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4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比较桃品种‘川中岛白桃’和‘双久红’成熟前后20d内果肉硬度与几种矿质元素之间关系的结果表明:两品种桃在成熟前后20d内,P、Mg、Zn、Cu的含量均持续下降,N、Fe、Mn的含量则均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P、Mg、Zn、Cu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和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Mn含量与‘川中岛白桃’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双久红’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为应对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CO_(2)过度排放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变暖和能源枯竭等问题,微藻固碳联产高值产品的CO_(2)减排策略备受关注,尤其是基于化学吸收法耦合能源微藻固碳的培养体系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优良CO_(2)耐受小球藻Chlorella sp.为试验藻株,探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化学吸收剂单乙醇胺(MEA)在体积分数为20%的CO_(2)和通气比为0.33的条件下对小球藻生理生化特性及固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EA可缓解由高浓度CO_(2)造成的培养基酸化对微藻的生长抑制,且适宜质量浓度的MEA可以有效提高小球藻的生长代谢、CO_(2)固定效率及光合活性。在50 mg/L MEA的条件下,小球藻的生物量、CO_(2)固定率和油脂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7 g/L、0.55 g CO_(2)(/L·d)和23.5%,与无MEA的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3.7%、45.6%和21.7%。综上所述,50 mg/L质量浓度的MEA作为CO_(2)吸收剂用于微藻培养体系可以显著提升小球藻在高浓度CO_(2)条件下的生物量、油脂积累以及固碳效率。以上结果可为微藻CO_(2)生物减排及清洁能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对Pkd1f/f:Cre转基因小鼠的发病特点和病理特征进行研究,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自然状态下发病的Pkd1f/f:Cre转基因小鼠,通过对肝、肾组织进行解剖,观察超声多普勒下的肝形态,测定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肝肾组织的病理情况,免疫组化分析肝肾PCNA、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Pkd1f/f组相比,Pkd1f/f:Cre组的肝重量及系数极显著升高(P<0.01),体重在Pkd1f/f:Cre与Pkd1f/f组间比较无差异;肾重量及系数在Pkd1f/f:Cre与Pkd1f/f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与肝功能相关的因子ALT和AST的水平,Pkd1f/f:Cre组显著高于Pkd1f/f组(P<0.01);而肾功能相关的因子BUN与CREA、UA水平在Pkd1f/f:Cre组与Pkd1f/f...  相似文献   
104.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衰老及其衰老相关疾病已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干细胞具有抑制炎症、调节免疫反应、预防细胞凋亡、替换和促进受损部位修复等功能。但证据表明,干细胞治疗的效果主要来自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外泌体是由内吞膜衍生而来的纳米级囊泡,包含脂质、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等活性物质,是细胞与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参与者。外泌体可以将生物活性物质转移至靶细胞,从而引起靶细胞的表型改变,进而调节器官的修复和再生。表型改变包括防止受体细胞凋亡、诱导靶细胞增殖、刺激免疫调节反应、减小靶细胞氧化应激以及增强氧供应。本文简述了外泌体的生物发生、分泌以及信号传导过程,并重点讨论了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不同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皮肤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尽管干细胞外泌体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问题,但它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前景仍然值得探索,这对于延缓衰老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淋巴道转移是上皮来源恶性肿瘤转移的早期阶段,其发生机制不清,一直是肿瘤学研究面临的难题,为寻找淋巴道转移相关蛋白,以一对来源于同一亲本细胞,且淋巴道转移潜能显著不同的小鼠肝癌腹水型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其中Hca-F为高淋巴道转移力细胞株,Hca-P为低淋巴道转移力细胞株,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建立了高低淋巴道转移力小鼠肝癌细胞荧光差异蛋白表达图谱,高通量筛选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经DeCyde软件分析,共得到163个有统计学差异的蛋白质点,选择2倍以上的差异性蛋白质点23个,经质谱鉴定得到17个蛋白质,在Hca-F中高表达的蛋白质有7个:转羟乙醛酶、波形蛋白、肌酸激酶(脑)、膜联蛋白7、膜联蛋白5、烯酰辅酶A水合酶1(过氧化物酶体)、核内异质核糖核蛋白A2/B1异构体1.而在Hca-F中低表达的蛋白质有10个:真核翻译延长因子2、Ero1样蛋白、乙醛脱氢酶2(线粒体)、苹果酸盐脱氢酶2(NAD)、β-内酰胺酶2、谷胱甘肽S转移酶"1、泛素C末端水解酶同工酶L3、内质网蛋白29(前体)、溶血磷脂酶1、微管不稳定蛋白.这些差异性蛋白质的功能涉及到代谢、蛋白质分泌、蛋白质结合、核苷酸结合,钙离子结合、凋亡和调节生长等过程.对这些蛋白质功能的进一步验证,将有助于解析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研究澳洲茄碱对人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T24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以及不同浓度澳洲茄碱(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80 μmol//L、160 μmol//L)处理组;药物作用24 h、48 h、72 ...  相似文献   
108.
从蛹虫草中克隆出1个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基因的hat启动子,长度为1 509 bp,并对该启动子的序列进行详细分析。依据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hat启动子含有CAAT-box和TATA-box等典型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参与光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G-box,参与水杨酸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SARE等。将hat启动子连接于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Green fluorescence gene)的上游,与gfp融合基因表达构建来鉴定启动子的活性。经过农杆菌转化,得到的疑似转化子进行PCR验证、gfp表达水平分析及荧光检测,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在蛹虫草菌丝中有较强的驱动GFP表达的能力,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转化子具有强烈的绿色荧光。开展此研究为食用菌菌种改造提供启动子元件及建立高效的蛹虫草异源基因表达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S-亚硝基-N-乙酰-DL-青霉胺(SNAP)对巨噬细胞亚型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SNAP组、SNAP+PBA(4-苯基丁酸)组,采用不同浓度(30、100、300、400、500μmol/L)的SNAP或300μmol/L SNAP+20 mmol/L PBA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24 h,应用RT-PCR法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亚型分化标志物M1(iNOS,CD86)、M2(Arg-I,MR)及CHOP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NOS及ERS通路中相关蛋白CHOP、P-PERK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NAP组iNOS、CD86、CHOP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Arg-I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MR mRNA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00μmol/L SNAP组比较,300μmol/L+PBA组iNOS、CHOP mRNA均无明显变化(P0.05),CD86 mRNA升高,Arg-I、MR mRNA均明显降低(P0.05)。SNAP组CHOP、iNOS、p-PERK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00μmol/LSNAP+20 mmol/LPBA组与300μmol/LSNAP组比较iNOS蛋白、p-PERK、CHOP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NO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机制抑制巨噬细胞向M1亚型分化。  相似文献   
110.
摘要 目的:探究芪丹通脉片(QDTM)对阿霉素诱导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无活性特异性转录物(XIS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Con组(n=12)、DCM组(n=13)、L-QDTM组(n=13)、M-QDTM组(n=13)、H-QDTM组(n=13)。Con组大鼠为正常对照大鼠,其他组大鼠均为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大鼠。Con组和DCM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L-QDTM组、M-QDTM组和H-QDTM组大鼠分别灌胃500、1000和2000 mg/kg/d的芪丹通脉片浸膏干粉,每日给药1次,共4周。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参数,血清心肌损伤指标和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通过心肌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变化、纤维化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XIST、collagen I、collagen Ⅲ、TGF-β1、Bax和Bcl-2的转录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DCM组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升高,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心肌出现明显损伤,纤维化面积升高;collagen I、collagen Ⅲ和TGF-β1的mRNA水平均升高,TUNEL阳性率升高;Bax mRNA水平升高,Bcl-2 mRNA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升高,XIST水平升高(均P<0.05)。与DCM组比较,L-QDTM组、M-QDTM组和H-QDTM组的LVEF和FS均升高,LVIDd和LVIDs均降低,LDH、CK和cTnI均降低;心肌损伤减轻,纤维化面积降低;collagen I、collagen Ⅲ和TGF-β1的mRNA水平均降低,TUNEL阳性率降低;Bax mRNA水平降低,Bcl-2 mRNA水平升高,SOD和CAT水平升高,MDA水平均降低,XIST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芪丹通脉片在治疗阿霉素诱导扩张型心肌病大鼠中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ncRNA XIST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