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 探究原花青素提高帕金森模型细胞活力的机制。方法: 实验1-用不同浓度鱼藤酮处理(1 μmol/L, 2.5 μmol/L, 5 μmol/L, 10 μmol/L,每组6个复孔)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 24 h,使用MTT法检测其细胞活力,选择合适的浓度(10 μmol/L)构建帕金森疾病(PD)细胞模型。实验2-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个复孔),10 μmol/L的鱼藤酮处理24 h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数目。实验3-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个复孔),按上述方法处理,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验4-SH-SY5Y细胞预孵育浓度为10 μg/ml的原花青素(PC)4 h后,使用浓度为10 μmol/L的鱼藤酮继续处理,设置对照组,原花青素单独处理组,鱼藤酮单独处理组(每组6个复孔),处理24 h后,使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实验5-将SH-SY5Y细胞预孵育原花青素4 h后,用鱼藤酮(10 μmol/L)继续处理24 h,设置对照组,鱼藤酮单独处理组(每组3个复孔),DCFH-DA探针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鱼藤酮处理组的SH-SY5Y细胞活力明显下降(2.5 μmol/L, P<0.01; 5 μmol/L 和10 μmol/L,P<0.01),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周期也发生改变,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 (33.00% vs 44.53%),处于S期(14.97% vs 15.29%)无明显差别,处于G/M(32.73% vs 21.93%)的细胞比例减少。与鱼藤酮单独处理组相比,原花青素预孵育组SH-SY5Y细胞活力明显上升(P<0.01),ROS的含量大幅度减少 (P< 0.01)。结论: 原花青素能够通过清除ROS来提高PD模型细胞的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产生给结核病(tuberculosis)的治疗带来巨大困难。[方法] 使用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关联分析探究耐药强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突变,主要有GEMMA、phyc、plink。为了阐明其中最优的耐药相关SNP计算方法,本研究下载NCBI上已有的1504株结核分枝杆菌数据,并获取它们对于3种常见的一线抗结核治疗药物(isoniazid、rifampicin、ethambutol)的耐药性检验结果。并使用这3种耐药相关SNP计算方法计算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的SNP;并评估计算得到的耐药相关SNP在预测耐药表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发现通过phyc可以预测到最多的已知耐药相关SNP和最少的耐药无关SNP,而且phyc预测的耐药相关SN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恒定大于52.49%。[结论] phyc在预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SNP中结果最准确,但考虑到运行时间和表型数据的更新,GEMMA和plink的结果也应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3.
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是较为常见且广泛的社区性获得性抗原,其感染率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由于PIV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无特异性差别,所以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建立PIV IgM抗体的AlphaLISA快速检测方法,PIV特异性抗原与待测样品中PIV IgM抗体结合使供体微珠和受体微珠相互接近时,激光激发级联反应,从而产生放大的信号.通过对PIV特异性抗原生物素标记量和稀释比例的摸索,确定最佳反应体系.该方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比对,总符合率高于95%,且不与其他7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发生交叉反应.AlphaLISA方法操作简便,整个反应过程只需要25 min,可快速检测PIV的IgM抗体,为早期确诊PIV感染提供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4.
[目的]研究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Ⅰ型整合子的结构特征,探讨整合子与细菌多重耐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样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从中挑选多重耐药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Ⅰ型整合子可变区,应用酶切方法和DNA测序技术分析整合子基因结构,并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整合子与耐药表型间的相关性.[结果]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Ⅰ型整合子的检出率为27.3%.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排列形式共有3种(1500 bp、2300 bp和4000 bp),其中2种在其他细菌中也有发现.基因盒所编码的耐药基因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aadA、aadB、aac(6')Ⅱ和aadA13)、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blaCARB8和oxa10)和氯霉素外排泵基因(cmlA8),耐药表型相关性分析表明整合子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密切相关.[结论]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发现了3种不同Ⅰ型整合子结构,这3种结构中均含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其中aadB-aac(6')Ⅱ-blaCARB8结构最为流行.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严重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效果。方法从健康产妇足月分娩的脐带血(UCB)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制备间充质干细胞(MSCs)。MSCs培养到第三代时,取样UCB-MSCs,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性质鉴定显示:UCB-MSCs高表达CD29,CD90;不表达CD34和CD45。收集生长良好的第三代UCBMSCs。(5.0-6.0)×10^7个细胞加入100ml含1﹪人血白蛋白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6-10d,一疗程;3-6个月后再用第2疗程。结果通过UCB-MSCs输注,使现有方法治疗无效的2例严重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症状完全恢复。第1例SLE伴严重狼疮肾,狼疮脑10年,双下肢水肿,皮肤坏疽,溃疡深达骨面,剧痛难眠1年。经治医生动员她截肢保命。UCB-MSCs治疗后10d,病情明显好转,双下肢水肿几乎全部消退。治疗6个月后,11处坏疽、溃疡的疮面10个疮面基本愈合。10个月后患者的坏疽,溃疡的疮面全部愈合,能自由活动,进入正常生活。第2例SLE伴狼疮肾,狼疮脑4年,一年来贫血严重,靠每周输血维持生命。UCB-MSCs治疗二个疗程后,咳嗽,呕吐症状明显好转,浮肿和双侧胸腔积液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正常,不需要输血治疗。恢复休学多年的学习生活。二者均随访8年,病情稳定,没发现复发症状。结论 UCB-MSCs治疗2例严重性红斑狼疮,取得一定的疗效;这种新的技术可望成为治疗严重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高能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入院的81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甲钴胺、单磷酸阿糖腺苷和高能激光联合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对照组仅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两组均在治疗第10天时观察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2%和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疱时间(1.4±1.1天vs2.6±1.3天)、结痂时间(5.4±1.4天vs8.1±1.5天)和止痛时间(3.0±1.6天vs 5.8±3.3天),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直观模拟尺评分结果(2.95±1.45 vs 3.97±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出现后遗神经痛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高能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并配合精心护理有利于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7.
蔗糖磷酸合成酶是糖代谢调节的关键酶之一,根据本实验室克隆到的SPSⅢ5′侧翼序列,构建了3个侧翼序列缺失表达载体,转化云烟85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可用于核心启动子确定的研究。转基因植株叶片冰冻切片结果表明3段缺失侧翼序列均有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直肠癌HCA-7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及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塞来昔布作用不同时间对直肠癌HCA-7细胞株增殖的影响,计算出塞来昔布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HCA-7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用于检测塞来昔布对HCA-7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绘制存活曲线;流式细胞仪(FCM)测定塞来昔布对HCA-7的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塞来昔布对HCA-7细胞株的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48h的IC50是40.19μmol/L;照射组+药物组的SF2、D0、Dq、SER较单纯照射组均有所下降。塞来昔布使HCA-7细胞发生G2和M期阻滞,并抑制S期的比例。结论:塞来昔布能增加直肠癌HCA-7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9.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罗勒籽油,向罗勒籽油加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后并用水浴加热,加入正已烷和蒸馏水萃取,上清液即为罗勒籽油中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法(CC/MS)对脂肪酸进行鉴定.共鉴定出了4种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为62.88%、亚油酸为20.66%、棕榈酸为10.67%、硬脂酸为5.79%.对罗勒籽脂肪酸进行PTP1B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1.12 μg/mL.该研究为深入研究罗勒籽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由多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本文从遗传因素和分子互作模式识别新的冠心病易感基因。方法:结合冠心病群体遗传SNPs数据和PPI数据,通过群体遗传数据的风险评估、功能SNPs的判定和PPI网络基因的分类,以功能SNPs属性、网络拓扑属性和基因功能属性为特征,利用两步分类的方法筛选新的冠心病易感基因。结果:获得了69个新的冠心病易感基因,其中43个被文献证实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识别的新的易感基因注释的KEGG通路中有很多是已知的易感基因所没有注释到的,如MAPK signaling pathway,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和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等,其中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被证实是CHD发展的关键通路。结论:应用本文提出的整合筛选策略,能识别与冠心病相关的新的易感基因,可为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