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采集纯系玉米708新鲜花粉,经含35%蔗糖的BKS培养液温育、2mmol/L的Mes缓冲液(Sue0.44mol/L,0.1%BSA,pH6.7)胀破后,以10/15/30%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获得活性精细胞。选用了6种FITC-凝集素(RCAI、ConA、WGA、SBA、PHA-L和UEAI)标记离体活性精细胞质膜。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10%~35%的精细胞可由FITC-ConA、FITC-WAG、FICT-RCAI所标记。在相应的单糖抑制实验中,未观察到被标记的精细胞。亦未观察到被FITC-SBA、FITC-PHA-L和FITC-UEAI所标记的精细胞。结果表明,玉米精细胞质膜分布有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及乙酰氨基葡萄糖等残基。  相似文献   
12.
经SDS_PAGE和IEF_SDS双向电泳,从玉米(ZeamaysL.)精细胞质膜分离纯化得到等电点(pI)为5.5的68kD糖蛋白的单一组分。伴刀豆球蛋白_辣根过氧化物酶(ConA_HRP)染色结果表明,该组分的糖链中含有甘露糖及葡萄糖残基。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组分的N_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与ConA的N_端相应序列相同。根据分子量及pI值的差异,认为该组分并非ConA,而可能与玉米精细胞质膜上的ConA受体有关。它在玉米的精卵识别、粘附及融合中有何作用,无疑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