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RRI、HSCRP、ESR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P=0.001,0.000,0.008,0.000)。结论:年龄、RRI、HSCRP、ESR是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通过对以上危险因素的密切关注对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大黄欧文氏菌(Erwinia rhapontici)蔗糖异构酶催化蔗糖异构为异麦芽酮糖和海藻酮糖,具有一个可能控制产物特异性的325RLDRD329基序.本研究以定点突变方法对该基序的带电荷氨基酸进行突变,共构建R325D、R328A、R328D、R328Q和D329N 5个突变体.通过对突变体的酶学特性及突变体转化蔗糖的产物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突变体的Km值上升约2~5倍,比活力下降至野生型SI比活力的11.8%~25.3%.HPLC分析显示Arg325和Arg328分别突变为Asp,导致产物中异麦芽酮糖/海藻酮糖的比例从6.93分别降至0.96和2.92,并伴随一个未知寡糖出现.Arg328突变为Ala和Gln同样导致反应产物中海藻酮糖比例上升,异麦芽酮糖比例下降.但是突变体D329N反应产物比例没有变化.以上结果表明325RLDRD329基序对大黄欧文氏菌蔗糖异构酶的酶活具有重要作用,并对酶的产物特异性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将为该酶的作用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8.
种植密度作为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会造成植物对于光照、水分和养分的竞争。为研究种植密度对苜蓿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在日光温室环境下,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 设置25、100、400、800、1 500、2 000株·m -2, 共6个种植密度, 对紫花苜蓿的种群密度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 各处理播种后15天的平均种植密度分别为25、100、373、745、1 255、1 938株·m -2; 随着紫花苜蓿的生长, 除了低密度(25、100株·m -2)处理没有发生植株数量的变化外, 其余4个密度处理植株数量均有所减少, 即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疏, 至第二茬收获时(播种后第187天)种群数量分别减少为297、571、759、839株·m -2。植株个体的株高、基径和分枝数量随着现存密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 个体生物量与现存密度的关系满足竞争密度效应的幂函数关系, 即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紫花苜蓿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符合最终产量恒定法则, 然而, 随着密度的增加, 地下生物量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记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颞叶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侧前颞叶切除术(ATL)组(n=51,给予ATL治疗)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SAH)组(n=52,给予SA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认知功能、记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总智商(FIQ)、语言智商(VIQ)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SAH组高于ATL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优势半球侧记忆商数(MQ)评分降低,非优势半球侧MQ评分升高(P0.05);SAH组术后6个月非优势半球侧MQ评分高于ATL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采用ATL、SAH术式治疗,可获得相似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均较好,但SAH术式在保护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记忆能力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90.
北冰洋海域微食物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剑锋  崔世开  张芳  何培民  林凌 《生态学报》2011,31(23):7279-7286
海洋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北冰洋因常年为海冰所覆盖,对微食物环的研究较为有限.现有研究表明,微食物环在北冰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海域和季节相关.近年来环境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夏季海冰覆盖面积的迅速减少,会对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已有研究显示其生态作用有望进一步提高.综合近年来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北冰洋微食物环的主要类群:原核生物、真核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浮游病毒等的基本生态特征进行了概述,讨论了各类群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