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31.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NA诱导同源昆虫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现野生型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SpltNPV)DNA转染SL-1细胞能诱导细胞凋亡.SpltNPV-DNA转染其同源细胞系斜纹夜蛾核SL-1细胞6 h后,光镜下即可见细胞膜表面突出或形成小泡,细胞碎裂成凋亡小体,18 h后,细胞100%碎裂成凋亡小体.DAPI荧光染色显示感染细胞核渐呈半月形,直至碎裂被凋亡小体包裹.被转染的SL-1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典型梯形谱带.野生型SpltNPV病毒粒子感染的SL-1细胞既无多角体的出现,也无凋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2.
园艺植物水分胁迫生理及耐旱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概述了园艺植物在水分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分子反应及耐旱机制研究进展,并指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3.
综述杆状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34.
云南红豆杉离体胚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MS培养基上生长的云南红豆杉离体胚的萌发率较高,达80%;成熟种子胚的萌发率高于未成熟胚;胚的萌发率随着种子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胚乳有助于胚的萌发。胚培养1个月左右可获得正常的红豆杉幼苗,成苗率15%~20%。幼苗中的紫杉醇含量为0.004%,远远低于成年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0.02%)。  相似文献   
135.
以RT-PCR法扩增获得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A/Chicken/China/F/1998)的血凝素(HA)基因,将其定向插入鸡痘病毒转移载体1175的痘苗病毒启动子P7.5的下游,得到重组转移载体1175HA,以脂质体转染法将1175HA转染至已感染鸡痘病毒282E4疫苗株(wt-FP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通过在含X-gal的营养琼脂上连续挑选蓝色病毒蚀斑获得并纯化rFPV-HA,以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感染rFPV-HA的CEF表达了HA,rFPV-HA在免疫7日SPF鸡7天后即能诱生可检出的血凝抑制(HI)抗体,14天后诱生的HI抗体能达到高峰,且诱生的HI抗体保护较高水平达55天,在7日龄SPF鸡及含抗FPV母源抗体的商品鸡上进行了免疫效力试验表明,rPV-HV能显著抑制静脉攻毒后免疫鸡从泄殖腔的排毒,效果与AIV全病毒灭活苗相当。  相似文献   
136.
石门县野生果树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石门县野生果树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该地野生果树 77种及变种 ,隶属 15科 2 8属。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7.
研究了ArthrobacterK110 8乙内酰脲酶的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 ,K1108乙内酰脲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55℃ ,最适pH为 70 ,Co2+ 和Fe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而Ca2+ 有严重抑制作用。K1108乙内酰脲酶的底物专一性较强 ,其最适底物为 5 苄基乙内酰脲 ,5 苯基乙内酰脲和 5 吲哚甲基乙内酰脲均不能作为其有效底物。对K1108乙内酰脲酶立体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其乙内酰脲水解酶不具立体选择性 ,决定产物立体构型的酶是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  相似文献   
138.
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各种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了响应外界各种环境条件,植物演化出一系列识别和传递环境信号的蛋白分子,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植物细胞质膜上的类受体蛋白激酶(RLKs)。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LecRLKs)是类受体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一个亚族,它主要包含3个结构域:细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激酶结构域。根据细胞外凝集素结构域的不同,LecRLKs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L、G和C型。近年来,研究表明LecRLKs在植物生物/非生物胁迫和发育调控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植物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的研究历史、结构特点、分类以及生物学功能,并重点阐述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在植物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和调控发育方面的功能。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植物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进行阐述将有利于对该类蛋白开展功能研究,并为作物改良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9.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