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2.
通过20%(wv)的琼脂糖凝胶和5%(wv)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小麦白粉病抗、感特性品种基因组DNA的RAPD检测结果表明:5%聚丙烯酰胺凝胶对线性DNA分子(01~20kb)和长度相差100bp以下的DNA分子的分离较2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效果好。因此,我们研究出了一项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小麦白粉病抗、感特性的新技术,在工作中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检测小麦基因组DNA结构差异的电泳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1)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新配比;(2)分离DNA片段的最佳凝胶浓度;(3)电泳条件;(4)脱色、漂洗、银染、显色过程。实验发现,该技术对于小麦白粉病抗、感特性检测中的小片段和长度相差100bp以下的线性DNAPCR扩增结果的分辨效果较好。应用该技术在抗感品种间已经发现了DNA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镉对小麦幼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小麦幼苗经镉胁迫后,随着镉浓度的增高,叶征和根系中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过氧物酶(POD)活性明显升高,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也有所提高。叶片中MDA积累量和SOD活性都高于根,而POD活性则是根高于叶片。随幼苗生长时间延长,叶片和根中的MDA积累量增加,而SOD活性却降低。  相似文献   
14.
0-4℃低温处理黄豆、绿豆、红小豆3种作物幼苗,它们的生长均明显受抑制,其中红小豆和绿豆从处理的第一天起生长就完全受抑;黄豆幼苗生长虽也受抑,但仍有缓慢生长现象。比较3种作物根系中POD、COD、ATPase同工酶,其中COD未观察到有明显变化,但POD和ATPase同工酶变化明显,0-4℃低温下3种幼苗生长受抑与根系及同工酶的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6.
汞对玉米、小麦幼苗生长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ppm Hg~#对玉米、小麦幼苗生长具一定的刺激作用,而10ppm Hg~#则抑制幼苗生长。Hg~#对两种作物根系生长有不同的生理效应,而对玉米、小麦根系过氧化物酶影响表现为谱带减少或活性减弱。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了黑麦、玉米在经甲基胺草膦和Atrazine两种除草剂处理后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和根尖分生组织内的蛋白质组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0.1 mg·L-1的Atrazine可使黑麦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分别从对照的1.72±0.034 mg·g-1 FW下降到1.62±0.05 mg·g-1 FW、1.25±0.015 mg·g-1 FW)。2种除草剂均可使黑麦、玉米中的蛋白质组份产生改变,如当分别用0.1 mg·L-1的Atrazine处理时,黑麦分生组织中,有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7、斑点18~20被诱导产生,12个蛋白质斑点,斑点6、斑点8~17、斑点21消失。玉米分生组织中,有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5、斑点14~16被诱导产生,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17~20消失。黑麦叶绿体中,有两个蛋白质斑点被诱导产生,13个蛋白质斑点,斑点1~13消失,但Atrazine处理不引起玉米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蛋白质组份的变化。4 mg·L-1 APM可引起黑麦和玉米分生组织蛋白质组份变化,在黑麦中,1个蛋白质斑点被诱导产生,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2~5消失。玉米分生组织中,15个蛋白质斑点,斑点4~5、斑点7~16、斑点21~23被诱导产生,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1~3、斑点6消失。APM均不能引起2种作物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蛋白质组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7ppm Hg ++对玉米,小麦幼苗生长具一定的刺激作用,而10PPm Hg++则抑制幼苗生长。Hg++对两种作物根系生长有不同的生理效应,而对玉米、小麦根系过氧化物酶影响表现为谱带减少或活性减弱。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225对引物对农艺性状优良但对白粉菌敏感的栽培小麦京411、抗白粉病栽培小麦Brock以及京411与Brock配制的近等基因系进行AFLP分子标记筛选,结果发现只有2对引物组合Pst GAC/Mse TCT(P1)和Pst AGC/Mse ACC(P2)在上述抗感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分别扩增到2个特异片段,将特异片段克隆并测序发现,P1扩增的特异片段长268bp,P2扩增的特异片段长227bp,命名为AFLP标记P1268和P227.用106个京411×Brock的F2单株进行连锁性分析表明,P1268和P2227与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6和1.9cM,与Brock中的抗白粉病基因呈紧密连锁.该两个AFLP标记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积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