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新疆白杨沟绵羊矛形双腔吸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寄生在牛羊肝脏的双腔吸虫在国内各农牧区中形成流行区的有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mis Tang et Tang,1978)、矛形双腔吸虫(D. lanceatum Stiles et Hassall,1896)及扁体矛形双腔吸虫亚种(D. lanceatum platynosomum Tang et al., 1980)它们在国内分布及危害情况曾有介绍(唐崇惕等,1980)。矛形双腔吸虫在国内有很大的分布区,也曾有人体病例报道。本吸虫的生活史虽已经阐明(Noller,1928;Voget,1929;Neu-  相似文献   
32.
福建南部植物线虫的研究——Ⅰ.垫刃目的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作物由于植物线虫寄生而产生严重病害,损失常常很巨大。国外一些国家曾统计,一地区农作物因植物线虫寄生损失达年收成的10%左右,经济上损失以若干亿美元计算。我国是一农业国,在辽阔的土地上栽培各种经济作物,据初步了解几乎全国各地,各种作物都有植物线虫寄生。但关于各地各种作物线虫种类、区系分布、对作物危害情况及传播规律等方面的资料都极贫乏。如何提高各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除各种农业技术上的措施以外,寄生虫病害的问题也是一个应注意的方面。作者近年来检查我省南部  相似文献   
33.
福建南部植物线虫的研究——Ⅱ.杆形目的种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杆形目(Rhabditida)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种类,但其中某些种类可以侵入有机体产生危害,作者在有些洗干净的植物根部表面组织中常常查到此类线虫及其所产的卵。尤其近年来据反映在蘑菇及白木耳培植中产生严重的线虫病害,有些地方因此损失几乎达80—90%(据三明真菌研究所黄年来剥所长介绍等)。作者镜检蘑菇病株,见其体上有多种线虫,数量最多的是杆形目线虫。在各作物的本类线虫经观察的有以下7种,兹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34.
青海高原牛羊双腔吸虫病病原生物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文报道在青海高原对牛羊双腔吸虫病病原生物学初步调查的结果。从29个流行地区绵羊收集的标本检查结果,发现有四种双腔吸虫,它们是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矛形双腔吸虫(D.lanceatum)、客双腔吸虫(D.hospes)和枝双腔吸虫(D.dendriticum)。从三个流行区检查Helicella candacharica及Cathaica przewalskii二种陆地蜗牛,查到四种双腔吸虫成熟尾蚴,它们是中华双腔吸虫、矛形双腔吸虫及二种未定名的双腔吸虫尾蚴,此二种尾蚴是何种双腔吸虫尾蚴,尚待进一步研究。检查流行区中7种蚂蚁是于9月份从乐都的Formica gagates查到双腔吸虫囊蚴,其形态与中华双腔吸虫囊蚴十分相像。  相似文献   
35.
读了“对加速发展微生物农药的几点看法”一文(本刊4卷4期)后,我们基本同意吴海昌同志所提出的看法,并支持编辑部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的建议。这里,我们就几个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意见。  相似文献   
36.
本文目的是探讨在成年大鼠初级体感皮层(SI)内进行局限损毁能否引起损毁区周围的代表区重组。在氯胺酮麻醉下用微电极技术测定隐神经代表区(SAR)和坐骨神经代表区(SCR),然后用铂电极对SAR进行选择性电解损毁。三至四周后进行重复测定。结果表明,在14例所观察的大鼠中,9例在原损毁区以外发现新生的SAR,其面积为0.20±0.08mm2。这表明成年大鼠SI神经元在中枢损伤后具有一定的重组能力。  相似文献   
37.
大鼠前肢作业时的皮层慢电位徐峰恽君惕顾晓蓬李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合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与随意运动相关的皮层慢电位(slowcorticalpotential,SCP)在灵长类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而有关大鼠的资料很少。本文报道...  相似文献   
38.
在15例氯胺酮麻醉的Wistar大鼠利用皮层内微刺激技术测定了躯体的运动皮层代表区。电刺激为350Hz的阴极串脉冲,电流最大值限为80μA。结果表明大多数皮层点诱发对侧肌肉反应。虽然代表区的大小有很大个体差异,分区的相对位置是恒定的。但在分区内部未见分域排列。部分大鼠存在前部前肢区,但无一例发现前部后肢区。比较文献结果提示Wistar大鼠的运动皮层的分化程度比Long-Evans黑顶鼠低。  相似文献   
39.
本文报道在内蒙科尔沁草原检查5种淡水螺:耳萝卜螺、卵萝卜螺,豆螺、凸旋螺及半球多脉扁螺共5,616粒。从中查出至少12种吸虫幼虫期,它们是: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有棘血居吸虫、马蹄吸虫、斜睾吸虫、二种背孔吸虫、棘口类吸虫、重盘吸虫、球孔吸虫、异形科吸虫、杯叶科吸虫及鹗形吸虫。其中东毕吸虫、血居吸虫及棘口吸虫的尾蚴分别进行实验动物的感染试验,获得成虫。各吸虫侵袭期幼虫季节动态亦经观察。  相似文献   
40.
为了优化冷激启动子,分别利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和荧光蛋白(EGFP)基因为报告基因建立了两种高通量筛选方法。抗性筛选方法是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变化判断启动子强弱,适用于筛选强启动子。荧光筛选方法中,对转化子进行平板诱导,使用荧光显微镜拍摄菌落荧光,Matlab软件计算每一个菌落的亮度,实现高通量筛选,操作简单,精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