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8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567篇 |
专业分类
20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3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8篇 |
195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对北京、河北、青海、山东、湖北、广东等地不同寄主上收集的,属于Phytophthora capsici, P. colocasiae, P. heveae, P. infestans, P. melonis P. nicotianae var. nicotianae和P.nicotianae var.parasitica 7个种和变种的17株菌的蛋白质,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的分析和比较,经多批次试验,7个种和变种各自恒定地呈现典型的蛋白质图谱,显示出种间的差异。其中P.infestans占11株,它们虽采自不同地区和寄主,又分属5个生理小种,经多次电泳,电泳图谱基本相同,但不同菌株存在一些差异。同一株菌,培养条件对电泳图谱影响不大,不论是培养在含苹果酸盼培养基上,还是培养在延胡索酸培养基上,电泳图谱基本一致,只是电泳材料必须新鲜。 相似文献
982.
为考察淀粉种类与水平对亚东鲑(Salmo trutta)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消化酶活性、肝脏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的影响, 实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 选取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 分别以5%、10%和15%水平添加, 共配制6种等氮等脂饲料, 饲喂初始体重为(0.50±0.03) g的亚东鲑幼鱼84d。结果表明, 随着饲料中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水平的提高, 增重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饲料系数则先下降后上升(P<0.05), 其中10%木薯淀粉组增重率最高(518.8%), 饲料系数最低(1.32)。各组成活率、脏体比、肥满度和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粗蛋白沉积率随淀粉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其中15%水平组显著低于其他水平组(P<0.05), 而脂肪沉积率则随着淀粉水平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 且10%木薯淀粉组显著高于玉米淀粉组(P<0.05); 淀粉种类和水平对胃蛋白酶和胃淀粉酶无显著影响(P>0.05), 15%淀粉水平组肠淀粉酶和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水平组(P<0.05)。饲料中淀粉种类和水平对肝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无显著影响(P>0.05), 15%淀粉组的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平组(P<0.05)。在肝脏组织学方面, 15%水平组较其余两个水平组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核移位和细胞空泡化现象。上述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亚东鲑幼鱼饲料中淀粉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 木薯淀粉的效果优于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983.
研究小球藻在谷氨酸脱盐废液中生长,藻细胞组分及废液中营养利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停留时间10 d,小球藻在体积分数为2%脱盐废液中生长最佳,对总糖、总氮及总磷的消耗率分别为99.1%、96.0%和97.0%;细胞干质量、比生长速率和最大生产强度分别为5.60 g/L、0.223 d-1和560.0 mg/(L.d),细胞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及总磷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计)分别为50.0%±5.0%、10.0%±2.0%、4.0%±0.5%、6.0%±0.5%和0.80%±0.10%。 相似文献
984.
乌桕是我国一个特产树种,分布于黄河以南。乌桕在微酸性及至含有0.2%的盐土上均能生长,一般5—6年即能开花结实,土层肥厚、水分充足时树龄可达百余年。乌桕种子含桕脂24—26%、桕油16—17%。是目前木本油料树种中出油率较高的树种之 相似文献
985.
露水是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凝结水资源和湿度来源,为了揭示"全球变暖"对我国东北地区城市露水凝结的影响,于2014和2015年植物生长季对长春市绿地区、道路区及裸土区露水强度和气象因子进行监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城市绿地区露水强度与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气温、风寒温度、太阳辐射(n=254,P0.01)正相关,与PM_(2.5)、PM_(10)、空气质量指数、夜间风速、大气压(n=254,P0.01)负相关。东北城市年露日数为132—136d,占无霜期的62.5%左右。绿地区是城市生态系统水汽凝结的主要区域,绿地区占市区面积的比例是城市年露水量的决定因子,长春市年露水凝结量约为23—35mm,如城市绿地区所占比例降低至5%,年露水量基本可忽略不计。东北城市露水强度可通过I=(-5.9+0.156RH-0.86V_(night)+0.117R_n)×10~(-2)(R~2=0.857)模型进行模拟。结合研究区1965—2015年植物生长期夜间凝露段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判断东北城市生态系统露水量的变化率为-1.07mm/10a(P0.01)。在相对湿度、夜间风速和太阳辐射共同影响条件下,研究区气候变化对露水凝结影响不大。提供了城市不同下垫面露水监测及计算的方法,完善了不同生态系统露水监测体系,通过间接模型法构建了露水强度模拟模型,进一步明确了气候变化对近地表水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6.
本文报道自我国四川省土壤中分离的一株马杜拉放线菌。该菌株在某几种培养基上基丝呈粉红色或紫色;孢子链螺旋、波曲或呈假孢囊状,孢子链孢子一般1一IO个;基丝上未发现孢子;菌丝体不断裂;细胞壁组分为III型;全细胞糖类型B型并含马杜拉糖。经研究证明为马杜拉放线菌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成都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chengduensis nov. sp.) 相似文献
987.
不同增温处理对夏蜡梅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红外线辐射器(Electric radiant infrared heater)设置3个不同增温处理:(1)晚上增温2℃(18:00—翌日6:00);(2)白天增温2℃(6:00—18:00);(3)全天增温2℃;以不做增温处理作为对照,模拟气候变暖对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3个季节中,3种增温处理下的夏蜡梅净光合速率(Anet)和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均高于对照。表明3种增温处理均可以提高夏蜡梅的光合作用能力。增温处理提高了气孔导度(Gs)、暗呼吸速率(Rd),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3种增温处理中,夏蜡梅在3个生长季节的Anet和Amax均以白天增温最大,表明白天增温下夏蜡梅具有最高的光合作用能力。白天增温处理下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显著高于全天增温、晚上增温以及对照。白天增温和晚上增温使夏蜡梅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且白天增温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晚上增温、全天增温及对照。白天增温、晚上增温与全天增温处理下的夏蜡梅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显著低于对照,在12:00和14:00时,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白天增温最高,晚上增温次之,全天增温最低。总之,3种增温处理夏蜡梅的光合能力总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且在白天增温处理下,夏蜡梅的Anet、Amax值最高,表明白天增温下夏蜡梅具有最高的光合能力,这与白天增温引起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增高、叶片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加强、较低程度的光胁迫等因素有关。本研究说明未来增温条件下,将提高夏蜡梅的光合生理活性,促进夏蜡梅的生长。 相似文献
988.
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含水量的电阻抗图谱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模拟涝胁迫, 在不同时期测定涝胁迫下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叶和茎的电阻抗图谱(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和相应叶和茎的含水量及细胞膜透性。对叶和茎EIS参数与其含水量以及细胞膜透性数据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采用单变量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技术, 选取部分样本数据建立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估测模型, 并利用其余的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用EIS法和电导法估测其耐涝时间。取得如下结果。(1) 随着涝胁迫时间的延长, 涝处理中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2) 涝胁迫下叶的EIS中弧顶电抗值呈降低的趋势, 而茎的EIS中弧顶电抗值呈先升高, 后降低的趋势。(3) 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及细胞膜透性与部分EIS参数显著相关, 并通过选取相关性最佳的EIS参数, 构建了涝胁迫下叶和茎含水量的估算模型。其中, 高频电阻率(r)对叶和茎含水量的估算效果最好, 最佳估算模型分别为y叶=1.066 8e−0.11x和y茎=0.000 7x2+0.003 7x+0.525 4。对以上模型进行测试和检验, 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 分别为84.30%和94.34%。表明可以用EIS信息估测涝胁迫下白桦叶和茎的含水量, 其估算模型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普适性。(4) 白桦实生苗可忍受30天以上涝害胁迫。该研究结果对利用EIS技术监测逆境下林木生理状况及生长趋势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9.
通过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葡萄籽中白藜芦醇,酒精(100 mmol/L)诱导LO2细胞构建氧化损伤模型,D-半乳糖构建衰老小鼠模型,采用白藜芦醇提取物干预后,对细胞及小鼠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在液料比为1∶10、浸提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10 min,双水相体系为(乙醇∶硫酸铵=1∶1)白藜芦醇提取率达到2.408±0.088 mg/g。白藜芦醇提取物作用LO2细胞后,能够降低乙醇诱导引起的丙二醛含量升高,能显著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白藜芦醇提取物对衰老模型小鼠肝中丙二醛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够提升SOD和GSH-px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0.
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细胞表型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的方法,通过观察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CD3、CD4、CD8阳性T细胞数和表达强度,了解卵巢上皮癌局部微环境的免疫状态,与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卵巢上皮癌中,CD3^ 、CD8^ 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较,两具有显性差异。同时其表达强度也明显降低,并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CD4^ 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较具有显性差异,其表达强度虽呈下降趋势,但无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