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关节功能。方法: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DHS组(n=80,采用DHS内固定)和PFNA组(n=80,采用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所有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指标,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DHS组患者的68.75%(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DHS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方面效果相当,但与DHS内固定治疗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盐沼湿地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淹水的响应分析, 有助于探究植物叶片可塑性机制与光合生理特征间的内在关联性, 对深入理解盐沼湿地植物的生境抗逆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小苏干湖湖水泛滥区静水持留时间长短分别设置: 轻度淹水区(静水持留30-90天)、中度淹水区(静水持留90-150天)、重度淹水区(静水持留150-210天) 3个试验样地, 以盐地风毛菊(Saussurea salsa)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小苏干湖盐沼湿地盐地风毛菊叶片功能性状对淹水的响应。结果表明: 随着静水持留时间的增加, 轻度淹水区盐地风毛菊形态上采用小比叶面积(SLA)的肉质化小叶模式, 光合生理上具有高实际光合效率(Y(II))和低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的协同变异; 重度淹水区盐地风毛菊形态和光合生理上则采用与轻度淹水区完全相反的协同变异策略; 在3个样地中, SLAY(II)、光化学淬灭(QP)和Y(NPQ)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小苏干湖湖水泛滥区静水时空演变格局影响下, 盐地风毛菊种群通过改变叶面积、叶厚度和SLA等叶片形态特征, 适时调整叶片Y(II)和Y(NPQ)等光合生理特征, 实现植物叶片光合碳同化产物的收支平衡, 表现出对水盐异质性环境较强的耐受性, 反映了盐沼湿地植物在极端生存环境下的叶片可塑性和抗逆性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具有凝集性、免疫反应性的双功能融合蛋白,本研究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2E8ScFv(抗人红细胞H抗原单链抗体基因)和mE2(猪瘟病毒E2蛋白主要抗原编码区基因)拼接成融合基因2E8mE2,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将重组表达质粒pET-DsbA-2E8mE2转化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lysS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结果表明:2E8mE2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65kDa,与预期的大小一致。分别采用亲和层析法和谷胱甘肽再氧化法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和复性,红细胞凝集试验证实:2E8mE2融合蛋白复性效果良好,既能够与人红细胞结合,又能够与猪瘟病毒抗体反应,具有双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类资源现状。方法 2014年7月22日~8月4日采用样线法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展开调查。结果本次调查记录蛇类动物14种,隶属1目3科12属,以游蛇科为主,占遇见蛇类物种总数的78.6%。大眼斜鳞蛇(Pseudoxenodon macrops)为江西省蛇类新纪录。调查过程中蛇的遇见率为0.88条/km,数量较多的福建竹叶青蛇、山溪后棱蛇和黄链蛇,遇见率分别为0.31条/km、0.24条/km和0.11条/km。结论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竹叶青蛇、山溪后棱蛇和黄链蛇等常见种的数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将产于中国海南的Cayratia mollissima var.lanceolata C.L.Li.提升为种:Cayratia lanceolata(C.L.Li)J.Wen&Z.-D.Chen(狭叶乌蔹莓),本种与产于马来西亚和印度支那的C.mollissima在果实与叶形态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对东亚产六道木属六道木组作了系统关系分析。我们采用 5对AFLP引物 ,对六道木属 9个物种 ,锦带花属和猬实属各 1个物种共 16份样品进行分析 ,共获得 988个位点。不同引物所获得的结果具有很高的相容性 ,Mantel相关系数为 0 72 5~0 919,说明AFLP技术适用于六道木属的种间关系分析。用邻接法 (neighbor joining)对 16个样品 988个位点的分析生成的系统树获得很高的自展分析 (bootstrap)支持率。树系图表明 ,猬实属与六道木属管花六道木组有密切的关系。在六道啪组内 ,温州六道木与糯米条的关系密切 ,单花六道木与大花六道木差异很小 ,黄花六道木与日本产的近缘种组成一单系分支。本文认定 ,根据形态特征鉴定浙江永嘉的标本为黄花六道木 (AbeliaserrataSieb .etZucc .)是正确的 ,属中国分布新记录。文章最后补充描述了中国产的黄花六道木。黄花六道木在中国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中国植物区系与日本植物区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分子与形态证据表明湖南参 (HunaniopanaxhypoglaucusC .J.Qi&T .R .Cao)起源于木属 (AraliaL .) ,湖南参的近缘种为寄生五叶参 (Araliaparasitica)和轮伞五叶参 (Araliaverticillata) ,形态证据支持湖南参为轮伞五叶参的姐妹种 ,此 2种具轮伞花序这一共衍征。为了保证木属的单系性 ,现将湖南参并入木属 ,并作如下新组合 :Araliahypoglauca (C .J .Qi&T .R .Cao)J.Wen&Y .F .Deng .本文报道了湖南参在广西的新分布。目前的形态学和分子数据均不支持早先提出的湖南参与树参属 (Dendropanax)的近缘关系。本文亦报道了木属的 1新种、 2新种组合和 1个新名称 :AraliashangianaJ .Wen .sp .nov .(向氏五叶参 ,新种 ) ;Araliaglabrifoliolata (C .B .Shang)J .Wen .comb .nov . (光叶五叶参 ,新组合 ) ;Araliastellata (King)J.Wen ,comb .nov . (星毛羽叶参 ,新组合 )和AraliadelavayiJ .Wen .nom .nov .(云南五叶参 ,新名称 )。  相似文献   
8.
The nuclear ribosomal ITS region and the chloroplast trnL-trnF (trnLF) intergenic region were sequenced for 45 accessions of Paranephelius and six accessions of Pseudonoseris, the two genera of the subtribe Paranepheliinae (Liabeae, Asteraceae) distributed in the alpine regions of the Andes. This data set was used to estim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genera and within each genus to aid in evaluating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ur results with both ITS and trnLF markers support the monophyly of subtribe Paranepheliinae, and place Pseudonoseris discolor as the first diverged taxon sister to the clade containing Paranephelius. Pseudonoseris szyszylowiczii exhibited intraspecific divergence supporting 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Pseudonoseris and Paranephelius. Within Paranephelius, genetic divergence is low and not adequate to fully resolv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t the species level, but two genetically and morphologically recognizable groups were revealed by the ITS data. Several accessions possessing multiple ITS sequences represent putative hybrid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se putative hybrids have caused some taxonomic confusion and difficulties in establishing species boundaries in Paranephelius. The divergence time estimates based on ITS sequences indicated that the stem of subtribe Paranepheliinae dates to 13 million years ago, bu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crown clade of the extant members began in the early Pleistocene or late Pliocene, perhaps associated with the uplift of the Andes and the climatic changes of global cooling.  相似文献   
9.
根据EST序列信息,通过RT-PCR获得了一个编码橡胶素前体的基因,命名为HbHEV3。HbHEV3编码区cDNA长度为630bp,编码209个氨基酸。预测的HbHEV3蛋白包含1个信号肽,1个具有几丁质结合特性的Hevein结构域和1个Barwinn结构域,HbHEV3与橡胶树及其他植物中类似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分离获得了HbHEV3起始密码子上游1 050bp的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含有众多应答激素和胁迫信号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HbHEV3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最高,乙烯诱导能显著上调胶乳中HbHEV3的表达。研究表明,HbHEV3可能参与了橡胶树乙烯介导的防御反应,并在橡胶凝集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TGF-beta1(转化生长因子-beta1)、HIF-1alpha(低氧诱导因子-1alpha)、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60 例胃癌手术患者切除的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中的 TGF-beta 1、HIF-1alpha及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beta1、HIF-1alpha及VEGF 在胃 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beta1、HIF-1alpha及VEGF 的表达均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 浸润深度有关(P<0.05);VEGF的表达分别与TGF-beta1、HIF-1alpgha的表达呈相关关系(P<0.05)。结论:TGF-beta1、HIF-1alpha及VEGF在胃 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学特征有关,检测TGF-beta1、HIF-1alpha及VEGF的表达将有助于临床诊治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