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522篇
  169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现代生物技术在根际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际微生物的定义为植物的根表及受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区域中的微生物群落.根际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是植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主要媒介.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对于微生物生态学与植物生态学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现代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对根际自然群落中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综述了目前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对现代生物技术在根际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构建人14-3-3σ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其原核表达产物,并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及活性检测。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14-3-3σ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到pGEX-KG载体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ate后表达重组蛋白,利用GST-Sepharose 4B亲和珠对原核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已纯化的蛋白与已知体外相互作用蛋白AKT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获得约750 bp的DNA片段,并成功克隆至pGEX-KG载体上,经双酶切鉴定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外源基因插入片段,测序与目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在Rossate菌株中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52 000的目的蛋白,SDS-PAGE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表达成功,并纯化得到GST-14-3-3σ融合蛋白;通过GST pull-down技术检测证实GST-14-3-3σ融合蛋白可以和AKT在体外结合,并证实其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获得了原核表达的活性较好的GST-14-3-3σ蛋白,为后续研究细胞周期蛋白调控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73.
组蛋白乙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受到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动态调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 (histone deacetylases 11, HDAC11)是IV类HDAC的唯一成员,能够催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并具有去脂酰化活性。HDAC11与免疫细胞的成熟、分化和功能密切相关,多数研究显示HDAC11通过负调控IL-10和上调促炎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激活作用,但HDAC11也负调控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最近报道HDAC11在炎症反应、肿瘤免疫、移植免疫、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该文就HDAC11的生物学特性、免疫调控功能、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开发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4.
目的:研究GSTTI+/0和GSTM1+/0基因型及其联合基因型与重度慢性牙周(chronic pefiodontitis,c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和51例正常对照者的GSIT1+/0、GSTM1+/0的基因型。结果:GSTM1(0/0)和GSTT1(0/0)基因型及GSTMI(0/0)与GSTT1(0/0)联合基因型对重度慢性牙周炎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9.56(95%CI.3.88—23.59),8.68(95%CI,3.50—21.51),36.83(95%CI,10.42—130.13)。结论:在内蒙古汉族人群中,基因型GSTT1(0/0)和GSTM1(0/0)增加了个体对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且上述两种基因型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75.
为了探讨阿片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及其机制 ,用不同浓度甲硫氨酸脑啡肽 ( MENK)及抗 δ阿片受体单克隆抗体处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 ( NS- 1 ) ,然后测定蛋白激酶A( PKA) ,蛋白激酶 C( PKC)活性及三磷酸肌醇 ( IP3 )含量 .研究结果表明 ,NENK可升高细胞胞浆及胞膜 PKA的活性 ,且这一作用可被抗δ阿片受体抗体所拮抗 .MENK对 PKC影响呈双向反应 ,0 .1 μmol/L MENK可以升高胞浆 PKC活性 ,但却明显降低胞膜 PKC活性 ;在 MENK浓度为 1 0μmol/L时则情况刚好相反 .1 μmol/L的 MENK可明显降低胞浆及胞膜 PKC活性 ,抗体可拮抗这种下调作用 .MENK可降低细胞内 IP3 的含量 ,且这一作用可被抗δ阿片受体抗体所拮抗 .由此可以推论 :MENK在与 δ阿片受体结合后 ,可以经过多种信号传导系统来调节细胞功能 ,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 .  相似文献   
976.
摘要 目的:研究解毒祛疣汤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对多发性跖疣患者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 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81例多发性跖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采用解毒祛疣汤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检测两组的血清IFN-γ、TGF-β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值,且记录多发性跖疣患者疲劳、发热、恶心、头痛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多发性跖疣患者的有效率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70.32 %,P<0.05);治疗后,两组多发性跖疣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TGF-β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FN-γ和TGF-β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多发性跖疣患者的CD3+、CD4+以及CD4+/C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两组多发性跖疣患者的疲劳、发热、恶心、头痛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解毒祛疣汤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能明显降低多发性跖疣患者血清IFN-γ和TGF-β水平,提高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77.
肥胖和相关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全球最突出的健康问题之一,肠道微生物已被证明参与肥胖的发展,并可能对肥胖的发展和其干预治疗等提供重要的见解。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肥胖的后果或解释因素,肠-脑轴是它们相互作用的联络枢纽。此外,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肠道激素(包括ghrelin)以及迷走神经连接(影响能量消耗和CNS中与饮食行为相关的区域)来影响肠-脑轴,从而改变宿主行为。同时,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和其产物还可以充当信号分子并调节肠内分泌细胞的激素分泌,如GLP1和PYY,从而调节食欲、肠道运动、能量吸收和储存以及能量消耗等摄食相关行为,进而影响肥胖的发展。所以,理解这些信号和激素作用并从药理学方法增强它们,可能为治疗肥胖提供一种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978.
HIV-1衣壳蛋白在转基因枸杞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转基因植物中重组蛋白的细胞定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转基因枸杞中HIV-1衣壳(CA)蛋白融合蛋白的分泌表达途径。方法:利用含有MA4-CA融合基因的农杆菌转化枸杞,转化植株获得再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转基因枸杞表达的CA融合蛋白进行初步定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表明,在转基因枸杞愈伤组织中,HIV-1CA主要在细胞浆、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表达。结论: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初步证明了CA融合蛋白在转基因枸杞中的表达分布。  相似文献   
979.
摘要 目的:研究肺心通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大鼠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以及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模型组(Model)和肺心通组(Feixintong)。模型组和肺心通组大鼠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CPHD模型,肺心通组CPHD大鼠通过灌胃给药肺心通进行治疗3周。治疗3周后,测量三组大鼠0.3秒呼出量(FEV0.3)、呼出肺功能量(FVC)、肺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室间隔厚度 (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blood oxygen,PO2)、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以及舒张压(pulmonary artery diastolic pressure,PADP)以及肺血管重构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肺心通组大鼠活动量、饮食饮水量以及体重均显著增高,呼吸和舌色等症状均改善。肺心通治疗3周后,CPHD大鼠肺功能指标FEV0.3、FVC和FEV0.3/FVC均显著升高(P<0.05),心脏功能结构指标LVEF、LVEDD、IVST和LVPWT均显著升高(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PASP、PADP和mPAP均显著降低(P<0.05),以及肺血管重构指标MA、WT和WA均显著降低(P<0.05),而肺血管重构指标NMA却显著升高(P<0.05)。结论:肺心通对慢性肺源性心脏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大鼠肺动脉高压,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有助于重构肺血管。  相似文献   
980.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与不同量的环氧丙烷反应,得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淀粉,测其膨润度,对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淀粉的崩解性能作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