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报道了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5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大武、柯曲、达卡三个居群均为2n=2x=22=2sm 20m;吉卡居群为2n=2x=22=20m 2M;松潘居群为2n=2x=22=2sm 18m 2M。大武,柯曲和吉卡居群核型类型属于1A型,达卡和松潘居群属于2A型。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居群在核型上存在一定分化,这可能是由不同的生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22.
采用增广拉格朗日方法求解了具有约束条件的变分不等式问题,并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全局收敛性.运用增广拉格朗日方法和非精确的半光滑牛顿法求解了具有约束条件的变分不等式的一类子问题.我们给出了四个数值算例以说明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革兰阳性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的报道显示出该菌耐受抗生素的能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为了探讨其耐药机制,对Sigma B(σB,李斯特菌中应对环境胁迫的主要调控因子)在抗生素耐受性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检测和比较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EGDe和其σB缺失突变菌株EGDeΔsigB对盘尼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利福平、硫酸庆大霉素、四环素盐酸和红霉素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测定的MIC的基础上,利用MTT(噻唑蓝活体染色法)法比较EGDe和EGDeΔsigB在1×MIC、2×MIC和8×MIC的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3种抗生素中的生长活性。EGDe对盘尼西林青霉素(0.16μg/mL)、四环素盐酸(0.25μg/mL)和硫酸庆大霉素(0.5μg/mL)的MIC高于EGDeΔsigB(分别为0.08、0.125和0.125μg/mL);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的MIC 2种菌株没有差别,分别为0.19、0.125和0.032μg/mL;与EGDe相比,EGDeΔsigB在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培养基中的生长活性较差,对抗生素的抑制更为敏感,而且随着这3种抗生素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也随之增强。Sigma 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抗生素的耐受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4.
王莉  伍亚民  刘媛  南国新  龙在云 《生物磁学》2011,(12):2263-2265,2320
目的:研究丙戊酸(VPA)浓度和干预时间对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VPA(0.1、0.3、0.5、0.75和1.0mmol/L)处理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NB培养基组做对照,分别于神经干细胞分化后3天、7天、10天和14天用免疫荧光双标鉴定并计数微管蛋白-Ⅲ(β-tubllin III)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比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时相点组间比较,3天时各组中神经元分化比例无显著差异;7天时不同浓度VPA组与对照组分化神经元比例开始呈现差异;10天时这种差异继续增大,0.75 mmol/L VPA组中神经元比例为82.15±0.93%;14天时保持这种差异;但各时相点1.0 mmol/L VPA组与0.75 mmol/L VPA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不同时相点组内比较发现,3-10天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显著增加,但14天时神经元分化的比例较10天无显著变化。结论:0.75mmol/L VPA在10天时促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25.
葡萄基因组中KUP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钾(K+)转运体蛋白在K+的跨膜运输中起重要作用,进而维持植物体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本研究中,通过隐马尔科夫模型(HMM)和葡萄蛋白质库搜索,共找到18个葡萄钾转运体蛋白(VvKUP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我们对葡萄家族12条KUP蛋白序列的系统发生和KUP基因组定位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氨基酸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以及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还分析了葡萄与拟南芥、水稻和杨树的KUP基因家族之间的联系.基因组定位结果发现其分布在至少9条染色体上.二级结构预测结果发现不同成员间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序列间的疏水性存在一定的差异;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二级结构组成部分.基因结构分析表明,KUP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含有7~10个内含子.葡萄KU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VvKUP主要定位于膜结构上.电子表达图谱分析结果表明:12条KUP基因有对应的EST序列,其中的11条KUP有相应的电子表达谱,并主要在花、果实、花序和花蕾等组织部位表达.  相似文献   
26.
王莉  陆彦  金飚  林明明  陈鹏 《植物学通报》2010,45(1):119-127
银杏(Ginkgo biloba)是现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 其生殖过程表现出许多原始特征和独特性状, 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经过近100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1) 银杏雄配子体发育周期长, 经历了从平周分裂到斜背式分裂,并最终垂周分裂形成带有鞭毛的游动精子; (2) 银杏雌配子体发育经历较长的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 分化形成颈卵器母细胞并经平周分裂、垂周分裂和斜向分裂形成成熟的颈卵器(包括有4个颈细胞和1个卵细胞); (3) 推测其精细胞中的液泡状结构为受精过程中的遗传物质载体; (4) 原胚的形成经历了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该文针对国内外最新银杏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银杏雌雄配子体发育、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形成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为进一步的银杏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针对TGF-βⅡ型受体的RNA干扰质粒对α-SMA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RNA干扰TGF-βRII的方法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单侧结扎输尿管方法制备肾间质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分别经输尿管逆行注射a:RNA干扰质粒;b:错配对照质粒;c:空载体;d:生理盐水;e:正常对照。通过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第3、5、10天后肾组织内TGF-βRⅡ、α-SMA,观察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结果:针对TGF-βRII的RNA干扰质粒,明显抑制肾组织内TGF-βRⅡ、α-SMA表达;几组对照未见相应作用。结论:针对TGF-βRⅡ的RNA干扰质粒,能够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延缓肾功能减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GDNF启动子1区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甲基化修饰状态,以期探讨其对于GDNF在胶质瘤中高表达的影响。方法:基因测序检测10例胶质瘤与5例正常脑组织中GDNF基因序列,比较其基因是否有突变发生;重亚硫酸盐修饰后基因测序检测20例胶质瘤(10例低级别和10例高级别)与5例正常脑组织中GDNF启动子1区甲基化修饰状态。结果:GDNF启动子1区基因在胶质瘤中没有发生突变;GDNF启动子1区甲基化修饰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高级别中发生率分别为72.25%、86.25%、86.75%。在胶质瘤中的甲基化修饰水平比正常脑组织明显增高(P<0.05),而高低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胶质瘤细胞中,GDNF启动子1区发生了高甲基化修饰,这种修饰很可能会影响GDNF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9.
1植物名称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又名鸡爪大黄. 2材料类别无菌种子苗. 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无激素培养基.前期分化培养基:(2)MS 2,4-D 1 mg·L-1(单位下同) KT 1 ZT 0.5 6-BA 0.5.后期分化培养基:(3)MS 2,4-D 1 KT 2 ZT 0.5 6-BA 1.以上3种培养基均附加CH 300、肌醇200、3%蔗糖、5 g·L-1琼脂粉.生根培养基:(4)MS NAA 1 3%蔗糖;(5)1/2MS NAA 1 3%蔗糖;(6)1/2MS NAA0.5 1.5%蔗糖;(7)1/2MS NAA 0.5 3%蔗糖;(8)1/2MS NAA 1 1.5%蔗糖.pH 5.8.培养温度为(25±1)℃,光源为日光灯,光照度为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2 h·-1.  相似文献   
30.
唐古特大黄休眠芽诱导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植物名称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又名鸡爪大黄. 2材料类别休眠芽. 3培养条件分化培养基:以white、B5和190-2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 1.0~3.0 mg.L-1(单位下同) NAA 0~0.2 肌醇200 CH 300.增殖培养基:MS 6-BA 3.0 NAA 0.1 肌醇200 CH 300.诱根培养基:MS NAA 0.5 肌醇200 CH 300.上述培养基均附加3%蔗糖、0.5%琼脂,pH 5.8.培养温度为(20±1)℃,光源为日光灯,光照度为2 000 lx,光照时间18 h·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