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薇甘菊在广东的传播及危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薇甘菊在广东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以深圳为中心向东部、北部和西部逐渐传播开来。薇甘菊多定居在开旷和具有丰富有机质的潮湿环境,富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堆积淤泥的水沟边及肥沃的弃耕地常为侵入薇甘菊的分布中心,大量的种子和快速的营养繁殖使其由定居地向外扩散和蔓延。长途交通运输等人为因素是造成薇甘菊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薇甘菊对灌木的危害最大,受人为干扰的次生林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危害,果园的人工除草和施肥加速了薇甘菊的危害。  相似文献   
92.
当今植被和地球生态系统中多样性最高的类群是被子植物.豆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的第三大科, 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颇受植物学家的重视.百余年前植物学家已基本明确回答了豆科植物的许多形态学问题, 但仍然有一个问题不甚明确.单枚心皮是豆科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植物学家认为该心皮缝合线朝向心皮的腹面.这种解读某种...  相似文献   
93.
大果马蹄荷主产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南缘,南至海南岛,北至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桃源洞地区,是常绿阔叶林的特征种。以纬度地带性(海南霸王岭、广东黑石顶、广东南岭、江西金盆山、江西井冈山、湖南桃源洞)为依托,选定6个具代表性的大果马蹄荷群落开展群落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物种多样性较高,尤以金盆山蕨类植物9科10属11种、种子植物42科78属128种和桃源洞蕨类植物9科11属12种、种子植物41科79属134种最为丰富。群落组成的优势科主要为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鹃花科、山矾科等。(2)从区系特征和环境梯度看,大果马蹄荷群落以南亚热带为分布中心,向南或向北其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相应的均匀度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霸王岭、黑石顶、南岭、金盆山、井冈山、桃源洞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3.453、4.021、4.130、3.790、3.415、3.712。(3)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群落随纬度和随海拔高度形成两个梯度系列,一是以黑石顶、金盆山、井冈山、桃源洞的纬度地带性为一支,相似性系数0.51;二是以南岭和霸王岭聚成海拔梯度较高的另一支,但其相似性系数0.50,为0.33—0.48。(4)大果马蹄荷群落种类组成在区系性质上很相似,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特征;同时,受海拔、地形、气温、降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种子植物属的热带成分随纬度增加而呈波动性下降趋势。(5)大果马蹄荷种群在各群落中的重要值水平和径级结构表现出一致性,在纬度地带性差异上无明显的相关性。霸王岭大果马蹄荷的径级结构为增长型,但重要值排名为32,说明向南分布该种群优势度明显下降;在南岭、黑石顶、金盆山、桃源洞该种群优势度较大,且为稳定型种群;在井冈山该群落受到人为干忧,大果马蹄荷的重要值排名第1,但为衰退型种群。  相似文献   
94.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通过取食、产卵和传播植物病毒对园艺和农业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利用植物诱导防御反应以抵抗西花蓟马危害是作物保护最具生态效益的方法.在植物与西花蓟马的互作中,虫伤、外源植物激素、微生物及其他一些非生物因子均可诱导植物产生防御反应,且植物次生化合物、Ca2+、防御酶及防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植物诱导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西花蓟马也形成了一系列解毒代谢和行为适应等反防御机制适应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本文综述了植物诱导防御反应对西花蓟马抗性、及西花蓟马对植物防御反应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
筛选有效的免疫原,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感染的有利武器。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MERS-CoV棘突蛋白(Spike,S)上的多肽抗原表位。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人工合成9条多肽并偶联钥孔戚血蓝素后,分别免疫BALB/C小鼠,检测了多肽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YVDVGPDSVKSACIEVDIQQTFFDKTWPRPIDVSKADGI的多肽,三次免疫小鼠后,可在小鼠体内诱导较强的IgG抗体(滴度达1∶10 000)和较高水平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结果为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多肽疫苗的设计及MERS-CoV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6.
苏志尧  廖文波   《广西植物》1996,16(3):219-224
本文评述了有花植物起源的各种理论.作者支持张宏达教授提出的华夏植物区系理论,并把该理论与北极起源说和热带起源说作了比较,要点如下:(1)北极起源说和热带起源说都从海陆不变的观点出发,而忽视了中国广大亚热带地区的丰富植物区系,因此这两个理论无法解释越来越多的新发现;(2)华夏植物区系起源说以大陆漂移理论为基础,符合中国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实际,该理论正为植物学界广泛接受;(3)有花植物起源的问题,将随着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广泛应用以及古植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7.
李永念  左丽  文波  柯越海  黄薇  金力 《遗传学报》2002,29(3):196-200
为探讨中国布依族人的起源及迁移,采用PCR-RFLP法观察了由1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在中国布依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时用PCR直接测序法对其线粒体DNARegionV区多态进行检测,将结果与我国其他民族及世界各大洲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布依族人的单倍型分布与我国同属侗傣语系的壮族、侗族,黎族及金秀的瑶族最为接近,提示布依族人与上述人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并结合文史资料,对中国布依族人的起源及迁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8.
菜豆是西花蓟马的重要寄主,但西花蓟马对豆荚的嗜食性高于叶片。为探讨西花蓟马在适应菜豆植株过程中P450基因的应答反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西花蓟马从菜豆豆荚转换到菜豆植株后F 1、F 2和F 3三个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9个P45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西花蓟马2龄若虫体内CYP4-1、CYP4-2、CYP4-3和CYP6-4的表达量在转换到菜豆植株后F 1代显著升高,然后下降;而CYP4-4和CYP6-2的表达量到F 3代才显著上升;CYP6-1的表达量只有在F 2代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的42.21%,其余世代下和对照均无显著差异;CYP4-5和CYP6-3的表达量在不同世代均显著低于对照。对于成虫而言,CYP4-4、CYP4-5和CYP6-4的表达量在转换到菜豆植株F 1后显著上升,分别是对照的2.28倍、1.40倍和1.31倍;CYP6-1、CYP6-2、CYP6-3的表达量在F 1代开始下降,而CYP4-1、CYP4-2、CYP4-3的表达量在F 2代才开始下降。在同一个世代下,西花蓟马2龄若虫与成虫体内P450基因表达量不完全相同,除CYP4-2的表达量在F 1和F 3代,以及CYP4-4、CYP4-5和CYP6-3的表达量在F 1代两个虫态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情况下均是2龄若虫的表达量高于成虫的。结果说明西花蓟马通过调节P450基因适应菜豆植株,其表达量与其取食的世代和虫态相关。  相似文献   
99.
新生代全球变化与中国古植物区系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代是地质历史最年轻的一个时代 ,当时全球板块运动和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 ,中生代开始的大陆漂移活动继续进行 ,并于早第三纪末开始喜马拉雅运动 ,古地中海逐渐封闭 ,经过一系列的板块碰撞和洋底扩张 ,晚第三纪时地壳构造的基本轮廓和古地理面貌逐渐接近现代。受地壳运动的控制 ,全球新生代气候波动明显 ,早第三纪总体比较温暖 ,晚第三纪气候发生明显分异 ,气温显著下降 ,第三纪末期开始有冰川活动 ,一直持续到更新世末期 ,期间发生多次冰期和间冰期 ,全新世气候逐渐转暖。受上述全球变化的影响 ,我国新生代植物区系纵向演变和横向分异明显 ,早第三纪植物区系主要是纬向分带 ,从古新世到渐新世 ,我国植物区系主要分为北方区和南方区 ;晚第三纪初 ,由于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及东部的横断山脉地区持续抬升 ,逐渐形成独立的高原植物区。总体来说 ,晚第三纪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逐渐接近现代。第四纪由于青藏高原继续强烈抬升 ,激发了东亚季风 ,使我国的植物区系经向分带更加明显 ,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与现代已基本一致 ,到了全新世晚期 ,植物区系的演变除了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外 ,人类活动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0.
对广东内伶仃岛群落受薇甘菊危害的植物种类分析表明,58种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种不同程度地受薇甘菊的影响,约占样地中木本种类的67%;其中受薇甘菊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小乔木和阳生性灌木.薇甘菊危害与群落类型的关系表现为,由5、6个优势种组成的结构复杂的具有较大郁蔽度的群落受薇甘菊的危害轻微,而仅由2个优势种组成结构简单且郁蔽度很小的群落受薇甘菊的危害较严重.薇甘菊危害与群落结构的相关分析表明,群落垂直高度越大、片层越丰富,群落中薇甘菊的盖度越小;群落物种越丰富,群落密度越大,个体受害比例越小;群落中其他藤本盖度越大,个体受薇甘菊危害的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