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目的:探讨脑电图睡眠纺锤波在植物状态病人预后判别中的价值。方法:在长程脑电监测下观察植物状态病人的睡眠纺锤波,与其意识恢复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预测患者意识恢复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28例患者中,12例有纺锤波,其中9例意识恢复;16例无纺锤波患者中,14例未恢复意识。纺锤波的有无与患者意识恢复有相关性,P值<0.01。脑电图睡眠纺锤波对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判断的敏感性(83.25%)、特异性(81.82%)、准确性(82.14%)。结论:脑电图睡眠纺锤波可较准确预测植物状态患者的意识恢复能力,可作为临床评估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能力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60例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滴入气道湿化液。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气道内定时、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法,对比两种方法痰痂形成、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结果:持续气道湿化患者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明显低于间断气道湿化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道粘膜出血、肺部感染并发症也低于间断气道湿化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效果好,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及相应的气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33.
双酚A(bisphenol-A,BPA)对脑和行为发育的低剂量效应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分别于妊娠最后2周和分娩后前2周母鼠灌胃BPA(0.4和4 mg/kg.d),然后以旷场、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箱、镜子迷宫、强迫游泳和被动回避箱等模型,分别测试幼年期(生后21~28 d)子代小鼠的行为,探讨围生期不同阶段的BPA暴露对幼年仔鼠自发活动、探究、焦虑、抑郁和被动回避记忆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围生期不同阶段的BPA暴露对这些行为的影响不同,主要表现为:妊娠期BPA暴露促进幼年仔鼠的活动性,减弱其焦虑状态,提高雄性仔鼠的探究能力,促进雌性仔鼠的被动回避记忆;哺乳期BPA暴露减少幼年仔鼠的活动性,但对其焦虑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弱,不影响仔鼠的探究能力和被动回避记忆;而妊娠期和哺乳期BPA暴露均加剧幼年仔鼠的抑郁行为。以上结果提示,妊娠期和哺乳期BPA暴露均可影响幼年仔鼠的焦虑、抑郁、被动回避记忆等多种行为,而妊娠期可能是BPA影响的更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34.
以编码大肠杆菌O157抗原的rfbE基因、 编码H7抗原的fliC基因以及编码毒力因子的eaeA基因为靶基因, 选择3对引物, 建立并优化了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体系, 扩增产物分别为291 bp、625 bp、368 bp, 采用30株细菌验证了该多重PCR具有特异性。PCR检测的灵敏度在DNA水平上达到91.35 pg; 在存在干扰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的情况下, 当起始污染量为1.4 CFU/mL时, 37 ℃培养6 h 即可检出。在30份肉类样品中, 有3份检出了大肠杆菌O157:H7。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实现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Beautifil氟化玻璃聚合体修复Ⅰ、Ⅲ、Ⅴ类洞的临床疗效.方法:用Beautifil修复108例患牙,6个月后复查,从脱落率、色泽稳定、界面染色、磨耗、继发龋、牙髓刺激性等方面来观察疗效.结果:Beautifil修复Ⅰ、Ⅲ、Ⅴ类洞型疗效良好.结论:Beautifil氟化玻璃聚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牙色修复材料,具有多种优良理化性能,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讨围生期双酚A (bisphenol A,BPA) 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海马和前皮层谷氨酸N- 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R) 表达的影响,作者通过对妊娠第7 天至仔鼠出生后21 天的母鼠灌胃染毒BPA (200, 50, 5, 0.5 mg/(kg·d)),用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出生后4、7、14、21、56 天的雄性仔鼠海马和前皮层NMDA 受体NR1、NR2A、2B 亚基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海马区,较低剂量(0.5~50 mg/(kg·d))BPA 剂量依赖性地下调NMDA 受体各亚基表达,而高剂量(200 mg/(kg·d)) BPA 最显著下调NR1 表达,却对
NR2A、2B的影响最小;但所有BPA剂量组的NMDA受体亚基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前皮层,NMDAR 亚基表达对BPA 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只有较高剂量(50~200 mg/(kg·d)) BPA 可明显下调NR2A、2B 亚基表达。此外,BPA 明显改变NMDAR 的亚基组成,NR2A/NR1 和NR2B/NR1 比值在海马区被200 mg/(kg·d) BPA 上调,在前皮层却被0.5 mg/(kg·d) BPA 上调;其它剂量BPA 均下调两脑区的该比值。以上结果提示,母体围生期双酚A 暴露下调NMDA 受体表达和亚基组成,这可能是BPA 影响雄性子代脑发育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利用平板分离法从中华婪步甲(Harpalus sinicus)中分离得到56株共生放线菌。其中菌株BJ37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发酵液对枯草芽胞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30.0 mm。进一步研究BJ37发酵液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中等极性部位存在活性物质。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该菌株相似菌株为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菌株BJ37作为微生物杀菌剂潜在产生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熊果苷结合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外用熊果苷PVA面膜,对照组24例,予vitC导入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结果:熊果苷治疗组有效率为79.2%;高于对照组(2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4,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熊果苷PVA面膜疗效确切,配制操作简单,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9.
肉类中大肠杆菌O157:H7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编码大肠杆菌 O157 抗原的 rfbE 基因、编码 H7 抗原的 fliC 基因以及编码毒力因子的eaeA 基因为靶基因,选择3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检测大肠杆菌 O157:H7 的多重 PCR 体系,扩增产物分别为291 bp、625 bp,368 bp,采用30株细菌验证了该多重 PCR 具有特异性.PCR 检测的灵敏度在 DNA 水平上达到91.35 Pg;在存在干扰菌鼠伤寒沙门氏(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情况下,当起始污染量为1.4 CFU/mL时,37℃培养6 h即可检出.在30份肉类样品中,有3份检出了大肠杆菌 O157:H7.本研究建立的多重 PCR 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实现对大肠杆菌 O157:H7 的检测.  相似文献   
40.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辣椒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辣椒品种陇椒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辣椒幼苗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辣椒叶片的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保护酶SOD、CAT活性降低,而POD活性只在胁迫18 d时降低.0.1 mmol/L SNP处理可减缓NaCl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MDA含量的上升,降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并诱导SOD、POD和CAT活性增加,提高脯氨酸含量,表明外源NO可以通过提高盐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来缓解氧化损伤.而SNP相似物NaNO2和K3Fe(CN)6处理对盐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并没有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进一步证实了NO对辣椒幼苗耐盐性具有专一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