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2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其主要表现为记忆、语言和认知能力的逐渐丧失。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作为近年来的探讨热点,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其可通过代谢产物等多种方式来参与AD的发生与发展,从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β-甲基氨基-L-丙氨酸等来论述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2.
锌在3种乔木中的积累及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敏  张欣  谭欣蕊  刘燕  王美仙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12):4298-4306
为了探索园林木本植物对重金属锌(Zn)的积累和耐性机制,本研究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和银杏(Ginkgo biloba)3种北京常见乔木为试验树种,通过盆栽污染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浓度Zn处理(0、250、500、1000、2000 mg·kg-1)对3种乔木的叶、枝、根生物量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分析各器官中Zn积累含量及Zn在叶、根中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 各浓度Zn处理下3种乔木均能存活,但叶、枝、根的生物量较对照均有所下降。过量的Zn会导致栾树、臭椿的叶片细胞变形、细胞壁破裂、细胞器解体,而银杏叶片细胞尚能保持正常形态,说明银杏对Zn的耐受能力强于栾树和臭椿。随着Zn处理浓度的增加,3种乔木各器官的Zn含量呈上升趋势,栾树和臭椿体内的Zn含量显著高于银杏,说明栾树和臭椿对Zn的积累能力强于银杏。3种乔木叶和根中的Zn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分别占26.9%~71.8%和28.1%~82.6%,最高浓度Zn处理(2000 mg·kg-1)下,Zn在可溶性组分(液泡为主)的占比可超过细胞壁。3种乔木叶片中的Zn主要以NaCl、HAc、HCl提取态存在,占57.4%~82.7%,根系中的Zn主要以NaCl、HAc提取态存在,占42.8%~67.2%,均是活性较低的形态。这说明细胞壁固持、液泡区隔化和将Zn以低活性的形态赋存可能是3种乔木积累和耐受Zn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3.
刘晶茹  聶鑫蕊  周传斌  石垚  刘瑞权 《生态学报》2015,35(14):4891-4896
生态产业园已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我国的生态产业园明显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提出了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的概念,这是一类以工业园区为核心,集园区周边各类型农业相关企业、合作组织、农民、乡镇及农田为一体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区域产业共生体系。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可以实现核心园区与周边腹地的协同发展,可以提升区域整体的生态效率。给出了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建设意义及设计原则。并以农业大省河南省中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案例,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及资源优势,构建了由3条产品链及一条服务链所组成的农工共生型产业生态系统。农工共生型生态产业园是产业共生理论在区域层面的具体实现,是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产业园层次的创新性应用。  相似文献   
124.
报道了河北省种子植物新分布记录———草甸碎米荠(Cardamine pratensis L.)和外来引种半逸生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对它们的识别特征及地理分布做了简要讨论,并根据标本绘制了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2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羊角拗根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鉴定出27种成分,占其总量的60.86%.根的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何帕-22(29)-烯-3β-醇(32.70%)、棕榈酸乙酯(6.35%)、2-十五烷酮(4.76%)、蒲公英赛酮(2.84%)、豆甾醇(2.50%)、棕榈酸(2.08%).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建立用于评价副溶血弧菌毒力的小鼠模型,为研究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适宜浓度的菌液经腹腔感染4~5周龄雌性BALB/c小鼠,观察小鼠的症状及死亡数。结果高盐(2%NaCl)条件下培养的强毒株RIMD2210633,经腹腔感染107CFU的菌量,小鼠存活率为20%~30%,而环境无毒株S251的小鼠存活率为100%。结论建立了评价副溶血弧菌毒力的实验小鼠模型,并应用于不同盐分浓度培养的强毒株与环境无毒株的毒力比较实验。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钠(NaHS)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n=24),模型组(HTS组,n=24),NaHS处理组(NaHS组,n=24)。大鼠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Sham组完成所有手术操作,但不放血和复苏,HTS组完成所有手术操作放血后给予Ringer's液复苏,NaHS组在复苏前给与NaHS 28μmol/kg(生理盐水稀释至0.5 mL)腹腔注射,完成所有手术操作。持续监测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通过监测肺系数、肺湿/干重比观察肺水肿的情况,通过Westem Blot监测SDF-1、CXCR4蛋白水平的变化,通过ELISA测定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0浓度的变化。结果:①与Sham组比较,HTS组复苏后,肺系数、肺湿/干重明显增加,SDF-1、CXCR4蛋白表达增多,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IL-10浓度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②与HTS组比较,复苏后1小时NaHS组肺系数、肺湿/干重减轻,SDF-1、CXCR4蛋白表达增多,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浓度降低(P0.05);而IL-10浓度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可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肺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SDF-1/CXCR4通路及抑制复苏后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G)神经再生对成年Wistar Kyoto(WKY)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三个组(n = 10):①正常对照(Wistar)组:选取 9 周龄Wistar大鼠,给予生理盐水 3 周(10 mg/kg, 灌胃);②抑郁模型(WKY)组:选取同龄WKY大鼠并经行为学测定后筛选出抑郁大鼠作为抑郁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 3 周(10 mg/kg, 灌胃);③阳性对照(AMI+WKY)组:选取同龄WKY抑郁大鼠,给予阿米替林(AMI) 3 周(10 mg/kg, 灌胃)。选用免疫荧光染色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未成熟神经元标志物DCX检测大鼠的海马神经再生水平;应用糖水偏好实验(SPT)、旷场实验(OF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各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学变化。结果:①WKY抑郁大鼠海马DG区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细胞数和未成熟神经元标志物DCX+细胞数较Wistar大鼠分别降低了 33.0%(P<0.01)和39.2%(P<0.01);阿米替林给药后使抑郁大鼠海马DG区Ki67+细胞数和DCX+细胞数分别增加了43.8%(P<0.01)和46.7%(P<0.01)。②与Wistar大鼠相比,WKY抑郁大鼠糖水偏好程度明显降低(P< 0.01),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显著缩短(P<0.01)和中心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1),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 0.01);阿米替林治疗可显著改善WKY大鼠的上述抑郁样行为。结论:①成年WKY抑郁大鼠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提示成年WKY抑郁大鼠的神经再生受损;②改善海马受损的神经再生可以部分逆转成年WKY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129.
为探究紫锥菊提取物及酚酸化合物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采用Born比浊法,以聚集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为指标评价。同时采用分子对接方法,选择凝血因子V(F5)、凝血因子VIII(F8)及凝血因子XI(F11)与酚酸类化合物进行虚拟对接,研究其抗血小板聚集的分子作用靶点。结果表明化合物S-1~S-10及其提取物对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S-6与靶点的结合位点更多,选择性更强。紫锥菊中酚酸类化合物及其提取物在体外均显现出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为紫锥菊体内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利用连续3年不同灌水下限(25、35和45 kPa)和施氮量(75、300和525 kg N·hm~(-2))的膜下滴灌设施番茄田间试验,探讨水氮调控对设施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下限和施氮量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显著,而水氮交互作用对二者影响均不显著;灌水下限、施氮及其交互作用对休耕期0~30 cm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储量的影响显著;不同水氮调控下,设施番茄休耕期0~30 cm土壤酸解氮组分储量及占酸解总氮比例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氮酸解氨基糖氮;酸解氨基酸氮是设施土壤中最主要的有机氮形态;酸解氨基酸氮与酸解铵态氮、酸解氨基糖氮、酸解总氮、非酸解氮、有机碳和全氮均呈显著相关;土壤固定态铵与酸解氨基酸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氮与酸解铵态氮、酸解氨基糖氮呈显著正相关,与酸解氨基酸氮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酸解氨基酸氮、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设施土壤供氮潜力的反映指标,科学合理的水氮措施对提升设施土壤供氮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