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的研究通常依赖于数量有限的模式生物的形态变化,胚胎发育分期表的建立为物种胚胎发育的一系列过程确立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成为研究形态演化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对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28℃孵化条件下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并记录了整个胚胎发育历程。基于多疣壁虎胚胎发育过程中头部、咽、四肢等形态变化及皮肤色素沉积和被鳞的情况,将多疣壁虎胚胎发育分为42个时期。刚排出体外的受精卵,其胚胎发育一般已经发生至28期,该期胚胎头部和躯干分化明显,眼泡、咽弓、心和体节可见;29期前、后肢芽均可见;30期肢芽延长并开始出现分区,31期可见明显肢身,32期四肢均出现肢柱和肢杆的分区;33期咽裂消失,指和趾开始显现;35期指和趾间带退化,指和趾完全形成;36期出现爪;37期爪完全形成;38期皮肤色素沉积明显;39期指、趾底部膨大,形成单行攀瓣;40期身体背部和四肢色素沉积且被鳞明显;41期腹部出现色素沉积且被覆鳞片。42期鼻孔开放,体背整体呈灰棕色。对多疣壁虎卵产出后胚胎28~42期发育期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详细描述,旨在为蜥蜴类胚胎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2.
硫酯酶(thioesterase,TE)具有区域定向性(regiospecific)、化学定向性(chemospecific)及立体定向性(stereospecific)的特点。这些特性决定了TE作为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is)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Mcy C TE(microcystin thioesterase,Mcy C TE)来自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NRPS/PKS生物合成基因簇。我们利用正交试验提高Mcy C TE表达量,得到稳定的诱导表达条件,并结合成熟的线性多肽化学合成法对其底物适用性做了进一步研究。得到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时机2 h,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0.75 mmol/L,诱导时间6 h,诱导转速210 r/min,诱导温度20℃,使TE的表达量由8.75 mg/L提高至22.15 mg/L,时间缩短了6.5 h。TE表达量的大幅度提升和表达时间的缩短为将来酶的结构及催化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TE底物适用性研究结果发现:Mcy C TE并不遵循"4 n+2原则";底物中转角过多不仅不利于环肽的形成,更可能形成卷曲影响环化;无D型氨基酸亦可通过加入其它位阻较小较灵活的Gly或者自带天然转角Pro的可弱化肽链的刚性,促进催化反应;含苯环的Phe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化;底物无肽链氨基酸数目奇偶性的选择;延长多肽链长度也可环化,Mcy C TE的底物容忍度较大,使天然多肽药物筛选范围增大,也为增强天然多肽药物药效增加了改良方案,为进一步研究Mcy C TE的催化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13.
种群和群落特征分析是揭示物种濒危处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庙台槭(Acermiaotaiense)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然而,由于对神农架地区庙台槭资源状况和群落特征不清楚,严重制约该物种的保护成效。该研究对神农架地区庙台槭种群及其所在的群落开展调查,揭示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通过分析庙台槭种群的径级结构,绘制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并分析种群动态变化指数,揭示庙台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1)群落内共有木本植物33种,隶属于15科20属,群落内优势种为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千金榆(Carpinuscordata)、金钱槭(Dipteroniasinensis)和华榛(Coryluschinensis);(2)庙台槭的相对优势度为2.23%,非群落内优势种;(3)神农架庙台槭分布范围十分狭窄(面积约1.7hm2),种群规模小(79株);(4)庙台槭种群内幼龄个体占比较高(79.75%),更新较好;(5)物种存活曲线属Deevey-II型,种群各龄级的死亡率基本相同,但在幼树阶段死亡率增高,在大树阶段(12.5cm≤胸径<17.5cm)...  相似文献   
214.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对藜进行了形态结构观察和多种生理指标检测,研究在盐胁迫下藜的结构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花期,藜的株高和茎粗显著降低,叶未产生明显肉质化。高盐(300mmol·L^-1)胁迫下,叶维管束的导管数量及形成层层数增加,茎的维管束密度增加,根木质化程度增强,大导管密度显著降低。叶下表面的盐囊泡较上表面多,叶和茎细胞中均含有簇状结晶。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叶片中含水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叶绿素含量在苗后期先升高后降低,在花期,其含量随盐浓度升高而降低。300mmol·L^-1盐胁迫下,苗后期的可溶性糖、脯氨酸7L-N-菜碱含量显著增J/w;至花期,脯氨酸及甜菜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初步显示,高浓度盐胁迫对花期的藜形态结构及部分生理指标均比苗期产生显著影响,但300mmol·L^-1盐胁迫下藜仍能完成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作为高效分泌纤维素酶的重要丝状真菌,其纤维素酶的合成与分泌在转录水平上被调控。进一步研究纤维素酶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构建高效高产纤维素酶的工业菌株。【方法】根据斜卧青霉114-2在不同碳源生长条件下基因组表达谱的差异,发现新的转录调控因子BglR(PDE-01706),该蛋白与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Pc20g04780的锌指结构蛋白具有59%同源性。通过基因同源双交换,得到BglR缺失突变株ΔbglR-1,对突变株ΔbglR-1的表型、营养生长、产纤维素酶活、蛋白分泌能力及发酵液pH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转录调控因子BglR的缺失可导致突变株ΔbglR-1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提高40%,并造成其滤纸酶活、内切葡聚糖酶及木聚糖酶活明显降低。【结论】结果表明转录调控因子BglR对于斜卧青霉纤维素酶的调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静脉泵入丙泊酚后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针刺镇痛,比较两组检查时间、检查后腹痛NRS评分、丙泊酚用量及患者满意度,连续动态监测检查前、检查后2 min、检查后5 min、检查结束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情况,记录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调查愿意接受复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用量、检查后腹痛N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愿意接受复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检查后2 min、检查后5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检查后2 min、5 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较单用丙泊酚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217.
目的:构建新型的基于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的裂开型CD20核酸适配体激活式荧光探针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检测。方法:将CD20核酸适配体CE4-1进行裂解,结合量子点和Cy5荧光供受体队之间的FRET效应,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裂开型核酸适配体的裂开位置、比例、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评估该检测体系对CD20~+细胞的检测特异性。结果:将CD20核酸适配体CE4-1分别裂开成CE4-1-1a/CE4-1-1b和CE4-1-2a/CE4-1-2b两种组合,分别修饰量子点(QD)或荧光受体Cy5后两两组合,分别与CD20~+细胞孵育,流式细胞术发现CE4-1-1a/CE4-1-2b组合时信号最强;进一步,通过探索两种探针比例、探针浓度、孵育时间等参数,发现当CE4-1-1a和CE4-1-2b浓度比例为1:5、CE4-1-1a浓度为4 nM、孵育时间为50 min时,该裂开型核酸适配体体系显示出对靶肿瘤细胞最强的亲和力和FRET信号激活性能。进一步,实验发现该体系与CD20~+细胞(Raji和Ramos)可产生较强信号,而与CD20-细胞(Jurkat、K562、Min6和Hela)均未产生阳性信号,提示该探针可有效保持对CD20~+细胞的高特异性。结论:基于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的裂开型CD20核酸适配体探针体系在检测CD20~+细胞方面表现出了极低的背景信号,同时有着较好的FRET信号值,有望实现CD20~+NHL细胞的高灵敏激活式检测。  相似文献   
218.
目的:观察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COPD合并PTB患者181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91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及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0%、7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吸收有效率和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洞闭合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呼气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可显著提高COPD合并PTB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有效率和肺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19.
摘要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3月到2020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肺功能与血气指标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根据合并呼吸衰竭情况分为呼吸衰竭组(n=48)与非呼吸衰竭组(n=74)。呼吸衰竭组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值都显著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呼吸衰竭组的PaO2与Hb值显著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两组PaCO2、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组的低氧血症、高血红蛋白血症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两组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衰竭组中,Spearman 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FVC、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与PaO2、Hb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伴随有肺功能下降与血气指标异常,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0.
肌醇1,4,5-三磷酸受体Ⅰ型 (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1,ITPR1) 是细胞内Ca2+释放的重要通道。为探讨ITPR1基因过表达对鸭子宫上皮细胞Ca2+浓度和脂质含量的调控效应及其对钙转运相关基因的影响,文中构建鸭ITPR1基因结构域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鸭子宫上皮细胞,检测细胞ITPR1基因的过表达量、Ca2+浓度、细胞的脂质含量以及其他6个钙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转染后子宫上皮细胞内的Ca2+浓度显著降低 (P<0.05),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升高 (P<0.01),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 (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端ITPR1基因过表达量与总胆固醇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0.05),N端ITPR1基因过表达量与甘油三酯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与Ca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P<0.05);RT-qPCR结果显示,C端ITPR1基因过表达对IP3R2、VDAC2、CAV1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N端ITPR1基因过表达对IP3R3、CACNA2D1基因的表达有显著促进作用。总之,ITPR1基因过表达能促进鸭子宫上皮细胞内Ca2+释放,促进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的合成,抑制高密度脂蛋白的生成,且ITPR1基因过表达对6个钙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