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剖析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21  
柳新伟  周厚诚  李萍  彭少麟 《生态学报》2004,24(11):2635-2640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理论生态学的焦点问题之一 ,综述和剖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义 ,对已有的定义进行了改进。生态系统稳定性是不超过生态阈值的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恢复力。在这个概念中涉及到 3个概念 :生态阈值、敏感性和恢复力 ,阈值是生态系统在改变为另一个退化 (或进化 )系统前所能承受的干扰限度 ;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变化的大小和与其维持原有状态的时间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就是消除干扰后生态系统能回到原有状态的能力 ,包括恢复速度和与原有状态的相似程度。在保护生态学中 ,阈值与恢复力的定义具有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生态系统受到负面的干扰后而退化 ,退化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过程可以利用恢复力来测定 ;而保护的成果就是力图避免干扰超过系统的阈值而达到一个实际的演替  相似文献   
22.
水分胁迫下,柚树苗叶片RWC、ψW、Pn及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下降,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及SOD活性升高,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APX活性、AsA和GSH含量明显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具有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CPPU处理提高柚树苗叶片RWC、Pn、叶绿素、游离脯氨酸、AsA、GSH含量,并增强SOD、APX活性,降低MDA水平,从而提高柚树苗抗旱性。实验结果表明,CPPU处理提高叶片对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保护能力可能是其提高柚树苗抗旱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
从物种遗传结构和杂交的角度介绍了当前植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对于物种遗传结构,文章分析了物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因子对它的影响,强调了种群不同世代遗传结构研究的重要性。而在杂交研究领域,文章揭示了分子生物学手段有着比传统形态分析方法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4.
生长在高CC2浓度(700±56μl  相似文献   
25.
UV-B辐射对香蕉光合作用和不同氮源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长在NO3^--N、NH4^--N和NH4NO3-N的香蕉叶片有相近似的最大光合速率,UV-B辐射引起生长在不同氮源的香蕉叶片光合速率、表现量子产率和光肥利用效率的降低。UV-B辐射使生长在不同氮源的植株叶面积干重和叶氮含是降低。生长在NH4^--N的植株Vcmax和Jmax均较生长在其它氮源的高。UV-B辐射引起生长在NH4^-N的植株Vcmax和Jmax降低较相同处理的NO3^--N和NH4NO3-N植株明显,表明生长在NH4^ -N的香蕉对UV-B辐射更加敏感。UV-B辐射改变植株的叶片的碳氢比和碳氮比。经过UV-B辐射处理的NH4^ -N生长植株的碳氮生长在NO3^--N和NH4NO3-N的低。UV-B辐射可能改变植株对不同氮源的吸收利用,从而引起碳氮代谢和酸碱调节的变化。UV-B辐射降低叶氮在Rubisco和生物力能学组分的分配系数,可能使这些组分合成减少,使叶片光调节的变化。UV-B辐射降低叶氮在Rubisco和生物力能学组分的分配系数,可能使这些组分合成减少,使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氮源的香蕉植树对UV-B辐射有不同响应,NH4^ -N有利于主要光合参数增高,但其对UV-B辐射亦最为敏感。氮供应受限制或植株生长在中性盐如NH4NO3-N则对UV-B辐射不甚敏感。  相似文献   
26.
马占相思人工林温湿效应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马占相思人工林温湿两方面11年定位观测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马占相思人工林空气及土壤温湿度在空间(水平的和垂直的)和时间尺度(年、季、日)上的动态变化。从功能上来看,可把马占相思人工林的温湿效应简要地概括为调温(湿季降温、干季保温0、滞缓温变以及增温3个方面,具体体现在:①约7龄的马占相思人工林即可表现出较为明显而稳定的温湿效应。林内11年的平均气温(21.7℃)比林外低0.5℃,表层土壤(0-20cm)的平均温度(21.3℃)比林外低2.0℃。马占相思林内极端最高温小于林外,极端最低温则高于林外。林分的降温效应湿季比干季明显,保温效应主要体现在湿季的深夜和干季气温较低的时候。②林内白天各垂直层的气温随距地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诳晚出现随高度增加气温升高的逆温现象。干季各层气温间的分异要比湿季明显。在湿季,土壤温度从地表层开始向下逐渐递减;干季0-5cm处的地温呈递减趋势,深于5cm则土温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林内的气温变化要滞后于林外1-2h。③马占相思林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82%,比林外高4%。在晴天,林内相对湿度的变化呈“U”型,林内空气湿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但在湿季,接近林冠约7m处的湿度要大于近地表和林冠上层。土壤湿度在0-40cm处随土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0-120cm处则随土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7.
几种数量综述方法的介绍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数量综述较传统的叙述性综述有许多优多,文章介绍并比较了目前在科学研究中比较流行的几数量综述方法.  相似文献   
28.
彭少麟  任海 《生态学报》2002,22(8):1371-1372
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 ( Queensland Government of Australia)和史密森研究院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主办 ,澳大利亚雨林合作研究中心 ( Rainforest CRC)、国际冠层网络 ( International CanopyNetwork)、昆士兰大学 (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杰姆斯库克大学 ( James Cook University)、格里菲斯大学 ( Griffith University)等协办的第 3届国际冠层大会于 2 0 0 2年 6月 2 3~ 2 8日在澳大利亚海滨城市凯恩斯举行。来自世界 2 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 30 0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 ,其中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的出席者居多…  相似文献   
29.
林下层植物在退化马尾松林恢复初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以鼎湖山退化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林恢复过程中林下层植物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动态为对象 ,研究了林下层植物在退化马尾松林恢复初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林下层年凋落物量除在第 5年有所下降外均随时间逐年上升 ,但其增加速率随年份不同而异 ,总平均年增长速率为 3 8%。第 4年凋落物量为 0 .2 0 t· hm- 2 · a- 1,第 1 1年为 1 .1 7t·hm- 2·a- 1。凋落物养分元素平均浓度为 (% ) :N0 .95 ,P0 .0 4,K0 .5 7,Ca0 .1 3和 Mg0 .0 8,基本上以夏季和秋季最高冬春交替月份最低。第 1 1年凋落物各元素养分归还量为 (kg· hm- 2·a- 1) :N1 1 .1 0 ,P0 .47,K6.65 ,Ca1 .48和 Mg 0 .91。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失重率呈直线模型变化 ,第 1年的分解速率为 3 1 % ,至试验结束时凋落物的残存量占起始量的 66%。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 ,N和 P浓度随时间逐渐上升 ,但 N增加的速度较 P快 ,其余元素浓度均下降 ,但 K下降的速度最快。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 ,N是唯一表现残留量呈先上升然后下降变化的元素。P的残留量变化与凋落物的失重率变化几乎一致。各元素在分解试验结束时残留量占起始量的百分比分别为 :N 90 % ,P 67% ,K 9% ,Ca 3 0 %和Mg 1 4%。可见 ,林下层凋落物在退化马尾松林恢复初期碳及其它营养元素循  相似文献   
30.
鼎湖山地区马尾松年轮元素含量与酸雨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侯爱敏  彭少麟  周国逸 《生态学报》2002,22(9):1552-1559
分析了鼎湖山马尾松年轮中几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历史变化,并探讨了区域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有可能导致马尾松年轮中N、K和Al的含量在近30a中的上升趋势,和Ca、Mg和Mn明显的下降趋势。马尾松幼年期年轮部分元素含量异常地偏高,可能是幼年期生理机制不完善、对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排斥能力较低所致,因此,以马尾松幼苗为对象进行的模拟酸雨试验结果,在推广至成熟的马尾松林地时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