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592篇
  203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外基质刚度变化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基于成功构建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并制备不同刚度(0.7 kPa、40 kPa)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底,将大鼠原代NSCs于不同刚度基底上培养。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1(piezo 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1,Piezo1)shRNA质粒转染NSCs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标志物双皮质醇(doublecortion,DCX)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细胞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组织及NSCs细胞中Piez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0.7 kPa基质刚度组相比,40 kPa基质刚度组中DCX阳性细胞数增加,而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Piezo1蛋白表达量上升。脊髓损伤大鼠损伤组织Piezo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sham)组。40 kPa基质刚度条件下沉默Piezo1后,DCX阳性细胞数减少,而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制研究发现,沉默Piezo1导致IV型胶原及纤连蛋白表达下降。重组纤连蛋白逆转了Piezo1 shRNA对NSCs分化的影响,即DCX阳性细胞数增加,而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结论 综上可见,硬基底刚度通过促进Piezo1蛋白表达,上调IV型胶原及纤连蛋白表达,从而调控NSCs细胞分化。本研究为基于生物材料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32.
目前,对FGF家族中的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bFGF在体内功能多样,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胚胎的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与转移中均起重要的作用。但由于bFGF缺乏一段可供分泌于胞外的信号肽序列,使得人们难于理解bFGF在体内是如何行使功能的。本文着重介绍bFGF的结构、功能、释放机理、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3.
川东南古蔺铁索桥剖面志留系兰多维列统沉积时的古地理位置处于滇黔桂古陆之北的陆表海环境。埃隆阶上部石牛栏组从下段薄层泥状灰岩形成之后,相变为上段的生屑-砂屑灰岩夹含少量粉砂质泥岩,展示海水深度变浅的过程。本文基于该剖面露头和灰岩薄片鉴定,专述石牛栏组上段生物-沉积类型并分析浅海环境指标。石牛栏组上段粉砂质泥岩中大化石稀少,而灰岩层中底栖型后生动物壳相化石具有中等多样性,少量出现能鉴定属级的大化石密集层,可识别3种不同水动力强度改造的腕足类介壳滩;该段上部赋存珊瑚-层孔海绵原地格架生长建造的小型点礁,标定了该时期最接近滇黔桂古陆的后生动物造礁群落生态域分布点。石牛栏组上段不同粒度的壳相生屑颗粒与泥状灰岩砂屑构成灰岩的重要组分;海底环境指标,特别是不同水动力强度作用主导了灰岩中颗粒与灰泥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334.
赤泥掺拌马尾松叶对芦竹与翠芦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泥是铝土矿提炼氧化铝后排放的强碱性废渣,数量巨大且环境风险大,如何改良及筛选适生植物是其生态修复的关键。该研究通过掺拌不同比例的马尾松叶2%,4%,6%(w/w),分析其对赤泥pH与有机质含量及芦竹与翠芦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拌马尾松叶35 d后,赤泥pH由11.08显著下降至9.70,但随后趋于平稳;随着掺拌比例的增加,赤泥pH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含量由6.13 g·kg~(-1)显著增至17.52 g·kg~(-1)。芦竹与翠芦莉在纯赤泥上生长2个多月后死亡,但在掺拌4%马尾松叶的赤泥上均能较好地生长。其中,芦竹的生物量及相对生长速率(RGR)与栽培土相比不受影响,但地下/地上生物量比(B/A)显著增加;相反,翠芦莉的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与栽培土相比显著降低,但B/A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35.
目的研究蔗果三糖及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对T细胞分泌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的调节作用。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T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5mg/mL的蔗果三糖或FOS并检测T细胞的诱导分化。平行设置空白对照。经过3d的原代培养或6d的原代及传代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T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培养液的IFN-γ^(+)浓度。结果经过3d的原代培养,蔗果三糖组IFN-γ^(+)T细胞比例(47.8100%±4.8800%)显著高于FOS组(36.9600%±4.5800%,P=0.0002)或空白对照组(31.4000%±3.8900%,P=0.0001),蔗果三糖组细胞培养液的IFN-γ^(+)浓度(848.5100 ng/mL±269.0000ng/mL)也显著高于FOS组(357.8700ng/mL±87.3000ng/mL,P=0.0040)或空白对照组(283.5100ng/mL±76.0300ng/mL,P=0.0001);而且,经过6d的原代及传代培养,无论传代之后是否添加蔗果三糖与FOS,蔗果三糖组IFN-γ^(+)T细胞比例(32.0600%±5.2600%;31.7900%±4.8600%)始终显著高于FOS组(22.1300%±4.5400%,P=0.0078;21.8900%±4.4800%,P=0.0086)或空白对照组(18.6500%±2.6900%,P=0.0071;17.8300%±3.1300%,P=0.0074)。结论蔗果三糖有助于T细胞分化并促进T细胞分泌IFN-γ^(+)。  相似文献   
336.
塔里木河下游河水漫溢后胡杨幼苗分布格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最近邻体法,将Clark-Evans指数作为度量胡杨幼苗分布格局的指标,并用标准正态分布检验实际CE指数值偏离1的显著性,分析塔里木河下游河水漫溢后胡杨幼苗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3m×3m的样方尺度上,河水漫溢后0~1年和1~2年的胡杨幼苗呈聚集分布,漫溢后2~3年的胡杨幼苗呈均匀分布,漫溢后4~5年和5~7年的胡杨幼苗呈随机分布。(2)在3m×3m的样方尺度上,随着胡杨幼苗年龄的增长,胡杨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最终呈现为随机分布的格局。(3)在2m×2m至10m×10m的样方尺度上,漫溢后5~7年的胡杨幼苗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随机分布。(4)标准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显示,各个尺度上胡杨幼苗的CE值与理论值1之间的偏离均不显著,说明随着尺度的增大,胡杨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始终呈现出随机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337.
以不结球白菜抗小菜蛾材料508为母本(P1)、以感虫材料114为父本(P2)构建了包括P1、P2、F1、F2、BC1P1和BC1P2的6个世代群体,通过人工网室鏊定各世代群体的抗虫性,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析法分析了不结球白菜抗虫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508×114组合中,感虫对抗虫表现部分显性,抗虫性遗传符合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在BC1P1、BC1P2和F2群体中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7.21%、25.87%和76.05%,为有效利用抗虫资源和挖掘抗虫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8.
目的:探讨血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肺功能指数与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72 h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28)及未感染组(n=87)。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术后6 h血清s TREM-1、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术前肺功能指数[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变化,记录感染组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采用Logistic分析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 TREM-1、FEV1、PEF在肺癌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术后入住ICU比例大于未感染组,感染组TNM分期为IV期的比例大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术后6 h血清s TREM-1、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术前FEV1、PEF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痰培养结果提示G-菌为17例,占60.71%;G+菌10例,占35.71%;真菌1例,占3.57%。二元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术后6 h血清s TREM-1水平升高、术前FEV1下降及PEF下降、术后入住ICU为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50(95%CI:1.350~1.745,P=0.000),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1.3%与80.6%,优于s TREM-1、FEV1、PEF的单独预测效能。结论:s TREM-1水平升高,术前FEV1、PEF水平降低与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对s TREM-1、FEV1、PEF三者联合分析对于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39.
目的观察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甲真菌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7例,病甲75个)采用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对照组(36例,病甲87个)单纯使用激光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6个月后随访评估。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有效率,观察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甲真菌病的总的临床有效率(74.67%)高于对照组(63.22%),3种临床类型在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近端甲下型(PSO)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9≤SCIO≤15时,联合组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9≤SCIO≤15的甲真菌病患者,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340.
为了解未来增温条件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质量如何变化,将有助于增强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的认识.该文通过定位可控的增温试验平台,动态监测了凋落物生物量及其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增温显著地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F=35.757,P<0.001),降低了凋落物中的C、N含量及其C/N比,但提高了凋落物中的P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