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51.
正确的提高蔬菜作物的产量,加速蔬菜作物的成熟期,最重要的农业措施之一,乃是使用颗粒过磷酸钙与有机质相混合的肥料。蔬菜栽培试验所的研究工作证明,当蔬苗移植的时候,在营养钵内施入颗粒过磷酸钙,对番茄的效果是非常良好的,而同样的,在制造营养钵时,将颗粒过磷酸钙加入混合物中,其效果也是非常良好的。我们过去的工作曾经证明了,番茄在生长的初  相似文献   
252.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及人重组BMP2对颅缝牵引成骨的作用,并用Micro-CT进行影像学评价,为进一步了解生长因子对颅缝的改建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雄性6周龄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0)对照组,(1)富血小板血浆组(PRP),(2)富血小板血浆结合10μg rhBMP-2组(PRP/rhBMP-2)。用镍钛牵开弹簧给予兔矢状颅骨缝持续200 g等张牵引力牵引33天。牵引结束后,采集所有兔矢状颅骨缝标本行Micro CT精细扫描及三维重建及硬组织切片观察成骨情况。结果:Micro CT重建兔矢状颅骨缝显示,对照组和PRP组的骨缝牵开,骨缝牵开体积比PRP/rhBMP-2凝胶组大(P0.05)。PRP的局部应用不仅促进了骨缝间的新骨形成,而且加速骨缝纤维组织的创伤愈合。PRP/rhBMP-2组牵引后骨缝可见有新骨再生及骨缝融合现象。PRP/rhBMP-2凝胶组平均骨缝融合程度约为颅骨厚度的15.3±9.5%。实验前后PRP/rhBMP-2凝胶组治疗区颅骨平均厚度较对照组和PRP凝胶组有增厚表现(P0.05)。结论:PRP和PRP/rhBMP-2的局部应用都能有效促进骨缝牵引成骨时新骨加速形成。Micro CT显示:PRP凝胶可以诱导骨缝骨形成并加速了骨缝伤口的愈合,缝形态存在;PRP/rhBMP-2组新骨再生导致了骨缝牵引时过早产生了骨缝融合现象,提示今后在骨缝牵引成骨临床应用时需要避免高浓度生长因子在骨缝局部应用而导致的骨缝早闭。  相似文献   
253.
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源性腹泻疾病已经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快速检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污染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空肠弯曲菌lpxA基因序列为检测靶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产物上标记的地高辛和异硫氰酸盐(isothiocyanate,ITC)分子与试纸条上抗体特异性结合,建立了一种PCR-试纸条检测方法。所有空肠弯曲菌标准菌株均为阳性结果,其他弯曲菌以及食源性病原菌均为阴性结果,检测特异性为100%;最低检出限为3.1×103CFU/mL;在对食品的实际检测中,该方法与现有国标检测方法结果一致。将本方法用于空肠弯曲菌的检测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为食源性空肠弯曲菌检测提供了一种实用、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摇蚊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昆虫种类之一,其肠道微生物与个体生长发育、环境适应等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究抗生素处理对摇蚊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潜在影响。【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利福平处理的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幼虫肠道内容物中的菌群进行分析和比较,应用Tax4Fun法对其肠道菌群功能进行预测。【结果】利福平处理能够改变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宿主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ota)(P<0.05)以及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ota)(P<0.001)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有所下降。在属水平上,利福平处理使耶尔森菌属(Yersi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的相对丰度有所降低,其中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显著降低。与此同时,共线性网络分析表明利福平处理后细菌群落稳定性大幅下降,菌种之间关联性显著减弱。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注释预测出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菌群基因与基因信息处理、新陈代谢、人类疾病等功能相关,利福平处理可以使肠道菌群基因的抗药性功能显著上升,而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功能显著下降。【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抗生素利福平对红裸须摇蚊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潜在影响,为进一步探索摇蚊肠道菌群发挥的必要作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