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沙尘暴的危害及农业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与地表植被状况有密切关系,冬春季节农田裸露和退化草地植被覆盖度低是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来源,采用农业措施整治裸露农田和退化草地是沙尘源治理的关键。本文从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沙尘暴成因、沙尘暴的危害和沙尘暴的农业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了以农业措施作为沙尘源治理技术核心的观点。农业措施主要包括:(1)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变北方目前单一的种植方式,推广粮草混作技术、粮草间作套种、草田轮作,将牧草和越冬作物(冬小麦、冬牧70黑麦等)引入农田耕作系统,增加农田冬春季节的地表覆盖;(2)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通过免耕、提高留茬量和留茬高度,增加冬春季根茬固土能力和地表秸秆覆盖;(3)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通过严禁新的草原开垦,严格限制超载放牧,禁止滥采滥挖,推广分区轮牧和舍饲圈养,加大围栏封育的力度等措施恢复和重建草原植被;(4)发展集约化农牧业,推广集约化种植和养殖技术,把人们的生产活动集中在条件较好的土地上,减少沙化农田和草地压力。  相似文献   
32.
不同制剂的伊曲康唑治疗口咽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为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胶囊制剂必须与食物同服才能达到较好的生物利用度,而口服溶液制剂则通过羟丙基-β-环糊精与伊曲康唑交联,使脂溶性的伊曲康唑能溶于水,且口服吸收不受食物影响,空腹服用较餐后服用的生物利用度更高.本文将评价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口咽念珠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药品为其胶囊制剂.……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病变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分别检测不同病变时期(入院时、入院第7天和出院前)的血清CRP和ET-1的含量,并记录病例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选择30例除外心脑血管疾病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①血清CRP含量在入院时、入院第7天和出院前分别为6.83±1.51 mg/L、4.89±1.33 mg/L、4.12±1.24 mg/L.较对照组(2.82±0.66 mg/L)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清ET-1含量在入院时、入院第7天和出院前分别为133.69±38.93 ng/L、125.234±32.45 ng/L、108.32±31.51 ng/L,较对照组(45.67±10.02mg/L)均有显著升高(p<0.01).②随着病程的发展,CRP含量逐渐下降,与病程呈负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ET-1含量也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病程进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和ET-1水平存在着动态变化.随着病情恢复,CRP含量明显下降,但ET-1含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4.
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稳定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同一批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纯化液,分别加入筛选出的A、B、C和D稳定剂,按已确定的适宜冻干曲线进行冻干后,分别检测其安全、效力、外观、水分等,效力结果显示,使用A、B、D稳定剂的制品在37℃放置3个月,效价降低了48%~60%;使用C稳定剂的制品在37℃放置3个月效价仅下降了16.1%。表明C稳定剂为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适宜的稳定剂配方。  相似文献   
35.
基于分形理论的木材顺纹理断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5种木材顺纹理断裂性质和断面分形特征,测量断口表面的分形维数,建立了分形维数与断裂韧性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因其构造差异对裂纹扩展的阻力不同,这种差异同样也表现在材料断裂表面的形貌特征上;(2)木材顺纹理断裂韧性K(IC)^(TL)与分形维数D之间有很高的正比关系:y=0.036x+2.162,(R^2=0.98),揭示了断口分形维数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6.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杜鹃红山茶基因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37个杜鹃红山茶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对14个叶片的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4个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30%~47.00%,平均变异系数为18.52%,表明杜鹃红山茶叶片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叶长与叶形指数间的相关性系数达0.967,叶面积与叶片干重的相关性系数为0.942,叶柄长和叶柄长/叶长的相关性系数为0.828。14个性状可以综合为5个主成分,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0%,表明这些性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根据系统聚类将37个杜鹃红山茶无性系划分为5个组。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和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发生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200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例及同期发表文献中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9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HIV检测均为阴性,5例CD4 T细胞计数正常。非HIV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起病较缓,临床表现与经典马尔尼菲青霉病类似,真菌血症较少见,病理特点以肉芽肿改变及化脓性炎症为主,诊断方法仍以培养为主(8/9),1例通过病理及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目前,非HIV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部分发生于免疫正常人群,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38.
为选择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优良无性系,以20个尾叶桉无性系为材料,采用2因素(水分、养分)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水肥胁迫半年后尾叶桉苗木生长和叶片性状变异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尾叶桉的叶尖角、叶长、叶宽、叶周长和叶面积在不同水肥处理下差异显著,表明水分和养分会影响叶片的大小。苗木生长和叶片性状间大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少数呈显著负相关或一定的负相关性。13种性状可综合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98%,说明这些性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除地径的水分×养分互作不显著外,生长性状在水分、养分及水分×养分互作上达显著和极显著的水平。无性系在树高、地径和冠幅上的方差分量为2.19~149.59,重复力为0.16~0.45。以20%入选率,采用基因型值筛选出4个优良无性系:LDUA10、ZQUA9、ZQUA8和LDUA24,他们的树高、地径和冠幅比对照分别高出5.0%、12.8%和14.5%,为后续骨干亲本选择及优良无性系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铁角蕨科15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15种铁角蕨科植物的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深波状、波状或浅波状;上表皮细胞长宽比1.3~2.6,下表皮细胞长宽比1.3~4.1;(2)在15种铁角蕨科植物中共观察到7种气孔器类型,分别为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无规则型、极细胞型、聚合极细胞型和聚腋下细胞型,每种植物具有2~5种气孔器类型,气孔均为下生型,多为椭圆形;气孔的长宽比1.12~2.81,气孔密度16.4~105.1个·mm-2,气孔指数为5.7%~21.1%;(3)铁角蕨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中的上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形状、上表皮细胞长宽比、主要气孔器类型及衍生类型等具有一定的属内稳定性,可作为铁角蕨科属间分类的依据之一;(4)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秦仁昌和吴兆洪对铁角蕨科的划分以及铁角蕨属内分组和组内分系,并为铁角蕨科植物的分类鉴定及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0.
碱化草地群落恢复演替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松嫩平原碱化草地1989年开始围栏封育的1hm^2样地9a间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物种斑块空间格局动态不同,在恢复演替各个阶段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不同。(2)结论基本上支持了斑块化-稳定性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