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UDP-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3GT)是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重要催化酶之一。为研究其在紫玉兰花青素苷合成途径中的作用,该文以紫玉兰品种‘红元宝''(Magnolia liliflora ‘Hongyuanbao'')为材料,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3GT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Ml3GT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1)Ml3GT1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1 863 bp,其中最长开放阅读框(ORF)为1 374 bp,编码一条457 aa的肽链,相对分子质量为49.37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04。(2)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其具备典型的植物次生产物糖基转移酶信号序列(PSPG box)。(3)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Ml3GT1蛋白与小苍兰、矮牵牛、番薯等物种的3GT蛋白聚在一支。(4)qRT-PCR结果显示Ml3GT1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嫩叶和老叶中有少量表达,而在根和茎中几乎不表达; 随着花的发育,Ml3GT1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在盛花期达到最高。上述结果表明,Ml3GT1可能参与类黄酮3-O的糖基化修饰,本研究结果将为木兰属植物花色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左归丸含药血清对化疗损伤性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左归丸含药血清,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使用磷酰胺氮芥造模分组后给药。CCK-8法测定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卵巢自噬启动因子Beclin-1、微管结合蛋白轻链3(LC3B)、自噬受体蛋白p62、凋亡蛋白Bax、Caspase3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的表达。结果 10%左归丸含药血清对于细胞存活的挽救率最高。Beclin-1、LC3B、Bax、Caspase3在磷酰胺氮芥作用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中,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有高表达(P<0.05),10%左归丸含药血清可下调上述蛋白质在模型组中的表达(P<0.05);然而受体蛋白p62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10%左归丸含药血清可上调模型组p62的表达(P<0.05)。此外,在颗粒细胞实验组中,激活或抑制自噬途径后,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在发生相应改变的同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也会发生相应改变。结论 磷酰胺氮芥可通过促进凋亡、激活自噬/溶酶体降解途径的机制损伤颗粒细胞和膜细胞。10%左归丸含药血清能缓解由此带来的损伤,同时影响了颗粒细胞和膜细胞自噬和凋亡过程。在磷酰胺氮芥损伤颗粒细胞的过程和10%左归丸含药血清缓解其损伤过程中均存在自噬与凋亡串流(cross-talk)。  相似文献   
93.
94.
斑马鱼广泛地应用于骨退化相关的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过程中.目前临床应用检测骨密度(BMD)的方法主要有单光子吸收、双光子吸收、双能X线吸收、定量CT和超声技术等,上述方法均难用于斑马鱼的研究中.本文旨在寻求一种新式的、适用性强和操作简易的定量分析斑马鱼BMD的方法.对采集到的使用125μmol/L泼尼松龙溶液诱导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5.
Objectives(A) Describe a new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of the possible muscular effects of the commonly practiced Mills manipulation for lateral elbow pain (epicondylalgia), (B) ascertain if myoelectric activity is influenced during the pre-manipulative stretch for Mills manipulation, (C) establish whether muscle responses are influenced by ipsilateral lateral flex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which reduces mechanical tension in the peripheral nerves of the upper limb.SampleEight asymptomatic subjects were tested bilaterally (N = 16).MethodsMyoelectric measurements – EMG signals were recorded with a 16 channel pocket EMG patient unit and processed off-line. Measurement of joint positions-three CCD adjustable cameras sensitive to 10 mm reflective passive markers applied at specific locations on the subjects’ bodie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and verify accuracy of body movements and were correlated with EMG recording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anatomical) posi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in which Mills manipulation is typically performed, cervical spine ipsilateral lateral flexion produc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activity in muscles that restrain the manipulation movement (elbow extension), namely biceps brachii (P = 0.018) and brachioradialis (P = 0.000). The affected muscles may therefore produce protective effects during the manipulation.ConclusionsChanges in myoelectric activity were in a pattern that suggests that muscle and neural mechanisms may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Mills manipulation. Cervical spine ipsilateral lateral flexion may be used to reduce mechanical stresses in the peripheral nerves and extraneous muscle activity, making Mills’ manipulation potentially safer and more specific.  相似文献   
96.
基于2013-2014年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的周年调查资料, 研究了该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季节变化以及红树林恢复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本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7门78种,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为丰富, 节肢动物对总生物量贡献最大, 短拟沼螺(Assiminea brevicula)为本区第一优势种。林区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明显低于光滩, 部分优势种仅在林区出现, 此外, 林区群落与光滩有显著差异。本区底栖动物的密度高值出现在冬、春季, 生物量高值出现在春、夏季, 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本区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特点反映出洛阳江口红树林处在年轻期, 群落的季节变化可能跟优势种的繁殖特点有关。研究结果也表明红树林植被会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林区群落已然不同于光滩, 与2009年调查结果相比, 林区底栖动物密度虽明显下降, 但褶痕拟相手蟹(Parasesarma plicata)数量增加, 是优势种之一。洛阳江口红树林和光滩支撑着不同的生物组成, 因此, 红树林恢复应当保持栖息地的多样性/异质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人早期胚胎解冻后的氨基酸代谢变化,以明确冻融胚胎解冻后的最佳移植时机。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中心24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取卵后第3日6~8细胞废弃胚胎,采用囊胚培养液微滴对其培养,培养2h后用玻璃化冷冻保存,于冷冻前2h、解冻后各时段分别收集15μL胚胎培养微滴,以同一培养皿中未进行胚胎培养的培养液为对照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标本在不同时段(0.5、1、2、4、6、24 h)的氨基酸浓度变化。结果:对照组解冻后不同时间点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与谷氨酰胺浓度与与解冻前比较,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6种氨基酸解冻前后浓度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培养液解冻后1 h,胚胎培养液中的氨基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转换量明显高于解冻前、解冻后0.5 h、4 h、6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早期胚胎在解冻后约0.5h就已开始恢复代谢状态,已开始进行氨基酸代谢,且氨基酸代谢水平与冷冻前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8.
山东麻大湖污染生态恢复模式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大湖位于山东省博兴、桓台、高青三县交界处 ,系由乌河、朱龙河、孝妇河等 7条河流汇水而成的内陆淡水湖泊。该湖自 196 6年始遭受淄博市工业废水严重污染 ,自然生态系统极度破坏 ,经济损失巨大。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 ,沿湖群众因受污染之苦而人民来信来访不断。直到 90年代初 ,该湖污染一直受到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的关注。在各级环保部门不懈努力下 ,该湖污染几经治理 ,取得一定成效 ,但仍没有使其污染生态得以恢复。为此 ,笔者于1994 - 1995年对麻大湖污染生态恢复模式进行了研究 ,并为滨州地区行署决定开发利用麻大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
记述了我国双翅目菌蚊科菌蚊属3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0.
病毒性心肌炎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中药材中黄酮类物质被证实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治疗作用,但其中三七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导致的心肌炎发挥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以探讨三七总黄酮缓解病毒性心肌炎炎症反应及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采用RT-qPCR检测心肌细胞中miR-223-3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中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O1,FOXO1)蛋白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Creative kinase,CK)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和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验miR-223-3p和FOXO1之间的靶向关系.实验结果显示,三七总黄酮能够缓解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细胞的炎症反应及细胞损伤,并显著上调模型细胞中miR-223-3p的水平.敲除模型细胞中的miR-223-3p能够逆转三七总黄酮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23-3p靶向负调控FOXO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FOXO1可抑制三七总黄酮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但同时过表达miR-223-3p后,过表达FOXO1对三七总黄酮疗效的抑制作用被逆转.由此得出结论,三七总黄酮可缓解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细胞的炎症反应及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miR-223-3p/FOXO1分子轴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