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1.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一年生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新鲜叶片中分离到3个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cab-PhE2、cab-PhE3和cab-PhE6,GenBank登记号分别为EF207230、EF405877和EF628209.序列分析表明,3个基因分别与其它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麦等PSⅡ的Ihcb2、Ihcb1、Ihcb3基因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其编码的蛋白属于大量捕光天线.蛋白结构预测表明,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均由导肽和成熟蛋白组成,其中成熟蛋白的二级结构均包含4个α螺旋结构、3个类胡萝卜素结合位点,以及相应的叶绿素a、b结合位点.组织特异性表达检测表明,3个基因在叶片、叶鞘和幼茎中均有表达,且在叶片中最高,而在根中未检测到表达.在强光照射( 1500μmol·m-2·s-1)条件下,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调趋势,不同基因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cab-PhE3和cab-PhE2的表达丰度在光照4h内下降较快,至6 h cab-PhE2接近于零,而cab-PhE6经光照4h表达丰度仍为对照的70%以上,但之后2h后很快降至对照的5%以下.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小鼠急性低氧性缺氧(AHH)后红细胞流变性与血液粘度的变化。方法:32只健康昆明小鼠均分为:对照组、AHH组(复制模型,分为5 min、8 min、11 min三个亚组),在相应时间点,快速颈部脱臼后,从心尖取血,检测各组小鼠血液粘度与红细胞流变性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5 min组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全血相对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低氧8 min组和低氧11 min组的群体细胞电泳时间显著延长、细胞电泳长度与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低氧8 min组的全血相对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低氧5 min组。结论:AHH可引起小鼠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3.
JadH是羟化脱水双功能酶,参与杰多霉素生物合成中的聚酮后修饰反应,将2,3-dehydro-UWM6催化为dehydrorabelomycin。为了分析杰多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后修饰氧化酶JadH结合、催化底物的关键氨基酸,构建了JadH与底物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该模型并结合JadH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推测出JadH活性中心中可能参与底物结合或催化的关键氨基酸(R50、G51、L52、G53、F100、R221、I223、P295和G298)。通过定点突变及体外酶学实验对这些位点的突变体的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这些突变株活性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表明这9个氨基酸是JadH参与底物结合或催化的关键氨基酸。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注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GLP-1干预组(GLP-1组),每组各10只。DM组和GLP-1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三组大鼠均PVN区埋置套管,恢复7d,GLP-1组微量注射0.5μg/0.5μl的GLP-1,NC组和DM组大鼠PVN区微量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甲基纤维素-酚红灌胃法检测胃排空;半定量RT-PCR检测大鼠下丘脑GLP-1RmRNA的表达。结果:DM组胃排空率较NC组明显升高(P<0.05),GLP-1组胃排空明显低于DM组(P<0.05),GLP-1组和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P-1组下丘脑GLP-1R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DM组和NC组(P<0.05),并与胃排空率成负相关(P<0.05)。DM组和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N区注射GLP-1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早期胃排空加速,作用机制可能和促进下丘脑GLP-1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25、CEA与CA199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126例经病理查证实的卵巢癌患者(试验组)、104例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A125、CEA与CA199检测。结果:试验组血清检测结果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应用检验医学进行CA125、CEA与CA199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的抑菌活性并探讨不同pH值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分析不同浓度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在不同pH值下对几种常见细茵和霉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产黄青霉)的抑制效果。结果:对于细菌,枸杞多糖8mg/mL时出现抑菌圈,而黄芪多糖0.02 mg/mL时效果最佳;对于霉菌,随着枸杞多糖浓度的增大,抑菌圈的直径增大,而黄芪多糖0.02 mg/mL时效果最佳;当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在pH6的条件下,二者抑菌活性均最强。结论: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对细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pH值可影响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7.
VEGF 家族及其在肿瘤生长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是一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中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调控作用,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以及增加血管的通透性。VEGF/VEGFR轴由多重配基和受体质量叠加交错组成,并且受体与配基结合具有专一性,在不同的细胞中具有不同的细胞类型表达和功能.启动VEGF信号通路,触发了一个网状的信号过程,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转移和存活。进来研究发现,VEGF的一个重要作用表现为可动员内皮祖细胞从骨髓向远处转移从而形成新生血管,因而有必要设计和发展针对这一途径的抑制因子。随着研究的深入,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和与人类癌症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是确定的,因此,抑制VEGF途径被确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抗癌模式  相似文献   
118.
北京市5种园林树木蒸腾作用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园林5种常用乔木,国槐(Sophora japonica)、银杏(Ginkgo bilob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杜仲(Eucommia ulmoides)和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等植物蒸腾作用与周围环境气象因子(温度、湿度、太阳有效辐射)及植株叶面积指数相关关系的研究,利用Javis公式计算冠层气孔阻力,同时采用PM公式计算冠层蒸腾速率和植株日蒸腾量,并分析不同乔木的冠层气孔导度对环境主要驱动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5种被观测乔木中,国槐耗水量最大,白蜡耗水量最小,植株蒸腾量大小依次为国槐〉银杏〉杜仲〉臭椿〉白蜡(P<0.01)。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及蒸腾量与环境驱动因子太阳辐射及水气压亏缺的相关关系表明,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时,国槐长势优于其它4种乔木,但是其对水分的利用不够经济,在干旱的情况下不能有效节水。  相似文献   
119.
玉米耐低磷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田种植条件下,在四川两个生态地区鉴定了76份玉米自交系的耐低磷能力。通过对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耐低磷系数的变异系数、变异范围、平均值及其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子粒产量、株高、茎粗可作为玉米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和评价的指标。根据上述指标,发现178、RP125、99S2052.1、99S2052—2、2396等8个自交系在两试验点都表现出较好的耐低磷特性;978—2、郑58、9508B等21个自交系在两试验点都表现出低磷敏感特性;4783411—1、LC995、01$43、0922—3、S28等17个自交系对低磷胁迫的反应不稳定。研究发现玉米对低磷胁迫的反应易受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提出综合运用大田初筛与盆栽复筛、多年多点筛选以及分子水平上的鉴定是获得耐低磷基因型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