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噬菌体展示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 为深入研究红莲型水稻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 以红莲型水稻杂种F1花药为材料, 分离纯化mRNA, 经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 在双链cDNA 末端加上定向EcoRⅠ/HindⅢ接头, 再用EcoRⅠ和HindⅢ消化接头, 形成两端分别带有EcoRⅠ和HindⅢ粘性末端的双链cDNA。经Mini Column 纯化后, 收集300 bp 以上的双链cDNA 片段, 将其连接到带有EcoRⅠ和HindⅢ末端的T7 Select 10-3b 载体上, 经体外包装后, 以BL T5403 为受体菌构建了红莲水稻杂种F1花药的噬菌体展示文库。经测定显示, 该噬菌体展示文库容量为1.03×106 pfu/mL, 重组率为100%, 扩增后文库滴度为2.14×1012 pfu/mL。对随机挑取的100 个噬菌斑进行PCR 鉴定, 97%的插入片段大于300 bp。  相似文献   
72.
建立人类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成纤维细胞系及滋养层细胞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流产绒毛或者中期妊娠羊水中分离细胞体外培养, 建立人类异常染色体核型成纤维细胞系及滋养层细胞系.中期妊娠羊水染色体诊断或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诊断过程中, 行G显带细胞核型分型, 对于发现异常核型的细胞, 进行分离、培养、传代、冻存、复苏及鉴定, 建立细胞系, 用PowerPlex 16系统行DNA-STR基因型检测.建立1株来自羊水的21三体成纤维细胞系, 以及7株来自绒毛的滋养层细胞系, 核型分别为47, XX 21; 69, XXX; 69, XXY; 47, XY 12; 47, XX 5; 48, XY 21, 22; 47, XY 18.所有细胞系体外传代均超过10代, 冷冻复苏率大于50%, 核型维持稳定, DNA-STR基因检测能对人细胞系进行个体识别.人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成纤维细胞系和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系的建立,可以为探讨异常染色体产生机制及相关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3.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经生血宝合剂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后,患者疗效、妊娠结局情况以及铁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IDA患者10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生血宝合剂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红细胞参数、铁代谢指标、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铁蛋白(S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受体(STFR)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血宝合剂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期IDA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其铁代谢恢复,提高红细胞发育程度,降低剖宫产率及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疗效及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前血镁水平将患者为低镁血症组87例、正常及高镁血症组143例。分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及超声记录指标,随访预后疗效。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8.12 %,平均随访443±100天。两组术后3个月的血管内径与透析血流量高于术前,正常及高镁血症组高于低镁血症组(P<0.05)。术后3个月正常及高镁血症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低镁血症组(P<0.05)。正常及高镁血症组术后3个月、6个月与1年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0.9 %、77.62 %、67.83 %,明显高于低镁血症组的80.46 %、64.37 %、51.72 %(P<0.05)。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随访血管1年通畅率的因素主要为镁、血管内径、肱动脉血流量、年龄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或血栓具有很好的效果,低镁血症、血管内径、肱动脉血流量是影响血管通畅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气味结合蛋白AglaOBP12与寄主植物挥发物乙酸-顺-3-己烯酯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利用化学生态手段调控光肩星天牛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源建模预测AglaOBP12三维结构,虚拟氨基酸突变构建两个突变子,利用Molegro Virtual Docker程序进行分子对接研究AglaOBP12与乙酸-顺-3-己烯酯的结合模式。模型的合理性评价采用GMQE、QMEAN、ramachandran图和Verify-3D。【结果】AglaOBP12的三维结构由6个α-螺旋构成且形成锥形疏水口袋结构。6个保守半胱氨酸在螺旋结构之间形成稳定结构的3个二硫键。AglaOBP12的C端疏水性氨基酸位于结合口袋的出口并对口袋形成一定的遮挡。乙酸-顺-3-己烯酯位于疏水口袋中与疏水性氨基酸发生作用,而亲水头部羰基氧原子则与Asn123产生氢键。在与突变子N123A的对接中,乙酸-顺-3-己烯酯更接近疏水口袋的出口,乙酸-顺-3-己烯酯与C端Phe135形成氢键。而在与突变子F135E/L136E/V137E的对接中,乙酸-顺-3-己烯酯位于疏水口袋较深处,但未发现与Asn123氢键作用,相比野生型,两个突变子的对接空间能和范德华尔能增大,结合稳定性下降。【结论】乙酸-顺-3-己烯酯位于AglaOBP12疏水口袋并通过氢键与Asn123形成稳定的复合物,AglaOBP12的Asn123和C端疏水氨基酸对结合乙酸-顺-3-己烯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黑茶砖茶中两种产生“金花”的曲霉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花"是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在黑茶后发酵过程中,在砖茶内部形成的黄色闭囊壳。从广西和湖南产的黑茶砖茶中分离获得2株"金花菌",均能在培养基上形成闭囊壳。根据分离菌株的培养特征和微观形态特征及β-微管蛋白基因(Ben A)、钙调蛋白基因(Ca M)及RNA聚合酶Ⅱ基因(RPB2)的系统发育分析,参照Hubka最新的曲霉属曲霉组Aspergillus section Aspergillus分类系统,将分离菌株分别鉴定为假灰绿曲霉A.pseudoglaucus及冠突曲霉A.cristatus。另外,通过扫描电镜对这2株"金花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并记录了菌株A672闭囊壳的发育过程。在广西产砖茶中分离鉴定出的"金花菌"假灰绿曲霉为国内首次报道。通过比较,将过去湖南产砖茶中广泛报道的"金花菌"冠突散囊菌修订为冠突曲霉A.cristatus。黑茶茶砖中"金花菌"的分离与鉴定对于黑茶品种的鉴别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孕妇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雌三醇uE3)的孕中期三联筛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200例孕中期(14~22周)孕妇进行血清标记物AFP、β-hCG和uE3的检测,结合孕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专门的筛查分析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18三体及神经管缺陷(NTD)的风险率。如孕妇为高风险,则进行胎儿的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产前诊断。结果:在1200例孕妇中,筛查高风险的孕妇有73例,其中唐氏综合征,18三体,NTD高风险孕妇分别为65例,5例和3例,假阳性率为6.08%(73/1200)。其中59例接受了产前诊断,占高风险孕妇的80.8%(59/73)。共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儿和1例无脑儿,未发现18三体,检出率为100%(2/2),未有漏诊的情况。妊娠不良结局在筛查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比率分别为17.1%和1.3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用孕妇血清标记物(AFP、β-hCG和uE3)的孕中期无创伤性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对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高风险的筛查结果对胎儿的预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生成iPS细胞的效率,获得高效制备iPS细胞的组织类型.方法:通过四种逆转录病毒(OCT4/SOX2/KLF4/c-MYC)转染羊水细胞、绒毛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不同组织来源的iPS细胞系.结果:我们建立了羊水、绒毛细胞和皮肤细胞三个不同组织来源的iPS细胞系,并对其多能性基因Oct4、Nanog以及分子表面标记Tra-1.60以及体外分化为三个胚层能力进行鉴定,发现利用羊水细胞建立iPS细胞的效率显著高于绒毛细胞和皮肤细胞.结论:羊水细胞可能是制备iPS细胞的理想细胞类型.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一种从废弃胚胎中提高囊胚形成率和质量的培养体系,寻找多种促进内细胞团(ICM)数目增多、贴壁、增值的方法,提高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建系效率,建立人胚胎干细胞库。方法:将179枚IVFDay3废弃的胚胎放入优选培养体系中培养(G2.5培养液中添加10%人血清蛋白,人白细胞抑制生长因子(hLI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到Day7将形成的囊胚全部用机械法分离ICM,接种于丝裂霉素C灭活处理的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上,培养8-9天,每4-5天传代1次。结果:优选培养体系的囊胚形成率为29.1%(52/179),其中A级囊胚形成率为11.2%(20/179),50个ICM贴壁生长,20个出现克隆形态,成功建立11株hESC(FY-hES-11至FY-hES-21)。11株hESC均具有共同的多能性生物学特性。结论:优选培养体系可以明显提高囊胚形成的质量,促进ICM的增值,纯熟的机械切割法可以避免损伤ICM并提高其贴壁率,原代灭活的MEF饲养层可以明显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0.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为确定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1250例于2004年-2008年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对PT分期和肿瘤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1%。在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P=0.008)、肿瘤大小(P=0.003)、PT分期(P<0.0019)以及分化程度(P<0.001)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P=0.017,OR=0.988,95%可信区间:0.978-0.998)、PT分期(P<0.001,OR=1.952,95%可信区间:1.656-2.302)和分化程度(P<0.001,OR=3.697,95%可信区间:2.112-6.472)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在直肠癌相关分析中,肿瘤的大小和PT分期呈正相关。年龄、PT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在直肠癌中,肿瘤的大小和PT分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