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2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89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7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DNase消化法从大鼠肝染色质分离得到富有转录活性的DNA(sDNA)。s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在0.5—6Kb范围内背景有一片荧光,小于1Kb范围内,出现明显区带。sDNA为探针与大鼠正常肝核RNA杂交百分数(29.5%),为以总核DNA为探针杂交百分数(8.2%)的3.6倍,并高于sDNA与大鼠肝癌核RNA杂交百分数(16.4%).  相似文献   
72.
早二叠世地层在东北北部广泛分布,化石较丰富。吉林桦甸县寿山沟组位于东北北部二叠纪地层分布的南缘,是该区早二叠世早期的标准剖面之一,其中含较丰富的营底栖生活的(竹筳)、珊瑚、苔藓虫及双壳类化石。刘效良(1980)曾在东北地区古生物图册中整理和描述了二叠纪苔藓虫29属90种,但未曾研究寿山沟组的苔藓虫。根据刘效良(1982)对东北北部早二叠世苔藓虫研究的结果,认为该区早二叠世苔藓虫动物群的性质既具北极区,又有特提斯海区的特征,属于一个混合区系,称为北山一兴安区,即相当于杨敬之、陆麟黄(1981)所划分的中国二叠纪苔藓虫动物区系的北区。寿山沟组的苔藓虫常与(竹筳)  相似文献   
73.
从我国南方和西南各省,分离到300多株属于小双孢菌属的放线菌,对其中200株进行了形态和培养特征的观察。根据培养特征,将这些菌分为8个群:白色类群、白紫类群、玫瑰类群、玫瑰红类群、玫瑰黄类群、紫色类群、产色类群和黄色类群。  相似文献   
74.
猪肾的二种碱性磷酸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具体的形态比较指出,禄丰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应为同一类型的雌雄个体,它们与现代猩猩比较相似,而与大猩猩和黑猩猩差别较大,因此,它们可看作是猩猩的祖先。猩猩这一支大约是在一千二百万年前开始从人猿超科的进化主干上分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76.
从我国海南岛的土壤中分离出3株链轮丝菌,气生菌丝体呈二级轮辐状生长,孢子链直或波曲,但无螺旋。孢子柱形,表面疣状。细胞壁组份I型。其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不同于链轮丝菌属中的已知种,故认为是一个新种,命名为疣孢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verrucosporum n.Sp.Hu et Xu)。  相似文献   
77.
莼菜腺毛的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78.
“雄茭”、灰茭形成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茭白栽培过程中,常会出现“雄茭”和灰茭分蘖。根据对茭白的形态学观察,认识到:“雄茭”分蘖的产生是分蘖期母茎中茭白黑粉菌菌丝未能入侵新生分蘖腋芽而导致的结果;灰茭分蘖是因其菌丝的潜育期比正常茭短,故在苗端的膨大部分较早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黑粉孢子堆。  相似文献   
79.
80.
1985年我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法)检测出甲肝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有甲肝抗原(HAAg)存在,继而又将HAAg阳性白细胞直接种入PLC/PRF/5细胞,分离到两株甲肝病毒(HAV)NJ—3株和H—1株。为了弄清白细胞所携带的病毒究竟仅为吸附吞饮,抑或能在其中复制增殖,我们将分离到的HAV用正常人血白细胞进行体外增殖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