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分析水稻硝酸还原酶(NR)基因生物信息学的结果显示:水稻基因纽中有2个NR基因成员:一个为NR[NADH](NR1):另一个为NR[NAD(P)H](NR2)。两者的蛋白序列相似性为70%。用RT—PCR技术从水稻cDNA中获得了NR1和NR2的cDNA片段,其大小分别为1086bp和892bp。构建RNA干涉载体(称pRNAi—NR1和pRNAi-NR2)转化水稻愈伤组织后检测转基因后代酶活性的结果表明:两种干涉植株的根叶中的NR活性均大幅度下降,并且根叶中的活性变化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2个基因可能均有调控根叶中NR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铁还原作用在植物叶片对铁素吸收及利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表明:相对于其它几种常用的铁螯合物如二乙基四乙酸铁(Fe^ⅢEDTA)或柠酸铁,草酸铁更有利于黄瓜活体叶片及铁还原酶的作用,即表现出更高的铁还原活力。缺铁降低了黄瓜叶片中的铁还原活性。缺铁时叶片中的草酸含量不受影响,而富含在石灰性缺铁土壤中的碳酸氢根离子能使叶片中草酸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3.
缺磷胁迫下烟草中草酸含量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2Hoagland营养液培养6个不同烟草品种,于缺磷后不同时期,测定根、叶中草酸含量的结果显示,在处理后10d时的根和叶中草酸含量均开始上升,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以中烟90和牛津26提高最为显著。根中未测出乙醇酸氧化酶活化,叶中此酶的活性较高,但不受缺磷胁迫的影响;缺磷处理的根和叶中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变化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本文探讨水稻抗白叶枯病的能力与H2 O2 及光呼吸乙醇酸代谢之间的关系。以水稻 (Oryzasativa)感病品种玉梅 1 5 3、抗病品种中二占 (均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供 )为材料。水稻种子以 0 .1 %HgCl2 消毒 5min后 ,用蒸馏水冲洗4次 ,再用蒸馏水浸种 1d ,置于培养皿中 ,放入人工气候箱中 ( 2 8℃ ,光照度 30 0 0lx)萌发 ,1周后盆栽 ,在网室内培养 2个月 ,取水稻叶龄一致的倒数第二片叶。白叶枯菌液 (由本校植保系提供 )接种当天配制成 1 0 8cfu·ml- 1 浓度的菌液 ,采用剪叶法接种。光呼吸测定参考Stew…  相似文献   
35.
不同形态氮素培养下水稻叶片中蛋白质差异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硝态氮除作为主要氮源外,还作为一种潜在的信号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方式的直接性或间接性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利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对不同形态氮素(NO3^-与NH4^+)培养的水稻叶片蛋白表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硝态氮和铵态氮培养的叶片中分别分辨出26个和6个增量表达蛋白。质谱分析结合数据库检索鉴定出11个蛋白,其中7个硝态氮上调的蛋白为:光系统Ⅱ放氧复合蛋白1(N1)、抗性相关蛋白MLA13(N2)、光系统Ⅱ23kD多肽(N3)、翻译激活因子(N5)、光系统Ⅱ放氧复合蛋白2前体(N8)、未知蛋白(N17)和泛素载体蛋白(N18);4个铵态氮上调蛋白为:ATP合酶β亚基(A1)、转氨酶(A3)和两个功能未知的蛋白(A5,A6)。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水稻适应不同氮素营养时的生物化学基础及可能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为深入阐明水稻响应NO3^-与NH4^+信号的反应提供了蛋白水平的证据。  相似文献   
36.
不同因子对荞麦中草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化合物从根部喂养麦幼苗,测定其根叶中草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异柠檬酸、抗坏血酸及其前体物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荞麦根叶中草酸含量;而乙醇酸与乙醛酸则显著提高其草酸含量,表明荞麦叶片草酸合成主要来自乙醇酸途径,而非来自抗坏血酸等途径。水培条件下,以铵态氮或尿素等作唯一氮源时,荞麦中草酸含量远低于以硝态氮培养的;将谷氨酸或丝氨酸加到含硝态氮培养液中也能显著降低其草酸含量,不同氮素影响荞麦草酸含量可能与乙醇酸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7.
在热带地区的水稻栽培中,常遇到水稻青铜病(bronzing)的危害.已知它是由水田中高浓度的亚铁离子所引起,故又叫铁害.但至今没有可靠的生理诊断指标用于抗性品种的筛选.本文研究了铁害与应激乙烯释放的关系,试图以应激乙烯的释放作为铁害的生理诊断指标.试验用两种方法模拟水稻致病.第一种方法是将水稻离体叶片的剪口端浸入FeSO4溶液中,靠叶片蒸腾作用吸收Fe++而致病.另一种方法是在水培培养液中加入FeSO4通过水稻根系吸收Fe++而致病.研究结果表明,当处理离体叶片时,发病强度和应激乙烯释放量呈显著相关,但叶片内铁含量的增加与发病强度和应激乙烯释放都没有相关性.而处理完全植株时,叶片中乙烯释放几乎不受影响.当部分或全部切除根时,叶片中乙烯释放则可被亚铁离子激发。表明水稻根系限制了Fe++的吸收速率,而Fe++进入叶组织的速率又决定应激乙烯的释放和组织的伤害程度.因此,叶片应激乙烯的释放作为铁害的生理诊断指标只有在当根系受到某种伤害时才可能适用,譬如移栽和毒性土壤等因素造成的根系的伤害.  相似文献   
38.
植物中的草酸及其代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概述草酸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代谢转化及其可能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39.
Fe2+ 可诱发水稻(Oryza sativa L.)谷粒颖壳中释放大量乙烯,诱导反应是一个非酶促的化学过程。可能在谷粒颖壳中存在一种非气态的乙烯前体,在Fe2+ 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气态乙烯。Fe2+ 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可能是通过其诱导乙烯所引起的。因为Fe2+ 诱发颖壳中的乙烯释放和它促进幼苗生长在时间上正好同步,当第一次处理后再更新Fe2+ 溶液时,不再能诱发乙烯释放,也不再促进幼苗生长;Fe2+ 不能刺激萌发糙米的乙烯产生,也不促进其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0.
光呼吸突变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吸收氧气并释放CO2的过程。C3植物光呼吸可消耗25%光合产物, 故合理改良光呼吸可望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筛选与利用光呼吸突变体是研究光呼吸代谢及其功能的最为有效的途径。该文对光呼吸代谢途径、光呼吸突变体的筛选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深入探讨植物光呼吸的生物学功能及进行植物分子改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