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东北植被生态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被生态区划是合理开发利用植被资源和生态管理的基础.在综合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植被特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植被生态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指标体系,建立了东北地区植被生态区划的分区系统,并划分了4个植被生态区、11个植被生态亚区和34个植被生态小区.最后对东北地区植被生态区划中的全国植被区划的第一分区界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沈阳城市森林小气候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研究了沈阳城市森林不同生长期小气候温湿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森林不同生长期气温日变化趋势是早晨气温最低、午后气温最高,但受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最高峰比太阳辐射峰值迟滞约2 h.一年四季气温日变幅为森林停止生长期(休眠期)>生长季前期>生长季后期>生长季中期.森林生长季前期、中期、后期土壤温度为白天高于夜间,而停止生长期(休眠期)为夜间高于白天.不同生长期土温日振幅为上层(20 cm)>中层(40 cm)>下层(80 cm),而同一层不同生长期的土温日振幅为土层深20 cm时,生长季前期>生长季后期>停止生长期(休眠期)>生长季中期;土层深>40 cm(80 cm)时,生长季前期>停止生长期(休眠期)>生长季后期>生长季中期.城市森林空气相对湿度日变化与气温和地温日变化则夜间的空气相对湿度高于白天,但不同生长期相对湿度值日变化为生长季中期>生长季后期>停止生长期(休眠期)>生长季前期.  相似文献   
33.
沈阳城市森林主要树种叶片形态生态特征与生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文铎  何兴元  陈玮  闻华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1):1999-2005
利用统计和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沈阳城市森林10个主要树种叶片的形态生态特征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影响树木叶片生长发育节律的主要气象因子是≥5 ℃积温、累积日照时数和各物候期中旬平均温度.不同物候期树木所需要的气象因子有所变化,树木萌动期要求低温和寒冷指数,而在生长期需要一定的温暖指数和湿润指数.10个树种的叶片形态数量特征差异较大,按叶形指数依次为短序胡枝子>华北丁香>国槐>银白杨>红瑞木>金银忍冬>水腊>水曲柳>稠李>黄菠萝;按叶面积依次为华北丁香>银白杨>黄菠萝>稠李>水曲柳>红瑞木>短序胡枝子>金银忍冬>国槐>水腊.在10个树种叶长度与宽度、周长、叶面积之间相互关系中,基本属于异速生长类型,符合y=axk模型,但在叶长度与宽度之间关系中,除银白杨k>1外,其它9个树种均k<1;在叶长度与周长关系中,黄菠萝k>1, 银白杨k≈1,呈线性关系,其它树种均k<1;在叶长度与叶面积关系中,10个树种k>1,而 银白杨k=2.1028,叶面积增长速率近似于叶长的2倍.建立了10个树种的叶面积最优回归估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估测检验.  相似文献   
34.
本文用定量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带性植被建群种及常见种的分布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它们水热指标分布的范围和类群以及分布特点,并探讨了东北地区的植被带水热指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