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71.
广西金丝桃属植物有效成分金丝桃素的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UV-VIS法和 HPLC法检测了广西产金丝桃属植物及其提取物中有效成分金丝桃素的含量 ,建立了 HPLC测定金丝桃素的新方法 ,该法有良好的重现性及精密度。  相似文献   
772.
研究湘南红壤丘陵区11种植被类型下施肥区域和未施肥区域红壤剖面(0~100 cm)pH及交换性酸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施肥区域0~60 cm土层土壤的pH大小顺序为茶园<花生地<柑橘园,交换性酸含量大小为花生地≤柑橘园<茶园;种植茶树和花生后,表层(0~40 cm)相对底层(60~100 cm)均产生酸化,pH分别降低0.55和0.17,而种植柑橘后,土层间无显著差异.未施肥区域中,植被恢复区0~40 cm土层pH大小为白檵木林≤湿地松林<板栗园<白茅草地,交换性酸含量大小为白茅草地<板栗园<白檵木林≤湿地松林;天然林区0~20 cm土层中次生林和油茶林的pH均显著低于马尾松林0.34和0.20个单位,马尾松林和次生林交换性酸含量显著低于油茶林.与裸地相比,未施肥区域除白茅草地外,其他植被类型均加速了表层土壤酸化,其中天然次生林酸化最严重,pH降低0.52;未施肥区域除天然次生林外,其他植被类型均提高了深层土壤pH,其中白茅草地提升效果最显著,pH升高0.43.无论施肥区域还是未施肥区域,整体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植被类型或施肥对土壤酸度的影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773.
有机物及重金属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生物治理技术 ,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 .本文对植物修复的类型 ,植物修复土壤、水体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某些放射性核素的过程、机理及可能影响因子作了概括和详尽讨论 ,并就国内外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环境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4.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人体试验的反应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浙_(10)株感染沙鼠肾细胞,经0.05%β-丙内酯灭活研制成的EHF灭活疫苗,于4℃放置7个月后,对10名志愿者免疫三针(0天、7天、28天各注射1ml)。结果免疫者的局部和全身均无任何副反应。首针免疫后第28天,血清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A)、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EHF抗体,分别有9人、9人和8人阳转,第42天,血清用三种方法检测抗体均全部阳转。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于第28天有4人阳转,第42天有9人阳转。上述结果表明,此疫苗对人体有较好的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75.
同号文 《化石》2003,(3):25-27
生物进化的两个最根本问题是 :最初生物的起源及不同物种的起源。关于最初生物的起源 ,主要有两种理论 ,一种是流传已久的神创论 ;另一种是近现代科学的推论。神创论在西方国家较为盛行 ,它起源于基督教的《圣经》 ,其主要思想是 :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神创造的 ,并且是在 6天内完成的。这种论调早已经被自然科学的发现和进步所唾弃。因为它掩盖了自然界演化发展的真正规律 ,过分简化了生物界起源与进化的这样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然而 ,近来西方的一些神创论的鼓吹者又别出心裁地提出 ,圣经中所说的“天” ,并非我们通常所指的 2 4小时…  相似文献   
776.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肤,观察抗菌肤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试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术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他两组活动减少,且3组白细胞计数均减少.14 d后对照组存活率为30%,明显少于磺胺米隆组90%(P<0.05)和抗菌肽组80%(P<0.05).对照组小鼠的重量在第6 d开始下降,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而无菌对照组无死亡,重量持续增加.因此,超声处理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ICR小鼠创面有较强抗感染作用.能明显增加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777.
酸解羽毛粉代替蛋白胨研制新型细菌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工厂下脚料——酸解羽毛粉氨基酸含量高且种类丰富出发,开发出低成本新型细菌培养基,以期资源化该类废弃物。【方法】将酸解羽毛粉代替常用细菌培养基(LB培养基)中的蛋白胨,进行细菌液体发酵试验,比浊法在波长600 nm处比色测定菌液的吸光值,可培养计数法监测细菌数量。【结果】以LB培养基为对照,酸解羽毛粉完全代替蛋白胨液体发酵供试菌株时,菌株的生物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或显著高于对照。培养模式菌株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4 h后,与对照相比,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1.59%和27.83%。菌株生长曲线表明,生长初期,菌株在新型培养基中生长稍延迟,但含酸解羽毛粉培养基能延长枯草芽孢杆菌的对数生长期,并且两菌株到达稳定期时的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可培养计数法结果同样表明,含酸解羽毛粉培养基所培养活菌数量与对照(LB培养基)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用酸解羽毛粉代替LB培养基中蛋白胨进行细菌培养是可行的,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78.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更好地将微生物学基本技能与科研和生产实践接轨,将应用性、趣味性兼顾的小型科研课题融入教学过程来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技能的理解,并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自选课题的创新性、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及结果分析的全面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这些改革为提高学生对基础微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实验技能的认识,同时也为筛选真正对微生物学具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779.
简要介绍未培养微生物的概念、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并就未培养微生物资源的存在形式、开发利用途径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0.
盐城自然保护区海滨湿地植被演替的生态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姚成  万树文  孙东林  钦佩 《生态学报》2009,29(5):2203-2210
研究选取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典型湿地作为参照,对其海滨湿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以及利用生态工程方法控制外来种互花米草(Spatina alterniflora)的生态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采取主分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对采集的相关环境参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海滨湿地植被自然演替的模型.模型表明,在海滨湿地植被的自然演替过程中,水分、盐度、土壤养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种间竞争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同演替阶段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与3种主要优势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