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探究植物叶功能性状随降水梯度的变化规律,对揭示干旱区优势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至关重要。以盐池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梯度,分析了优势植物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及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叶功能性状变异,以及土壤水分、养分和微生物特性与响应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HW(增水50%)处理下3个植物LA(叶面积)、LDMC(干物质含量)显著增大,LW处理(减水50%)下短花针茅和达乌里胡枝子LA、LDMC显著减小,降水处理对短花针茅和达乌里胡枝子SLA(比叶面积)影响不显著,LW处理显著提高了蒙古冰草SLA;LW处理显著提高了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LNC(叶氮含量)和LPC(叶磷含量);HW显著降低了土壤C、N含量,LW和HW均显著减少了真菌数量,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N显著增加;3种优势植物LA均与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通过提高SLA、LNC及LNP来适应干旱生境,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LNC及LNP是表征土壤P、微生物生物量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达乌里胡枝子通过自我调节养分利用策略来适应C、N、P含量和微生物活性较低的生境,从而决定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2.
海南霸王岭油丹所在群落的优势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2联列表,以X2统计量、Ochiai联结测度指数和多物种关联指数为参数,分析了海南霸王岭油丹所在群落中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等17个主要种群(物种)的种间联结性特征。结果表明, 17个主要种群(物种)总体水平上表现为不显著的正联结。17个物种组成的136个种对中:当取样面积在100 m2时,有72对表现正关联,63对为负关联,1对无关联。X2检验有2对表现显著正关联,有3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有125个种对的0<OI<0.6,仅有9个种对的OI≥0.6, 另有2个种对OI=0;当取样面积为50 m2时,有59对表现正关联,70对为负关联,7对无关联。X2检验有6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有2对表现显著负关联。有129个种对的0<OI<0.6,而OI≥0.6的种对没有, 另有7个种对OI=0。不同优势种群下的种间联结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以线枝蒲桃(Syzygium araiocladum)等为优势种群的群落种间联结性较高,群落结构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根皮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30、40、50 ug/mL)根皮素对肝癌 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根皮素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 法检测不同浓度根皮素干预后细胞中 Bcl-2 和Bax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30 ug/mL根皮素在8,16,24 小时后检测p-AKT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30、40 和50 ug/mL 的根皮素对肝癌HepG2 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1),同时,30、40 和50 ug/mL 的根皮素在24 小时后可诱导 HepG2 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凋亡率分别为0.1321± 0.0224, 0.2607± 0.0457, 0.3712± 0.0884(P<0.01);另外,30、40 和50 ug/mL的 根皮素作用24 小时后细胞内Bcl-2 表达降低,Bax 表达增高(P<0.01);最后,30 ug/mL根皮素可以明显减少p-AKT 表达量,这 种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结论:根皮素能够抑制肝癌HepG2 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4.
ROP(Rho of plant)作为植物中唯一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的小GTP结合蛋白,在极性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水稻 幼穗筛选出2种与水稻ROP家族成员OsRac5互作蛋白的基因OsMY1和OsMY2.序列分析显示,OsMY1与OsMY2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14%和49%,均含有卷曲螺旋结构域;GST pull down分析显示,OsMY1可以和激活型OsRac5在体外结合;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OsMY1和OsMY2在水稻生长发育时期的根、茎、叶中广泛表达,尤其在幼穗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干旱、低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处理能不同程度地上调OsMY1和OsMY2 基因在水稻幼苗中的表达,但油菜素内酯(BR)、水杨酸(SA)、6-苄氨基嘌呤 (6-BA)对2种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为进一步研究OsMY1和OsMY2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植物激素和胁迫应答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研究OsMY1、 OsMY2和OsRac5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功能联系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5.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α7型神经烟碱胆碱能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表达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只雄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以下5组:对照组(Ctrl组)、手术组(Op组)、电针组(EA)、α7nAChR抑制剂 (EA+α-BGT)组、α7nAChR激动剂 (PHA-543,613组),每组12只,每组又分为1 d和3 d两个亚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含量,RT-PCR检测海马TNF-α和IL-1β、HMGB-1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α7nAChR表达,甲苯胺蓝法检测海马CA1区肥大细胞活化情况,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Op组相比,EA组、PHA-543,613组术后第1 d、第3 d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 (P<0.05);与EA组相比,EA+α-BGT组术后第1 d、第3 d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Op组相比,EA组、PHA-543,613组鼠术后第1 d、第3 d血清TNF-α和IL-1β、HMGB-1含量显著降低,海马TNF-α和IL-1β、HMGB-1 m-RNA表达亦明显下调,海马α7nAChR蛋白含量表达上调、海马CA1区肥大细胞活化数目、Tunel阳性细胞数目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A组相比,EA+α-BGT组大鼠术后第1 d、第3 d血清TNF-α和IL-1β、HMGB-1含量增加,海马TNF-α和IL-1β、HMGB-1 m-RNA表达亦明显上调,海马α7nAChR蛋白表达上调,海马CA1区肥大细胞活化数目、Tunel阳性细胞数目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中枢肥大细胞活化,上调脑内α7nAChR蛋白表达,抑制TNF-α和IL-1β、HMGB-1表达和释放,进而改善胫骨骨折术后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6.
猪Follistatin cDNA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取猪卵巢总RNA,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FollistatincDNA的完整开放阅读框,长1038bp。将FollistatincDNA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进行了GST-FS融合蛋白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杂交检测,结果显示在63kD处有特异性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27.
县域是中国同时具备地域、空间和行政独立性的最基本区域单元,科学评价该尺度生态环境脆弱性状况及变化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属性重新界定基础上,分别从稳定性、敏感性和区域适应性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对该县1986~2003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发展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垦利县生态环境不稳定;1986~2003年期间,垦利县生态环境敏感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适应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垦利县生态环境自然因子的敏感性排序结果为地下水埋深>蒸降比>地下水矿化度>气温,确定地下水埋深、蒸降比和地下水矿化度为该区生态环境自然敏感因子.垦利县区域适应性的 "障碍度"计算结果表明:盐碱地治理比例始终是第一障碍因素;农田防护林密度的限制集中出现在1995~1998年之间;化肥农药增长率自2000年以后成为主要障碍因素;有效灌溉面积比率和排涝体系面积比例的限制在1990年之前出现.研究结论认为,垦利县生态环境脆弱度呈现降低趋势,但仍处于脆弱状态,需重点关注敏感因素和障碍因素的发展变化.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体现出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是对目前国内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领域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8.
采用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黄瓜种子中贮藏Ca2 的分布特点及其在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动态。干种子的子叶细胞中贮藏有大量的蛋白体、油脂体 ,Ca2 沉淀颗粒大量分布于胞质、胞间隙以及细胞质膜上。大多数蛋白体中有 1至数个圆球形或椭圆体形含Ca2 的球状晶体。相比之下 ,胚芽和胚根细胞中Ca2 较少。种子萌发早期 ,子叶中的贮藏钙及晶体溶解释放出的Ca2 部分转运到生长发育中的胚芽和胚根中。随着萌发的继续 ,胚根和胚芽细胞中的Ca2 不会持续增多 ,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9.
萝卜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组织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萝卜(RaphanussativusL.)2种雄性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组织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育花药组织化学变化与小孢子败育变化皆类似,不育系475A的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之前,此时花药时含少量蛋白质,核酸的较多淀粉粒。随着花粉的长大,不再含有蛋白质,核酸和淀粉粒,不育系春红A的花药在四分体以前与可育系类似,含丰富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在单核期绒毡层异常引起小孢子败育  相似文献   
130.
武汉地区野豌豆属3种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武汉地区野豌豆属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结果如下:窄叶野豌豆为2n=2x=12=2sm+2st(SAT)+8st;小巢菜为2n=2x=14=10m+2sm(SAT)+2st;四籽野豌豆为2n=2x=14=4m+2sm(SAT)+8sm。本文还对野豌豆属染色体进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