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0篇
  4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消化道内窥镜对于胃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近3年收治的15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内镜下止血治疗成功,无再出血(随访时间为12个月到36个月);1例内镜下治疗后再次出血,给予第二次内镜治疗后,随访18个月未再出血;1例因患者家属商议后坚持行外科手术治疗(近端胃切除术)。结论:内镜下治疗可作为处理胃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案,仔细而谨慎的内镜下操作有助于提高胃Dieulafoy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2.
森林损失和破碎化一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根据Forman景观变化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收缩和消失5种空间过程的理论,利用ArcGIS Modeler建立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用以明确描述森林景观破碎化的空间过程和生态进程。基于NLCD2001、2006、2011 3期数据,以美国华盛顿州和密西西比州为研究区,利用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将森林损失斑块分为4种破碎化过程(分割类型因其线状特征被归入破碎化类型),对比分析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破碎化过程在时空上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天然林破碎化斑块多分布于城市/森林、耕地/森林、以及灌木/森林的交界处,而人工林破碎化斑块分布格局较为零散;天然林中破碎化斑块和收缩斑块大多发生在上阶段收缩、破碎化以及穿孔斑块的边缘,而人工林中4种空间过程的承接关系不像天然林那么明显,但两者整体上都呈现相似的"收缩-消失-穿孔/破碎化"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收缩类型占主导然后慢慢消退,穿孔和破碎化逐渐增多占据新的主导。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实地踏查及样方法,对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块样地内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的分布和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伯乐树分布于该保护区内海拔438 ~1 134 m的低山区域,大多呈零星分布,数量少(仅23株)且分布范围狭窄,分布总面积约15 hm2.根据群落外貌和乔木层优势种,可将6个样地分为3种群落类型: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香椿-枫香树群落(Toona sinensis-Liquidambar formosana community)和赤杨叶群落(Alniphyllum fortunei community);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包括杉木-甜槠群落(Cunninghamia lanceolata-Castanopsis eyrei community)、杉木-木荷群落(Cunninghamia lanceolata-Schima superba community)和马尾松-木荷群落(Pinus massoniana-Schima superba community);杉木-毛竹林,即杉木-毛竹群落(Cunninghamia lanceolata-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Pubescens' community).在针阔叶混交林中伯乐树生长最好、分布数量最多,在落叶阔叶林中生长较差.根据胸径和株高可将种群结构分为6个径级,其中Ⅰ级幼苗和Ⅱ级幼树数量为0;Ⅲ级和Ⅳ级成年株数量分别占总株数的17.39%和4.35%;而V级成熟株数量最多,占总株数的60.87%;Ⅵ级衰老株数量也占总株数的17.39%.研究结果表明:该伯乐树种群为衰退型种群,幼苗和幼树数量明显不足,因而,应加强人工繁育研究、有效扩大种群规模.  相似文献   
104.
应用鼠单抗显示鼠组织中特异性抗原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应用小鼠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单克隆抗体(MAbs)免疫细胞化学法定位HFRSV自然感染大鼠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时发现,部分大鼠组织的特异性HFRSV MAbs的染色切片及无关MAb对照和空白对照染色的切片中均出现血液。血细胞,血管壁,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肾小球毛细血管及散在的心肌和肝细胞阳性,说明组织中有交叉反应。免疫双扩试验,羊抗鼠IgG桥抗可与大鼠Ig产生免疫沉淀反应,提示,组织中的交叉反应是由桥抗与大鼠细胞中本身存在的Ig(EIg)反应所致。为了避免EIg对特异性病毒抗原染色的干扰,我们以HFRSV MAbs预先分别与二抗羊抗鼠IgG结合,再用正常鼠Ig结合可能存在的二抗中尚未结合MAbs的Fab结合位点,制成一抗分子复合物,并以此作为一个新的相当于羊源性单克隆抗体孵育组织,以抗羊抗体连接羊PAP的多重PAP法显示一抗分子复合物的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一抗的特异性,以有多重PAP法的敏感性,可有效的避免因EIg产生的交叉反应。用小鼠抗大鼠Kappa轻链MAb按同样方法制备一抗分子复合物用于染色证实,产生交叉阳性的部位确为大鼠组织中的Ig。病毒抗原及Ig的定位结果说明,HFRSV自然感染大鼠组织中的病毒抗原有广泛分布,也存在免疫复合物,但后者有别于HFRS人体组织的分布,另外,心肌及肝细胞Ig阳性说明该组织存在因HFRSV感染所造成的组织损伤,该损伤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5.
为评估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文选取东岛、鹿回头、大东海3个站位调查了珊瑚礁群落、珊瑚礁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通过对比分析历史资料、珊瑚礁现场生态调查与监测及组织专家评审, 筛选出一、二级指标并设置权重, 使用综合指数计算了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结果显示, 三亚珊瑚礁保护区内共有造礁珊瑚10科21属37种, 软珊瑚3种, 造礁珊瑚覆盖率和软珊瑚覆盖率分别为14.31%和0.19%, 其中鹿回头造礁珊瑚覆盖率最高, 为21.58%。珊瑚礁鱼类共14科28属36种, 其中, 雀鲷科的种类数最多, 为11种。鹿回头4 m断面珊瑚礁鱼类密度最大, 为154尾/300 m2。砗磲和龙虾极少发现, 珊瑚天敌核果螺多见。东岛、鹿回头、大东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均处于“一般”。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结合常规珊瑚礁监测可获得的指标进行评价, 简便易操作, 通过在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的实践, 能够很好地反映珊瑚礁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健康状况, 科研和业务化监测部门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106.
从匍枝根霉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组成型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zeg1和zeg2),经比对zeg1和zeg2相似度为86%,有相似的催化活性区域,经CDD(保守序列数据库)分析,该蛋白归属于糖苷水解酶第5家族,对比PDB(蛋白结构数据库)中第五家族的关键催化残基,预测该两个蛋白的第147位的谷氨酸( E)及199位的色氨酸( W)为该蛋白的关键催化残基。重组zeg1发酵至20 h时达到最高酶活为0.422 IU/mL;重组zeg2发酵至24 h达到最高酶活为0.509 IU/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重组zeg1和zeg2的最适温度均为50℃,最适pH值均为5.0。通过CMC-SDS-PAGE电泳,复性后染色,测得重组zeg1和zeg2的分子量分别约为55 kD和58 kD。  相似文献   
107.
针对铁树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开花结种子,对铁树的生殖器官进行了详细的探究,试图弄清在自然条件下铁树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对开花不易结种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授粉,结出了又大又多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8.
杨俊  白世豪  金翠  乔莹莹 《生态学报》2019,39(18):6860-6868
随着2014年国家环保部首次提出了"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概念,城市内部与城市间的生态安全逐渐受到社会重视,而且基于热环境的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热环境视角下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实质内涵,结合遥感影像、行政边界、建成区边界,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及热岛信号函数,对2013年至2016年大连市北三市的热岛面积及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进行测算。研究表明,2013年至2016年间,大连市北三市的城市热岛总面积已由694.10 km~2扩张到1864.30 km~2。同时,普兰店市与瓦房店市之间的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由8.70 km衰减至-3.10 km,热环境出现叠加情况,相对危险。而普兰店市与庄河市之间的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由73.47 km衰减至58.24 km,热环境未出现叠加情况,相对安全。总体上呈现出城市热岛面积逐渐扩张趋势,城市间最小生态安全距离逐渐衰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9.
三江平原农业生态系统露水凝结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百兴  徐莹莹  王莉霞 《生态学报》2010,30(20):5577-5584
露水是农业生态系统水分平衡、养分循环不可忽视的输入项。在对露水相关参数设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田露水的凝结规律。选择杨木棒做为露水收集器,在三江平原于作物生长季(6月初—9月末)对水稻、玉米和大豆茎叶上的露水凝结进行了实地监测。结果表明:生长季农作物约70%的无雨夜间有露水凝结,年露日数约为70d;7、8月份作物露水强度最强,丰水年露水强度显著强于平水年(P0.05),水稻和大豆的露水强度基本持平,显著高于玉米露水强度(P0.05);垂直方向上各作物露水凝结规律一致,冠层露水强度强于顶层,底层露水强度最弱;农作物露水量较为可观,旱田作物年露水量保守值约为10—15mm,水田作物年露水量为旱田的2—3倍,叶面积指数(LAI)成为限制作物年露水量的关键因子。此外,露水对水田喷洒叶面肥等农业生产活动有指导意义,在旱田作物抗病虫害、集水抗旱方面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 Lam.)是天山野果林的优势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与资源价值。野果林的生境条件与其分布及生长密切相关。为了明确新疆野杏在不同海拔下的开花物候与花器官变化规律,于2021年3月—4月,选择新疆新源县吐尔根杏花沟野杏林为研究区,在野杏集中分布的1000—1500m的山地,由低到高划分Ⅰ—Ⅴ级海拔梯度设置样地,监测环境条件,对野杏群体开花物候期与花器官发育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新疆野杏群体开花物候期历时32d左右,各海拔梯度最长相差2d,第Ⅰ级与第Ⅱ级海拔的开花物候期差异不明显,其他海拔梯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开花最晚的第Ⅴ级比最早的第Ⅰ级晚9d,但群体开花期长4d,海拔梯度与开花物候期呈显著正相关,而温度与开花物候期呈显著负相关;(2)新疆野杏的花萼长度和宽度、子房高度和宽度均是第Ⅱ级海拔的最大;花冠直径、花瓣纵径和横径均是第Ⅰ级的最大,花药长度和宽度均是第Ⅳ级的最大;花柱长度是第Ⅴ级的最大。海拔与花的外部器官、雌蕊呈显著负相关,与雄蕊呈显著正相关;光照强度与花的外部器官、雌蕊呈显著负相关;(3)新疆野杏开花期气候因子,第Ⅳ级、第Ⅴ级与第Ⅰ级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