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豹蛙抗瘤酶(Onconase,ranpirnase,ONC)对体内外多种肿瘤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是当前全球重点研究的100种新药之一,为获得高表达与高活性的重组豹蛙抗瘤酶(Recombination onconase,rONC),根据成熟ONC的cDNA序列和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设计基因并提高其GC含量,分泌信号肽采用酵母α交配因子的pre肽,分别构建表达载体pPIC9/ONC、pPIC9K/ONC和pPICZα-A/ONC,并转染毕赤酵母X-33、GS115和SMD1168,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诱导表达。在摇瓶规模筛选最佳载体-宿主组合及优化培养条件之后,进行10 L规模最优培养基的筛选,发酵产物经双水相萃取偶联G50凝胶层析分离纯化。结果表明,pPICZα-A/X-33/ONC组合表达量优于其他组合,且在p H 5.5、23℃条件下诱导7 d,最高表达量达到13 mg/L;在10 L规模条件下,rONC于pH 5.5的低盐基础培养基(Lower basic salt medium,LBSM)、甲醇浓度0.25%条件下诱导7 d,最高表达量为180 mg/L;纯化后的rONC纯度≥95%,收率高于90%;生物活性检测发现,rONC在体外能杀伤多种癌细胞。初步建立了rONC的高效表达与纯化体系,为后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尹丽  徐存拴 《生物信息学》2017,15(3):156-163
自噬对肝再生有积极的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阐明。为了解自噬在大鼠肝再生的变化和机理,通过蛋白质组学(i TRAQ方法)检测了大鼠肝再生中调控自噬的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自噬过程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调控自噬的PI3K/Akt,m TOR,AMPK均被激活,泛素-蛋白酶体相关蛋白发生显著表达变化,溶酶体相关膜蛋白和水解酶发生显著变化。IPA分析发现,自噬在肝再生的启动阶段和进展阶段上调。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线粒体和溶酶体共存假说,并初步探讨并图示其存在的可能性和机理。  相似文献   
63.
磷酸酶(ACP、AKP)在生物的机能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热休克蛋白(HSPs)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在胚胎发育、细胞生存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无论是胚胎发育还是细胞结构和功能构建都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检测细胞增殖的良好指标。 本实验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酶的原位复性电泳、体视学分析等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了酸性磷酸酶(ACP)(Fig.1&2)、碱性磷酸酶(AKP)(Fig.4&5)、构成性热休克蛋白 70/诱导性热休克蛋白 68(HSC70/HSP68)(Fig.6)和PCNA(Fig.7&8, Table1)在大鼠肝生长发育(从14天胚胎到成体)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大鼠肝生长发育过程中,ACP有两个活性高峰期,其时段处于大鼠吃奶和吃饲料起始期(Fig.1&2);(2)在ACP的第一个活性高峰期时,AKP活性降低;而在ACP的第二个活性高峰期时,正值AKP的活性高峰期(Fig.3);(3)ACP活性高峰期也是PCNA含量高峰期;(4)HSC70/HSP68在刚断奶的幼鼠肝和成体肝中表达量较多,其他时段表达极少。根据上述结果推测:ACP和PCNA通过调节细  相似文献   
64.
采用复性电泳方法研究了金鱼组织器官蛋白水解酶及个体发生过程中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和活性变化,主要结果表明:⑴金鱼各组织器官蛋白水解酶种类差异不大,大多数组织器官都具有113、69、20、16kD四条带,但不同组织器官常具有其特异性蛋白水解酶;肠道蛋白水解酶种类最多、活性最强。⑵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受pH值影响和制约,大多数组织器官蛋白水解酶活性最适pH值为8.5。⑶在金鱼胚胎发育早期(从卵裂到心跳期)多数  相似文献   
65.
动粒是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的蛋白的附着支架。结构保守的Ndc80复合体位于动粒的外层,连接动粒和微管,与动粒-微管连接的稳定性有关。Aurora B/Ipl1激酶参与纠正动粒-微管的错误连接。Ndc80复合体对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的功能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Ndc80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6.
大鼠再生肝中hsbp1、hsf1、hsf2、hsp70表达水平改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克隆了大鼠热休克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hsbp1)全长cDNA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它在肝再生中作用。用SD纯系大鼠为材料,按Higgens等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切除(PH)模型;用原位杂交等方法分析hsbp1在肝再生中表达变化;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hsbp1、hsf1、hsf2和hsp70在肝再生中表达变化。原位杂交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表明,PH后6h和66-144h,hsbp1表达发生了有意义上调;8-16h,hsf1表达发生了有意义上调;2-16h,hsf2表达发生了有意义上调;0.5-24h,hsp70表达发生了有意义上调。假手术(只打开腹腔和翻动肝叶,但不进行部分肝切除)后0.5-2h,hsbp1表达发生了有意义下调;8-16h,hsf1表达发生了有意义上调;0-144h,hsf2未发生有意义表达变化;0.5-30h,hsp70表达发生了有意义上调。根据实验结果推测,PH后hsbp1表达上调可增加细胞内HSBP1量,促进生长、发育、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和再生肝的组织结构功能重建;(假)手术后hsbp1表达下调可减少细胞内HSBP1量,有利于HSF1上调hsp70表达,提高机体和肝脏抗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67.
昆虫抗冻蛋白: 规则结构适应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强  李海峰  徐存拴 《昆虫学报》2006,49(3):491-496
抗冻蛋白在环境温度低于体液熔点时能够结合到生物体内的冰核表面,通过限制冰核生长和抑制冰晶重结晶而保护有机体免受结冰引起的伤害。与其他生物抗冻蛋白比较,昆虫抗冻蛋白有很强的活性,结构上具有显著特征,如一级结构规律重复,超二级结构为β-螺旋,可与冰晶发生相互作用,具有TXT基序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昆虫抗冻蛋白的结构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讨论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肝干细胞的来源与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卵圆细胞(oval cells)是肝脏内体积小、细胞质清澈、核卵圆形、不易定性的细胞。它们可能来源于骨髓或与骨髓有关的细胞群,是活化形式的肝干细胞。肝干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卵圆细胞相似,生化标记为c-kit/CD^45/TER19。本文总结了人们对肝干细胞的认识和肝干细胞在肝脏发育、肝再生、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其它细胞来源的联系。  相似文献   
6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皮质酮对大鼠再生肝细胞鸟氨酸脱羧酶 (ODC)活性及ODC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大鼠完整肝脏中ODC水平较低 ,2 / 3肝切除 (PH)后 3h ,不同处理组ODC活性开始升高 ,6h达到最高值 ,其中 ,去肾上腺 NaCl组和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 86处理组的酶活性高于对照组 (去肾上腺假手术组 ) ,而去肾上腺 皮质酮处理组的酶活性低于对照组 ,36h恢复到肝切除前水平 ;完整肝脏的ODCmRNA水平极低 ,PH后表达量迅速增加 ,5h达到最大值 ,不同处理组mRNA水平的高低顺序与酶活性一致 ,12h降至肝切除前水平 ;在PH前 12h给大鼠注射RU4 86 (10mg/kg体重 ) ,取得了与去肾上腺 NaCl处理鼠相似的结果。以上结果表明 ,在PH诱导的再生肝细胞中 ,ODCmRNA表达量的增加和 /或减少是造成ODC活性改变的原因之一 ,皮质酮对ODC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主要表现在肝再生的早期 ,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70.
肌细胞分化基因与大鼠肝再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细胞是组织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在基因转录水平了解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的作用,本文用搜集网站资料和查阅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上述基因.用Rat Genome230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LR)中表达情况,用比较真、假手术基因表达的差异性方法确定肝再生相关基因。初步证实上述基因中52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根据肝再生中基因表达的时间相关性将上述基因聚合为0.5-1h;2—12h;16、30、42、96h;18—24、36、48—60h;66—72、120-168h等5类,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基因数分别为8和10,24和8,21和24,53和64,28和36。它们表达的相似性分为均上调、上调占优势、均下调、下调占优势、上调和下调次数相近等5类,涉及15、10、17、7和3个基因,共上调表达143次、下调136次,分为8类表达方式。表明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多样和复杂。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肝再生中成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化增强:骨骼肌和心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参与肝再生的生理生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