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46篇
  1976年   42篇
  1975年   61篇
  1974年   28篇
  196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微生物降解木质素的反应机理,可以从根本上解释微生物或酶对木质素的作用过程,对提高木质素降解效率,治理环境污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木质素结构的差异出发,总结了近年来研究木质素微生物降解机制所采用的主要模型化合物、研究方法,概述了微生物对木质素的三大作用机理:侧链氧化、去甲基化和芳香环断裂,以及参与这三个反应的主要微生物。  相似文献   
972.
在水稻温敏失绿突变性状表达过程中,对其Rutbsico含量、Rubsico活化酶活性,全叶蛋白及游离氨基酸组分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的Rubisco结构和含量与野生型一样,保持相对稳定;而其Rubisco活化酶活性则随一个分子量为56.2kD(PI=4.5)的特异蛋白质的存在与消失发生明显改变。当突变性状表达时,分子量为56.2kD(PI=4.5)的特异蛋白消失,其Rubisco活化酶活性下降;当叶片失绿区域复绿时,56.2kD(PI=4.5)特异蛋白出现,则Rubisco活化酶活性上升。这一密切地相关关系表明,突变体的Rubisco活化酶活性变化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除与自身结构和含量有关外,还与叶片中这一特异蛋白的存在密切相关,它可能是Rubisco活化酶活性的调节蛋白。这种调节具体表现在氨基酸代谢上,是对上游氨基酸的阻遏调控,从而使叶绿体的结构物质合成受阻,最终导致类囊体膜的退化。  相似文献   
973.
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离子注入微生物育种的三大特征,介绍了微生物接受注入离子的方法、离子注入机的简单结构和工作情况。概述了的几年来离子注入微生物,改良、选育优良工业微生物菌株的应用研究情况,分析了今后离子注入微生物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4.
荒漠化对毛乌素沙地土壤呼吸及生态系统碳固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荒漠化极大地影响着包括毛乌素沙地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壤呼吸及碳固持潜力,因而,可能对区域或全球的碳循环造成一定影响。为揭示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理解荒漠化对毛乌素沙地土壤呼吸及碳固持的影响,根据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类型的研究结果,以毛乌素沙地固定沙地本氏针茅群落(FS)、固定沙地油蒿群落(FA)、半固定沙地油蒿群落(SFA)、流动沙地一年生植物群落(AL)等4个代表毛乌素沙地荒漠化主要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00 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其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和月动态,结合植物群落生产力的野外调查,分析了荒漠化对土壤呼吸速率及碳固持的影响。结果表明:FA、FS、SFA、AL不同月份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变化显著,4个群落5月份土壤呼吸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9:00 10:00和18:00,但6 9月份土壤呼吸最高、最低值却分别出现在12:00 以后和7:00。FA、FS、SFA、AL在主要生长季(5 9月)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99.79、88.13、47.95、13.82 mg · m-2 · h-1。FS、FA和SFA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显著,5月最低,7月最高,AL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相对较小。FS、FA和SFA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与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FS、FA、SFA和AL的 Q10值依次为5.87、5.05、4.02、0.64。FS和FA的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与土壤湿度显著正相关,而SFA和AL的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与土壤湿度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土壤呼吸与1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回归模型表明土壤温度和湿度可以解释不同群落土壤呼吸月变化的69% 87%。FS、FA、SF和AL的月土壤呼吸速率与根系生物量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在主要生长季(5 9月)平均根系呼吸速率和平均土壤微生物呼吸随荒漠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FS、FA、SFA和AL根系呼吸与土壤呼吸的比率分别为51.40%、59.99%、70.85%、45.86%。在主要生长季(5 9月)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分别为36.16、18.56、-11.29和-22.49 C g/m2。随荒漠化程度的加重,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逐渐降低。因此,采取合理措施使荒漠化土地向以油蒿或本氏针茅为主的固定沙地演替,有助于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的提高和植物群落的生长。  相似文献   
975.
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的集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 年7 ~12 月和2008 年4 ~6 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在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集群行为进行了观察。2007 年观察到34 群共217 只矮岩羊,集群平均为6. 4 ± 4.9 只;2008 年观察到16 群共135只,集群平均为8.4 ± 7.7 只。集群分为雄性群(2007 年:8.8% ;2008 年:6.3% )、雌性群(2007 年:2. 9% ;2008 年:0)、混合群(2007 年:70.6% ;2008 年:81.2% )、母仔群(2007 年:8.8% ;2008 年:12. 5% )和孤羊(2007 年:8.8% ;2008 年:0)5 种类型。在不同季节,5 种集群类型比例都有所变化,差异显著(P <0.01)。集群大小间和集群类型间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2 ~ 10 只的集群在2007 年占73.5%,在2008 年占75.0% ,呈集小群特征。年龄组结构中,成体、亚成体和幼体个体数比为100∶ 26.4∶ 28. 6 (2007 年)和100∶24.7∶ 20. 4 (2008 年)。雌雄性比2007 年为100∶ 55.7,2008 年为100∶ 56.6,年间差异不显著(P > .05)。受集群收益、生物学特征、繁殖周期、资源竞争、生境地形地貌、捕食风险和人类活动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矮岩羊在集群类型、集群大小、年龄结构和性比上显示了其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976.
建立了生物组织的球状分形结构模型,对生物组织的散射系数、各向异性因子、散射相函数进行了数值计算,提出了利用散射系数和各项异性因子的双等高线反演分形维数和相对折射率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生物组织的散射系数随波长的增加呈现幂函数衰减的关系;各向异性因子几乎与波长无关,在数值上与分形维数和相对折射率大小成反比。基于球状分形结构模型的散射相函数与Henyey—Greenstein(HG)相函数在前向(散射角〈100°)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较好的弥补了HG相函数在后向表征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977.
发酵液中曲酸的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07年斋滕在蒸米发酵物中发现曲酸(Kojic acid).1 92 4年,薮田测定了曲酸的结构[1,2],化学名称为5-羟基--2-羟甲基-1,4吡喃酮,相对分子质量142.1.曲酸具有抑菌能力、抗氧化性、与金属离子螯合作用等性质, 因此在食品中可作为防腐剂、保鲜剂、护色剂;曲酸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有显著的增白作用,现已在美白化妆品、浴剂及牙膏等日化工业中应用[2, 3];它还可作为香料合成的中间体,故此国内外近来对曲酸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目前, 采用发酵法生产曲酸的方法较多,对发酵液中曲酸的提取方法有萃取法、沉淀法、吸附法、浓缩结晶法等[1,2]. 本文采用萃取法、直接浓缩结晶法、沉淀法提取方法,分别研究了这几种方法对曲酸发酵液中曲酸的提取率、提取产品纯度等几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浓缩结晶法是一种较好的曲酸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78.
堆肥中氮的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微生物驱动的氮素转化。传统高温堆肥最高堆温普遍在55-60℃,温度的提高有利于缩短堆肥周期和提高堆肥品质。超高温堆肥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不但能突破传统堆肥工艺堆温低的局限,并且持续的超高温调控了堆肥微生物组、堆肥环境与氮素的互作,减少了氮素的损失。本文综述了堆体的氮循环过程及超高温堆肥技术在保氮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及超高温堆肥过程中具有氮代谢功能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有关超高温堆肥控制氮素损失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同时对超高温堆肥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79.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强毒性血清型K1、K2、K54和K57型菌株在我国重庆、北京、深圳三地的分布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PCR对310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K1、K2、K54和K57检测。结果:310株菌中,K1、K2、K54和K57血清型分别占14.2%、9.4%、6.5%和4.2%;来自呼吸系统标本分离株中的K1血清型菌株在4种检测的强毒血清型中占首位,为呼吸系统总数的17.4%。结论:31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4种强毒性血清型中,K1血清型菌株所占比例高,较为流行。  相似文献   
980.
Chinese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a new species of geminiviru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eminivirusesareagroupofplantvirusescharacterizedbytheircircularsinglestrandedDNA(ssDNA)genomeandauniquegeminateparticlemorphology[1].Geminivirusesaredividedintothreesubgroupsonthebasisofgenomeorganizationandinsectvector:AllsubgroupIgeminivirusesarelea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