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造成玉米大幅减产.真菌病毒能够在真菌体内进行复制和繁殖,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潜在资源.为了明确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多样性及生物学特性,为玉米小斑病的防控提供潜在生防资源,本研究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分离纯化玉米小斑病菌150株,通过dsRNA提取及凝胶检测...  相似文献   
132.
133.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代谢通路,它发生的分子机制和信号调控途径相当复杂,其中mTOR信号通路和Beclin1复合物发挥了最重要的调控作用,p53也是细胞自噬重要的调节因子。研究发现,p53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细胞自噬水平,这主要决定于它的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中,p53可通过多种方式上调细胞自噬;而在细胞质中,p53对细胞自噬具有负性调节作用,可抑制细胞自噬的发生。探究清楚p53与细胞自噬之间的调控关系将有助于人类正确认识由于细胞自噬功能异常所诱导的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最终攻克各种肿瘤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4.
为了解银鲳(Pampus argenteus)消化道结构特点与其功能及食性的相关性,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AB-PAS染色及酶活性检测技术对银鲳消化道的形态、组织结构、黏液细胞分布及消化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银鲳的消化道由口咽腔(舌)、食道侧囊、食道、胃及肠构成, 胃肠交界处有很多幽门盲囊。食道侧囊呈椭球形, 食道粗短, 胃呈U型, 肠有多个盘曲, 肠指数为2.03。舌上皮内有少量味蕾及较多黏液细胞。食道侧囊、食道、胃及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组成。食道侧囊内皱襞较发达, 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内含较多黏液细胞, 且以Ⅳ型为主, 皱襞顶端及侧面有内含角质刺的次级突起; 黏膜下层及肌层中有固定皱襞的骨质脚根; 侧囊内胃蛋白酶活性较高。食道内皱襞较高, 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内含较多黏液细胞, 且以Ⅳ型为主。胃内皱襞发达, 被覆单层柱状上皮, 未见黏液细胞分布; 胃腺发达, 胃内蛋白酶活性较高。肠道内褶襞多, 高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黏液细胞密度前、中肠较高, 后肠较低, 且均以Ⅰ型为主; 肠道内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幽门盲囊组织结构与肠相似。银鲳的消化道结构特点、黏液细胞分布及消化酶活性与其功能及偏肉食的杂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5.
研究黄精凝集素PCL-2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物活性和可能的抗肿瘤机制。从黄精药材中提取分离得到黄精凝集素PCL-2,体外培养LNCap细胞,采用WST-1和集落形成实验评价PCL-2对LNCap细胞的增殖作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LNCap细胞内ROS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CL-2对LNCap细胞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PCL-2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中ROS生成;PCL-2通过上调LNCap细胞中Bax、Caspase-3及Caspase-9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并下调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诱导LNCap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表明PCL-2诱导LNCap细胞凋亡活性作用显著,可作为抑制前列腺癌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在体外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克隆形成、周期、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梯度浓度(2.5μg/m L, 5μg/m L, 10μg/m L, 20μg/m L)的双氢青蒿素处理RAW264.7细胞,利用CCK8实验检测双氢青蒿素对巨噬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双氢青蒿素对RAW264.7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双氢青蒿素对RAW264.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划痕修复实验检测RAW264.7细胞迁移能力。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且抑制效果与双氢青蒿素的浓度呈正相关性。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双氢青蒿素处理使RAW264.7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双氢青蒿素对巨噬细胞凋亡具有诱导作用,且凋亡诱导作用呈现浓度依赖的特性。划痕修复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双氢青蒿素可以导致巨噬细胞的细胞周期G0/G1阻滞,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对巨噬细胞增殖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7.
摘要 目的:探讨缺氧对豚鼠前庭耳石器椭圆囊毛细胞内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合成及释放的影响。方法:分离4周龄豚鼠双侧椭圆囊进行体外培养,分别置于常氧(21% O2)和低氧(1% O2)环境下处理30 min,利用Western blotting、酶活性检测等方法检测前庭外周感受器椭圆囊斑毛细胞中谷氨酰胺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评价谷氨酸合成变化情况;利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椭圆囊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和毛细胞内谷氨酸分布情况。结果:在给予缺氧处理后,豚鼠椭圆囊毛细胞中谷氨酸合成关键酶谷氨酰胺酶的表达、酶活性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ELISA结果提示,相较于对照组,低氧组椭圆囊组织中谷氨酸水平降低5.6%(对照组vs.缺氧组:15.86±2.19 vs.13.02±1.21,P<0.05);免疫荧光结果提示,相较于对照组,低氧组椭圆囊毛细胞内的谷氨酸更加广泛的分布于毛细胞基底部,而在纤毛一侧分布较少。结论:在体外培养的椭圆囊组织中,低氧处理并未影响毛细胞谷氨酸的合成过程,但会显著增加毛细胞内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8.
综述了花色苷对高等植物器官颜色的决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花色苷本身的呈色属性、液泡定位及其在植物器官中的非均一性分布决定了花色苷能赋予植物器官颜色。花色苷单体和聚合体分子结构及其变化的多样性,以及花色苷合成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相关性决定了植物器官颜色的多样性。温度、光、水和矿质通过影响花色苷在液泡中的积累量而制约植物器官色度,液泡pH、氧化剂和还原剂通过影响花色苷的分子结构变化而制约植物器官色相。同时,细胞形状也通过影响花色苷的光学属性而制约器官颜色的变化。最后,还对植物器官颜色的机理和人工改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观察白矾保肝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脂联素(AD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制备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8w病理显示造模成功后,每组给予相应干预,连续4w。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中ADP、TNF-α浓度,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肝组织中ADP浓度明显降低(P<0.05),TNF-α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白矾保肝降脂方组与水林佳组肝组织中ADP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TNF-α明显降低(P<0.05);白矾保肝降脂方组大鼠较水林佳组,肝组织中ADP浓度显著升高(P<0.05),TNF-α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矾保肝降脂方能显著升高肝组织中ADP浓度,降低TNF-α,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缓解炎性浸润,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0.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链霉素对念珠藻生长和光合的毒性效应, 研究对不同浓度(0、0.05、0.1、0.2、0.5和1.0 mg/L)链霉素处理下念珠藻的生长、叶绿素荧光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 培养至96h, 链霉素对念珠藻的EC50(96h-EC50)为(0.13±0.037) mg/L。与对照组相比, 各链霉素浓度处理下叶绿素a的含量显著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φP0)、可变荧光(Fv)、PSⅡ的潜在活性(Fv/F0)、单位面积上有活性的反应中心(RC/CS0)、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及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0)均随着链霉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然而, 单位叶绿素最大荧光(Fm/Chl. a)、每个有活性的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和热耗散(DI0/RC)则随着链霉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链霉素浓度大于0.1 mg/L时,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出现K点的出现。结果表明链霉素可能通过抑制光合系统Ⅱ(PSⅡ)的电子传递和减少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来影响念珠藻的生长, 也暗示了高浓度链霉素对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