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14篇
  69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口蹄疫病毒A_(12)的病毒粒子RNA中制取得到编码其致免疫的衣壳蛋白VP_3的DNA序列,并把它接到质粒上,通过大肠杆菌色氨酸起动—操纵系统表达出一个嵌合蛋白。当被这个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在无色氨酸培养基上生长时,全部细胞蛋白中有大约17%是不溶性的,稳定嵌合蛋白。纯化的嵌合蛋白与口蹄疫病毒的VP_3蛋白等克分子地竞争抗口蹄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给六头牛、二头猪接种这种蛋白能诱发出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和抗口蹄疫病毒侵袭的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12.
细菌中的相变受某一特异DNA位点上同源重组的调节。这种重组事件引起一段970碱基对的倒位,这段DNA序列包括鞭毛基因转录所必要的启动子。这个可倒位的片段的两侧为倒位所必需的位点并包含有其产物能执行倒位的一个基因(hin)。hin基因与所在转座子Tn3上携带的TnpR基因显示广泛的同源性,也与在细菌噬菌体Mu上所携带的gin基因有同源性。这些关系表明相变系统可以通过转座子与一个固有的基因相结合而发生进化,随后这些因子特异化,从而调节鞭毛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用改进的固相磷酰三酯法合成了oligo-d(G-C)_3。以氩离子激光为激发光源,波长488nm.,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纯化后的oligo-d(G-C)_3和其组分单体5’-dGMP和5’-dCMP的激光喇曼谱。观察到被测定的物质在300-2500cm~(-1)频率区间,各自都有其特征的谱形和喇曼峰。5’-dGMP和5’-dCMP谱中大多数特征峰在寡聚体的谱中消失,而在oligo-d(G-C)_3谱中出现了几处新的喇曼峰。经查证,峰832,851和899cm~(-1)系糖-磷酸主链的特征喇曼峰,另外几处峰与DNA的构象有关。实验结果表明oligo-d(G-C)_3在水溶液中(室温)主要以B-构象存在。  相似文献   
14.
动物血管造影剂及造影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物血管进行实验性的研究中,目前除采用常规的血管色剂注射和血管铸型等方法外,不少研究者还利用X线进行血管造影。血管造影能显示出器官内部较细小血管的分支和分布状况,它可补充血管色剂注射等方法的不足。因此,这一方法已成为研究血管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临床上所用的血管造影剂和造影方法,已有详尽介绍。临床上造影是在病人身上进行,所以造影剂必须对人体无毒害,这种造影剂价格昂贵。实验动物血管的造影大多是将动物杀  相似文献   
15.
海藻糖对乳酸菌的抗逆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在冷冻干燥、高温及冻融等胁迫条件下,海藻糖对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 mophill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体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冷冻干燥过程 中,海藻糖保护的细胞存活率分别达75%和33%,而对照分别为19%和l%;用90℃高温处理干燥 状态和溶液状态的嗜热链球菌,证明海藻糖能明显提高细胞的耐热性;用冻融法反复处理嗜热链球 菌4次和8次,加海藻糖保护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这  相似文献   
16.
郭汉佳  戴名扬 《生态学报》2006,26(4):1231-1233
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内有23 hm^2的鱼塘和22 hm^2的耕地,在“元朗-锦田-牛潭尾主要防洪改善计划”中被改变成两条防洪渠(防洪渠60号和43号).于该防洪改善计划中的生态监察调查中发现这两条防洪渠的鸟类数量均较原先的生境大大减少.在耕地改变成防洪渠43号的过程中,鸟类密度由33.9 只/hm^2减少至2.2只/hm^2.在鱼塘改变成防洪渠60号的过程中,鸟类密度由5.2 只/hm^2 减少至0.4只/hm^2.研究亦发现一些原本在鱼塘和耕地很常见的鸟类物种因为生境被改变而消失.这些转变可能和食物,植被及生境复杂程度的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为纾缓因这防洪改善计划中损失的耕地生境,渠务署在防洪渠43号的河岸铺上混凝土草格,促进植物繁衍,为鸟类提供生境.但研究发现以混凝土草格建造的草坡并未能提供有效的纾缓措施,取代耕地生境以减少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围封保护和自由放牧油蒿草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围封和放牧条件下沙地草场生物量和植被-土壤碳密度。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使油蒿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加,但降低了植物群落盖度。自由放牧不仅导致油蒿草场地上、地下总生物量降低,也使得油蒿地上、地下生物量占群落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生长季自由放牧样地凋落物生物量显著大于围封保护样地(P0.05);(2)围封保护样地植被碳密度大于自由放牧样地,土壤碳密度却小于自由放牧样地,但两个样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3)油蒿草场90%以上的碳储存于土壤中,围封保护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油蒿草场土壤碳密度占植被-土壤系统碳密度的91%、93%;(4)围封保护油蒿草场碳密度为2.29 kg/m2,自由放牧油蒿草场碳密度为2.68 kg/m2,两个样地间差异不显著,自由放牧对油蒿草场碳密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荧光显微术研究ConA与巨噬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细胞骨架微丝组装的变化,实验证明ConA与膜受体结合后巨噬细胞内微丝含量增多,并且与ConA的浓度有关。荧光显微镜下还可见细胞面积增大。本实验成功地用流式细胞术定量研究活细胞内细胞骨架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辽宁和江苏两省杂草稻植物性状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和江苏两省是我国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明确两省杂草稻识别特征和类型, 我们在两省14个市29个样点采集样品, 与当地栽培水稻品种一并在南京种植, 观测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23个植物性状。结果表明, 两省杂草稻在营养生长期的1月株高、1月和2月分蘖数, 在生殖生长期的果皮色、谷粒长/宽比、百粒重、落粒性、秆硬度、剑叶宽、剑叶长、有效穗数、50%黄熟、50%黄熟–50%抽穗和全黄熟等性状与相应的当地栽培稻存在差异;主成分1和主成分2组成的二维散点图(累计贡献率达43.24%)也显示出两省杂草稻间以及与栽培稻间的差异性。采用欧氏距离对两省杂草稻进行系统聚类可以将杂草稻分为籼型和粳型。其中辽宁省杂草稻全部聚在粳型类群中, 它们又可细分为两类; 江苏省杂草稻既有粳型, 又有籼型, 其中粳型与辽宁省杂草稻聚在粳型类群中, 籼型又可分为3类。这6个类群分别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第1类为强落粒、粒轻、秆矮、早熟、偏粳等; 第2类为无芒、穗多、强休眠、剑叶窄、偏粳等; 第3类为长芒、弱分蘖、穗少、弱落粒、偏粳等; 第4类为硬秆、剑叶宽、迟熟、强休眠、偏籼等; 第5类为红果皮、粒长、软秆、粒重、偏籼等; 第6类为无芒、株高、穗长、剑叶长、偏籼等。上述杂草稻的形态学指标和类型的研究将为两省开展杂草稻危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基因库中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GPRT) EST (BU803192) 以及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载体λgt11多克隆位点邻近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锚式PCR对SjHGPRT基因不完整的3′端和5′端进行扩增、测序,用电子软件拼接,获得SjHGPRT全长cDNA (1 270 bp),经序列分析,推断该片段含有编码SjHGPRT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其编码基因与曼氏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SmHGPRT) 全长编码基因碱基一致性为82%,其理论推导的氨基酸组成与曼氏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一致性约为83%. 将其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上,在大肠杆菌M15中获得准确、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28 ku.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血清对表达产物进行蛋白质印迹检测,在预测位置上出现明显的识别条带. 重组蛋白动物免疫保护性结果显示:在虫荷、每克肝卵、每克粪卵和雌子宫内卵数方面,疫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 0.05,P < 0.01). 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SjHGPRT) 全长cDNA成功克隆并在大肠菌中得到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动物免疫保护效果,是一种潜在的具有部分免疫保护性的抗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