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X连锁隐性遗传聋哑(deaf-mute)家系的遗传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进行中国人群的遗传性耳聋发病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个5代隔代遗传的聋哑家系(L021家系)。研究中调查家系成员64人,对其中的31人进行了系统的听力学检查,发现聋哑男性8位,听力表型为全聋及极重度聋,获得家系成员的血样31人份。家系图谱分析显示该家系为X连锁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为先天性聋哑疾病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模板。  相似文献   
82.
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1,T1DM)是一种青少年易发的胰岛β细胞被定向破坏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能作为环境因素参与了T1DM的进程。在T1DM患者及动物模型肠道内存在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肠道通透性、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等影响T1DM的疾病进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肠道菌群与T1DM的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T1DM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其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在临床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围术期低体温。围术期长时间的体温过低会引起麻醉苏醒延迟、心律失常、影响切口愈合等多种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延迟出院时间。体温监测及相应的保温措施对于防治低体温至关重要,围术期及时有效地体温监测能反映病人术中病情的变化,但目前临床中对于体温的监控却普遍重视不足。本文对近年来临床常用的体温监测方法及保温手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究Periostin(骨膜蛋白)表达上调对雌性去势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特性的作用。方法:通过去势手术建立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待建模成功后分离培养并鉴定BMSCs,利用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大鼠Periosti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转染P3代BMSCs,成骨诱导后鉴定其成骨分化能力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提示慢病毒载体实现转染并表达目的蛋白;慢病毒转染组BMSCs成骨诱导后ALP及茜素红染色较去势组BMSCs染色加深;慢病毒转染组BMSCs的S期细胞比例为(17.07±0.56)%,显著高于去势组BMSCs的S期细胞比例(8.42±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病毒转染组BMSCs的细胞凋亡率为(7.3±0.1)%,显著低于去势组BMSCs的凋亡率(12.05±0.5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riostin表达上调可提高去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及细胞增殖能力,并对其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5.
剖宫产术后疼痛会对产妇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术后的急性疼痛会使产妇处于高水平的应激状态,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利于产妇的快速康复,并且可能导致慢性疼痛及产后抑郁的发生。良好的术后镇痛一方面可以消除体内的不良刺激,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为机体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使其能尽早开始哺乳,并且更好的与新生儿互动。椎管内或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是目前常用的镇痛方法,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并且可以转移至母乳,对新生儿有潜在风险,因此,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或手段进行多模式镇痛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本文对剖宫产术后镇痛药物及镇痛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提供高质量、个体化的镇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以其中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化疗后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患者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化疗相当,但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7.
大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也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研究表明,肝纤维化的病理是可逆的,只要在肝纤维化阶段进行合理治疗,完全可以达到逆转肝纤维化进程,进而缓解乃至治愈肝纤维化的目的。因此,能否终止肝纤维化的进展甚或逆转至正常,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目前,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具有潜在的优势,疗效优于西医,其实验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8.
甘薯品种抗旱适应性综合评价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对水分胁迫下甘薯形态、生长势、生理生化和产量性状等指标与品种抗旱性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抗旱系数法、聚类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对品种抗旱适应性予以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将15个供试甘薯品种按抗旱水平由弱到强划分为不抗(农大红、漳薯1号、8908-383)、低抗(宿芋1号、9318-58、渝苏303、89-1、95-411-153、西蒙1号)、中抗(92-111-107、渝薯34、南薯88、92-103-30)和高抗(Y3、潮薯1号)四级.上述几种关于甘薯品种抗旱适应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9.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4种施肥方式(CK、A1、A2、A3)对2个甜高粱品种‘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9号’(T601)秸秆生物产量、糖分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方式对2个品种的生育天数没有影响;品种XT-2以氮、磷、钾后移改进作追肥施入处理(A3)的生物产量最高(54 916.96kg/hm2),而T601以生育前期施入磷、钾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施入处理(A1)的生物产量最高(64 136.60kg/hm2),两者分别比CK(不施肥)增产14.96%和10.48%。(2)甜高粱秸秆总糖含量与蔗糖含量随生育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秸秆总糖含量在拔节期很低,其基本从挑旗期开始积累,并于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且以XT-2品种在A3处理下的总糖含量最高(达到鲜基重12.7%)。(3)施肥方式对甜高粱秸秆蔗糖磷酸合成酶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很明显,并以品种T601在A3处理下的SS活性最高(266.74mg.g-1.h-1)、品种XT-2在A1处理下的SPS活性最高(431.21mg.g-1.h-1),且二者均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研究发现,适宜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甜高粱秸秆的生物产量、糖分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SS、SPS)活性,从而有效改善甜高粱品质,增加其产量。  相似文献   
90.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品系)甘薯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个基因型(品系)甘薯幼苗为材料,NaCl(0和85 mmol·L-1)胁迫处理20 d,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甘薯幼苗的生长规律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甘薯幼苗的生长,“浙紫1号”、“徐薯22”和“徐薯18”受影响较轻,“烟薯25”和“廊薯7-12”受盐害较严重;NaCl处理下,各基因型甘薯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维持在75%以上,且品种间差异不大;受盐分影响甘薯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8)和瞬时水分利用率(iWUE)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CCI与Pn表现较好的品种为“浙紫1号”和“徐薯18”,但“浙紫1号”Gs受盐分影响较大,盐害指数(SSI)为22%;“烟薯25”对盐分敏感,CCI、Pn及iWUE的SSI指数较低;12个甘薯基因型中,导致“徐薯18”、“川211”和“浙紫1号”光合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为气孔限制因素,且NaC1胁迫下光合效率较高;其余9个品种则属非气孔限制因素,但品种间盐敏感程度不同;综合比较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12个基因型甘薯幼苗耐盐性表现较好的品种为“浙紫1号”和“徐薯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