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尽管与已有十几年发展史的哺乳动物胚胎细胞克隆技术相比,其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仅有不到三年的时间;然而,鉴于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在供核效率等方面所具备的明显优势,其应用价值远高于胚胎细胞克隆技术。随着对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基本机理的进一步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将在大量克隆优良种畜、扩大同基因型实验动物种群、培育转基因动物和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32.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性病害。山西省兴县“灰布支黑豆”是对目前我国鉴定的所有流行小种表现出免疫或高抗的重要抗源。利用目前国际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和小种划分标准,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确定了14号是北京马连洼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实验站土壤中大豆孢囊线虫群体的主导小种。用敏感的栽培品种“冀豆7号”作母本,与灰布支黑豆杂交,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后代群体进行大豆孢囊线虫14号小种的抗性鉴定。F1的2个单株都表现出抗性。随机取2个单株的F2代群体,分别测定每个群体的116和78个单株。每个群体都表现出43抗:21感的分离比例,支持兴县灰布支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14号小种的抗性是由3对基因控制、一对隐性基因对两对显性基因的上位和两对显性基因互补作用的遗传假设。随机取F3代的30个株系,每个株系随机测定10~15个单株。19抗:38分离:7感的株系间分离比确认上述的遗传假设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33.
细胞极性是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个特征。上皮细胞是构成表皮、腺体、气管和消化道等组织的一类特化细胞。上皮细胞通常沿顶端-基底端轴向发生极化,形成紧密连接、粘附连接等胞间结构,同时细胞膜、细胞骨架和中心体、内膜系统、细胞核等也发生不对称分布,使细胞能行使分泌、吸收和屏障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有许多分子参与上皮细胞极性的建立和维持,其中最主要的是3个极性复合物,即Par-aPKC复合物,Scribble(Lg1-Dlg-Scrib)复合物和Crb(Crb-Pals-PATJ)复合物,三者共同配合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434.
金灰藓Pylaisiella polyantha(Hedw.)Grout孢子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组为含有Knop培养液的琼脂培养基质,对照组为无营养成分的琼脂培养基质。在光学显微镜下对配子体发生进行了观察、描绘和照相。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孢子萌发所需时间相同,均为53.5h,萌发极相为1~4极。4d时,实验组萌发率为85.4%,对照组为54.1%;20d时,开始形成配子体芽原基;40d时,形成具假根、茎、叶的配子体,并形成两性器官。并对配子体发生过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35.
肿瘤热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肿瘤热疗后宿主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宿主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被激活。本文从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两个方面对热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杀伤肿瘤的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的分析方法 ,对菠菜 (SpinaciaoleraceaMill.)叶绿体PSⅡ反应中心光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在本实验条件下 ,45min的光照处理 ,可以使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活性基本接近丢失。(2 )从光照约 2 0min开始至约 40min ,Chla的含量逐渐减少到原有含量的 2 /3左右 ,然后浓度保持不变至约 6 0min ,此后 ,Chla的含量出现了第二次下降 ,到 80min左右 ,稳定在约 30 %的含量水平并不再变化。D1/D2 /Cytb5 5 9复合物的原有色素分子组成约为 6Chla∶2Pheo∶2 β_Car。 (3)在 40min的光照处理后 ,HPLC图谱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产物峰 ,其吸收谱十分类似于Pheo分子 (峰位分别为 40 7、5 0 4、5 33、6 0 6及 6 6 3nm) ,但其保留时间 (7.2min)比正常的Pheo分子 (6 .9min)较晚 ,因此推测它可能是一种结构类似于Pheo的分子  相似文献   
437.
经国家科委[(83)国科发条字578号]批准,《微体古生物学报》将于1984年度第三季度创刊,主编盛金章教授。学报为季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购。《微体古生物学报》是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所属各  相似文献   
438.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组织学类型及其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并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96例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患者肺癌组织或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并分析MMP-2、MMP-9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MP-2及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非小细胞肺癌鳞癌组织MMP-2、MMP-9表达明显高于腺癌和腺鳞癌(P0.05),而鳞癌与腺鳞癌组织MMP-2、MMP-9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癌组织MMP-2及MMP-9表达逐渐上升,各分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以鳞癌最高,且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提示其对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39.
综述了我国黄海区域海洋鸟类的种类特点、留居期、分布和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山东大公岛、千里岩岛和江苏盐城、前三岛等重要的海洋鸟类自然保护区概况。提出了黄海海鸟调查的必要性和保护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440.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大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心室结构重塑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BC组)6只,余90只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存活24小时后随机分为NAC干预组(NAC)34只,生理盐水对照组(NS)32只,NAC组腹腔注射NAC[0.2 mg·kg-1.2d-1],NS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干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systolic 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thickness,LVPW;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diastolic 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systolic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diastolic 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d),左室质量指数(LV Mass)及校正后的左室质量指数(LV Mass Corrected)等,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disulfide,GSSG)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GSH的含量,并计算大鼠的存活率。结果:与BC组相比,NS组左室后壁厚度明显变薄,室间隔厚度显著减小,GSH含量明显减少,存活率明显下降,左室质量指数及校正后的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增大,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等未见明显减小,左室质量指数及校正后的左室质量指数未见明显增大GSH含量未见明显降低,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相比,NAC组左室后壁厚度增厚,室间隔厚度显著提高,左室质量指数及校正后的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减小,GSH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AC能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结构的重塑,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增加GSH的含量有关,但其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