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0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温度对桔小实蝇种群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人工饲养,研究了温度对外来入侵无锡地区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7℃~33℃桔小实蝇各虫态发育速率逐渐增加;通过直线回归模型与直接最优法,得出桔小实蝇从卵期到成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9 ℃,卵、幼虫和蛹发育所需温度分别为10.5 ℃、9.6 ℃和10.3 ℃;卵期发育到成虫期的有效积温为381.0 d·℃,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分别为24.1、178.6和176.7 d·℃。此外,温度影响桔小实蝇各虫态的存活率;25 ℃下卵期的存活率最高,而17 ℃下蛹期的存活率最低。温度对桔小实蝇雌雄性比也有一定影响,以25 ℃下雌虫比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2.
对英国GCE生物A水平考试(A类)的笔试部分的试题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我国的生物学试题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3.
记述殃叶蝉亚科1新属新种,即拟二叉叶蝉属Paramacrosteles gen.nov.和黑斑拟二叉叶蝉Paramacrosteles nigromaculatus sp.nov..新属与二叉叶蝉属Macrosteles Fieber近似,区别点在于本属阳茎端部具4分叉.新种黑斑拟二叉叶蝉Paramacrosteles nigromaculatus sp.nov.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头冠前缘与中部各有1个八字形暗褐色斑纹;阳茎基部宽,端部具4分叉,长的2叉伸向前方,2短叉伸向后方.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4.
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有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有较好的防效和较长的持效,一次施药可兼治多个峰次。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40%氯虫·噻虫嗪120g/hm2和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750mL/hm2在二化螟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药后8d对幼虫防效分别达94.7%、91.2%和91.0%;药后18d的防效依次为99.0%、98.0%、73.2%,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处理防效仍高于药后8d,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防效明显下降;药后18d对主峰保苗效果(枯心)氯虫苯甲酰胺和氯虫·噻虫嗪分别为99.0%、98.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偏低,为73.2%。对后峰保苗效果(枯鞘)氯虫苯甲酰胺为84.9%好于氯虫·噻虫嗪处理的69.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防效仅为7.1%。氯虫·噻虫嗪不同时期施药处理后,主峰卵孵高峰后14d考查,防治效果和保苗效果以卵孵高峰施药最好,其次为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主峰卵孵高峰后24d考查,主峰卵孵高峰至3龄幼虫高峰施药对主峰均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后峰的防效,随着施药时间推迟而提高,但在螟虫重发地区施药过迟,前期的大量枯鞘会影响稻苗生长与分蘖。因此作者建议在二化螟发生量大、后峰数量多地区,采用主峰卵孵高峰和后峰卵孵高峰2次防治对策,在螟虫发生较轻、后峰数量较少或全代发生较为集中地区,可根据当地虫情发生情况,适当推迟施药,达到一次用药,解决全代螟害。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持效期较短,可根据螟虫发生峰次施用。  相似文献   
185.
研究用乳糖替代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观察乳糖对乳糖操纵子调控的基因工程菌发酵及重组血管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从而选取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表达工程菌pETrhEN/BL21(DE3)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IPTG和乳糖作为诱导剂,在摇瓶中进行表达实验。并对重组蛋白质表达量进行分析。然后在5 L发酵罐中进行验证。在摇瓶培养条件下,乳糖浓度大于0.5 g/L即可以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乳糖浓度1 g/L时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量与1 mmol/L的IPTG相当,当乳糖浓度为10 g/L,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最大。在发酵罐培养条件下,补料4 h后葡萄糖浓度基本耗尽,此时开始加入乳糖。诱导后1 h,即有重组蛋白表达,在诱导后4 h达到高峰(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56%),与此同时,诱导后5 h菌体浓度也达到最高值。在以乳糖操纵子为调控手段的工程菌表达系统中,可以使用乳糖作为诱导剂,诱导应在葡萄糖消耗完后进行。  相似文献   
186.
目的:对髁间窝撞击综合征致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患者关节镜下髁间窝成形手术疗效的探讨。方法:2008年2月-2009年7月选择关节镜下确诊骨性关节炎伴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病人45例,对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屈伸功能明显改进,对其中42例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患者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关节屈伸功能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48.7±13.1)分(差),术后平均(87.0±7.3()良),关节功能均获明显改善(P<0.001)。结论:髁间窝撞击综合征是导致该病患者膝关节疼痛及屈伸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对该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7.
表观遗传和染色质重塑参与了胚胎形成及肿瘤发生, 乙酰化作用是调控基因转录的关键修饰之一,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被视为肿瘤治疗中最有前景的药物开发目标. 然而哪些基因在体内对乙酰化作用修饰更敏感? 这些基本问题仍未完全知晓. 以鸡胚翅芽作为实验模型, 用HDAC抑制剂trichostatin A (TSA)处理翅芽, 研究翅芽发生中一系列基因对TSA的反应. 结果显示, TSA (75 μmol/L)能够改变某些对翅芽发育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的表达水平, 其中SF/HGF和 Twist1基因的表达被上调; FGF8, Shh, TCF4, Myf5 及 MyoD基因的表达被下调; 与此不同, Pax3, Paraxis, CREB和PCNA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受TSA作用的影响. 结果提示, 发育的鸡胚翅芽能够作为一个便利的、供体内研究HDACs抑制剂对基因表达作用的模型, 有助于提高对染色质重塑和表观遗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以及对正在开发的抗癌药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8.
红豆杉成熟胚的离体培养(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豆杉离体成熟胚的萌动和生长以我们所设计的和B5培养基为最好。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活性炭或蔗糖可促进萌动,暗中培养比光下好。幼苗形成后在无活性炭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89.
陈莹  徐平  戴二黑  张瑶 《微生物学报》2023,63(8):2948-2966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仅次于正在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第二大单一感染致死病因。COVID-19的大流行对TB的诊断及治疗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全球实现终结TB目标的进展偏离了轨道。因此,早诊断、早治疗依然是防控TB蔓延的关键。TB精准诊断一直受MTB抗原特异性、检测技术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影响,因此亟需挖掘高特异性新抗原、开发新检测技术。随着蛋白质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s)和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临床体液、组织样本中高效、精准靶向检测MTB特异性已知、甚至新抗原的表达,以及监测治疗过程中的抗原表达量的动态变化,是TB诊断及治疗的发展趋势。在MTB标准菌株H37Rv的4 008个注释基因中(NC_000 962.3, NCBI),国内外报道的已注释抗原虽有140多个,但仅有极少的抗原应用于TB的筛查及辅助诊断,离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诊断标准尚远。本文通过对MTB已报道抗原以及基...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研究鼻咽部定植菌群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情特点的关系,从微生态角度寻找预防或治疗RSV下呼吸道感染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8月1日到2021年10月31日收治的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鼻咽部分泌物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阳性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潮气肺功能检测结果。结果 1 09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培养阳性者290例(26.58%),中位数年龄为8个月(3.24个月,14个月)。各年龄层患儿鼻咽部菌群定植率及定植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层患儿鼻咽部定植菌均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卡他莫拉菌定植的患儿发热率较低。与喘息相关定植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重症相关的定植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与大叶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只有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定植的达峰容积比(Z=-4.12, P<0.001; Z=-1.99,P=0.046)与达峰时间比(Z=-4.24,P<0.001;Z=-1.98,P=0.047)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