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4篇 |
免费 | 240篇 |
国内免费 | 503篇 |
专业分类
20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3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8篇 |
195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紫椴(Tilia amurensis)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常常与红松(Pinus koraiensis)、云杉(Picea koraiensis)及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等针阔叶树混生,因此,研究这些针阔叶树种对紫椴生长的影响,对于进一步了解这些树种的化感作用和选择适合营造混交林的搭配树种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通过大量的盆栽实验,以紫椴、水曲柳、红松和云杉等叶粉混拌火山灰进行培育紫椴幼苗,研究这些树种对紫椴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红松、云杉等针叶树对紫椴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找出紫椴幼苗高生长与针叶含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2.
于2011年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8只成年圈养山魈进行3种食物丰容、2种环境丰容及5种食物与环境丰容试验,考察不同形式丰容方式对圈养山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期丰容试验(B)后,山魈的休息行为、运动行为和玩耍行为增加极显著(P<0.01),而交往行为和取食行为减少极显著(P<0.01);第二期丰容(D)后,休息行为减少极显著,交往行为增加显著,运动行为、采食行为和玩耍行为增加极显著.山魈对纯轮胎丰容方式的接触次数最少,而对食物丰容方式接触次数更多.有两种丰容方式(纯轮胎丰容和纯轮胎+纯麻袋丰容)仅持续很短的时间即失去作用,其余的丰容方式一般在第8d出现兴趣下降的现象,因此建议每种丰容方式的持续使用时间不超过8d. 相似文献
933.
生物体系中最常见的元素有18种,即氢、氧、氮、碳、磷、硫、氯、碘、钠、钾、镁、钙、钼、锰、铁、钻、铜、锌。其中,前六种在生物体系中是组成生命的基础。后12种中,除氯、碘之外均为金属元素,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被人们称为“生命金属”或“生物金属”。随着科学的发展,生命金属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目前认为钒、镍、锡等元素也应包括其内。它们虽非生命所必需,但对完成生物体系的某些特殊功能是不可缺少的。生命金属作为生命系统中的一部分,也是通过代谢更新以达到在机体内的动态平衡。生命金属的摄取和吸收许多金属的吸收,是通过一些相当低的金 相似文献
934.
935.
936.
植物抗病基因Pto和Cf产物具完全不同的结构域 ,其细胞定位也不同。二者决定的抗病性产生机制的异同令人关注。采用两种过敏性反应 (hypersensitiveresponse ,HR)产生系统研究了Pto互作蛋白Pti4、Pti5和Pti6编码基因在Avr/Cf互作中的时序表达 :(1)通过杂交方法获取同含互补基因对Avr4 /Cf_4和Avr9/Cf_9的番茄 (Lycoper siconesculentumMill.)种子。常温下这些种子发芽后形成的苗产生HR坏死斑。 (2 )先将Avr/Cf苗置于 33℃下培养 ,此时番茄苗生长正常 ,不形成HR坏死斑。然后将温度降至 2 5℃ ,数小时内这些苗即形成HR坏死斑。不同方法研究结果均表明 ,随Avr/Cf苗中HR坏死斑的形成 ,Pti4、Pti5和Pti6均受显著诱导表达。但它们的表达水平和动态不同。这些结果表明 ,这些Pti在功能上互补 ,可能同时涉及Pto和Cf决定性抗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37.
陆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和氧化过程的微生物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地生态系统存在许多常年性或季节性缺氧环境,如:湿地、水稻土、湖泊沉积物、动物瘤胃、垃圾填埋场和厌氧生物反应器等。每年有大量有机物质进入这些环境,在缺氧条件下发生厌氧分解。甲烷是有机质厌氧分解的最终产物。产生的甲烷气体可通过缺氧-有氧界面释放到大气,产生温室效应,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产甲烷过程是缺氧环境中有机质分解的核心环节,而甲烷氧化是缺氧-有氧界面的重要微生物过程。甲烷的产生和氧化过程共同调控大气甲烷浓度,是全球碳循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陆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和氧化过程的微生物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要回顾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新型产甲烷古菌即第六和第七目产甲烷古菌和嗜冷嗜酸产甲烷古菌的发现;短链脂肪酸中间产物互营氧化过程与直接种间电子传递机制;新型甲烷氧化菌包括厌氧甲烷氧化菌和疣微菌属好氧甲烷氧化菌的发现;甲烷氧化菌生理生态与环境适应的新机制。这些研究进展显著拓展了人们对陆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和氧化机理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新一代土壤微生物研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甲烷产生和氧化微生物研究领域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8.
利用RAPD 技术对采自云南和广东省的盔形溞的四个不同地理种群(拉市海、程海、洱海和流溪河水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20 条寡聚核苷酸中筛选出了12 条扩增产物稳定的随机引物。在4 个群体180 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2 个可重复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65 个, 多态率超过90%。四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 指数)介于0.405-0.440 之间, 其中以流溪河水库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 拉市海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四个不同地理的盔形溞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 为0.23。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 四个地理种群内的分子变异为71%, 种群之间为29%, 说明4个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高; 云南三个种群内变异为70%, 种群之间的变异为30%, 说明距离较近云南省内的3 个湖泊种群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 以上分子方差分析中P 值为0.001, 表明差异极显著(P<0.01)。Jaccard 距离和Nei’s 无偏遗传距离分析显示, 地理距离最近的程海种群(CH)与拉市海种群(LS)并未首先聚在一起, 而是与洱海种群(EH)聚在一起, 之后与地理距离最远的流溪河种群(LX)相聚; 种群分化与距离之间的弱相关性支持资源垄断假说。 相似文献
939.
香蕉果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已经报告的香蕉果胶裂解酶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引物,通过RT-PCR获得果胶裂解酶的cDNA,并克隆测序,与已报告的序列进行了比较,二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9.24%;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也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达97.7%.通过RT-PCR的方法对香蕉不同组织和不同成熟度果实的果胶裂解酶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只在果实中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而且只在果实的特定发育阶段表达. 相似文献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