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04篇
  67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在10L发酵罐中利用重组毕赤酵母诱导表达猪a干扰素(pIFN-a),考察甲醇/山梨醇共混诱导策略对pIFN-a表达水平提高和能量(NADH)再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稳定期,甲醇/山梨醇共混诱导可弱化细胞的甲醇代谢,有利于缓解毒副中间产物(过氧化氢、甲醛等)的生成积累;以0.785g/(L·h)的速率缓慢共混流加山梨醇时,pIFN-a抗病毒活性最大,最高活性可达1.8×107IU/mL,与30℃常温甲醇单独诱导(最高活性1.0X10。IU/mL)和20℃低温甲醇单独诱导(最高活性1.4×lO6IU/mL)相比,活性均大幅提高,且胞外pIFN-a的降解减缓;发酵体系的抗高甲醇浓度冲击能力有效提高,发酵生产的稳定性增强;能量利用效率大幅提高,NADH的再生利用效率提高了29%-84%。  相似文献   
652.
利用简并引物和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出了一个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CYP6基因。该基因全长1661bp,编码区在26~1570位,翻译514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AY971374。分析该基因在昆虫CYP6基因家族系谱树中的位置和5′-UTR的序列,可以认为,小菜蛾CYP6基因与同为鳞翅目的其他昆虫进化地位相当,而明显与相对低等的蜚蠊目昆虫的同家族基因亲缘关系远。  相似文献   
653.
应用小鼠离体胰腺碎片灌流技术研究了在37、25、10和40℃下胰腺的淀粉酶释放以及乙酰胆碱(ACh)对胰淀粉酶释放的刺激效应。灌流液采用Krebs-Henseleit(KH)溶液,对照温度为37℃。实验观察到:25℃时淀粉酶的释放量减低,10℃时极明显减低,而40℃时淀粉酶释放量明显增加。在KH灌流液中加入ACh对淀粉酶释放有刺激效应。但是10℃时的刺激效应比37℃时大约降低一半,而40℃时ACh对淀粉酶的刺激效应仍保持较高水平。在离体条件下基础淀粉酶释放主要是在胰内神经节影响下神经末梢释放ACh的结果。结果表明,低温可降低胰腺泡细胞对ACh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54.
目的:观察麦冬不同提取物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间黏附分子-1(ICAM-1)和VEGF、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用过氧化氢(H202)制造HUVEC损伤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表面ICAM-1的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UVEC的VEGF、Bcl-2的分布情况。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经麦冬水提物、正丁醇提取物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P<0.05,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正丁醇提取物可降低过氧化氢增加的ICAM-1基因的表达。Bcl-2的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正丁醇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VEGF的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麦冬水提物、正丁醇提取物处理组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麦冬提取物具有抗凋亡、促增殖、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作用,尤以正丁醇提取物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55.
生物标志物是环境和地质体中记载着原始生物母质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 其含量可以指征特定生物来源对天然有机质的相对贡献, 其组成和同位素信息还可以记录有机质的转化及环境信息。与传统元素及组分分析相比, 生物标志物为研究天然有机质的来源、动态变化和转化特征提供了具有高度专一性和灵敏度的工具, 因此, 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特别是, 与生态系统观测以及控制实验相结合, 生物标志物在揭示微生物的活性与碳源变化、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些年开发的生物标志物单体同位素分析也在生态系统碳氮周转与食物网研究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研究潜力。基于此, 该文综述了生态系统研究中常用的生物标志物的种类、分析方法和应用方向, 总结了生物标志物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旨在为使用生物标志物的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6.
中国蜜环菌的新生物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调查研究蜜环菌生物种的过程中,先后在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发现了四个新的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BS F、CBS G、CBS H和CBS I。研究表明,CBS G属于典型的同宗配合种,其余三个为异宗配合。CBS H与CBS C之间存在部分互交可育,比例高达17.8%,在同一个国家的两个种之间出现如此高的互交可育比例还是首次报道。上述三个生物种同欧美的已知蜜环菌种均互交不育,为亚洲特有种。CBS I为无菌环的假蜜环菌A.tabescens (Scop. ) Emel,它与欧洲的假蜜环菌互交可育,属于同种。但同中国其它各生物种互交不育。同时讨论了蜜环菌生物种的群体观点。  相似文献   
657.
低磷胁迫下云南松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开结  何方  沈有信  邓云  周文君  崔景云   《广西植物》2006,26(2):183-186
对云南松幼苗进行低磷胁迫的实验表明:不同磷处理水平下云南松幼苗的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和株高在处理间的差异极为显著;随着培养液磷浓度的降低,云南松幼苗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下降,株高降低,侧芽数减少;总生物量与茎叶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和线性回归关系,总生物量随培养液磷浓度的降低而下降主要是由茎叶生物量随培养液磷浓度的降低而下降引起的。低磷胁迫下云南松幼苗的根系生物量并没有随培养液磷浓度的降低而明显减少,根系生物量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低磷胁迫下的云南松幼苗主要以降低茎叶生物量为代价来提高根冠比并保持根系生物量在比较高的水平来维持整个生命。实验还表明,在培养液磷浓度0.03125~0.00781mmol·L-1之间或附近,存在着一个云南松幼苗对低磷忍耐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658.
该文通过pH值漂移实验比较了太湖常见的两种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马来眼子菜(P. malaianus)对无机碳利用效率的差异,并测定两者无机碳吸收关键酶——碳酸酐酶的活性,探讨了两者无机碳吸收效率差异的原因。根据太湖自然水体的无机碳条件设定了3种不同碱度条件,测定起点pH值和无机碳条件。不同碱度下pH值漂移变化和总无机碳/碱度比值的结果表明,两个种均能利用${HCO_{3}}^{-}$,适应低无机碳条件。两者对${HCO_{3}}^{-}$的吸收速率决定于其浓度大小,该离子浓度越大,光合速率越高。但是对${HCO_{3}}^{-}$的吸收速率存在差异:马来眼子菜在各碱度下终点pH值显著高于菹草,整体光合速率较高。CO2-光合速率响应曲线表明,在高pH值(CO2受到限制)时,马来眼子菜对CO2亲和力较大。尽管菹草在pH值较低(6.5~7.0)时有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但是基于太湖自然水体夏季高pH值(>8.5)条件,马来眼子菜具有更大的生长优势,成为优势种群。两者无机碳吸收速率的差异是造成它们生活史差异和时间生态位的一重要原因。同时,马来眼子菜碳酸酐酶活性明显高于菹草,表明在相同无机碳条件下,前者催化${HCO_{3}}^{-}$与CO2之间的转化效率更高,这可能是造成两者无机碳吸收速率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9.
在人类基因组中结构变异(SVs),拷贝数变化(CNVs),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和人类健康与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检测这些结构变异对于人类生命健康非常重要。基于第二代基因测序平台,目前已经有很多结构变异检测算法,这些算法主要分为五大类:微阵列方法、读对方法、读深方法、分裂读取方法、序列组装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这五类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使用范围,并简要介绍了每一种方法的经典检测算法及应用范围、检测性能等,并对未来检测算法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0.
以一株表达猪-α干扰素(pIFN-α)重组毕赤酵母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诱导温度对pIFN-α表达、细胞代谢活性及甲醇代谢关键酶的影响.在5 L发酵罐开展毕赤酵母高密度流加培养生产表达pIFN-α研究,利用实时PCR技术对不同诱导温度、诱导稳定期的胞内甲醇代谢关键酶(包括解毒酶)基因转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低温(20℃)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