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短期整体身心调节法练习者的全身皮肤电导反应特点。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将68名在校大学生分为整体身心调节组和放松组,分别进行为期10天的整体身心调节训练和经典的肌肉放松训练,并于训练前和训练结束后,测试两组学生身体7个分支的皮肤电导反应。结果:训练前,大学生前3支皮肤电导反应大于后4支;训练10天后,与训练前相比,整体身心调节训练组第1、2支皮肤电导反应显著减小,7个分支的皮肤电导反应出现均衡的规律;放松训练组学生身体7个分支皮肤电导反应变化不显著。结论:短期整体身心调节法形成了全身皮肤电导反应的均衡,可能反映短期整体身心调节法的整体身心相互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观察PQ中毒患者SOD、TNF-α、IL-6、PaO2、PaCO2、BUN和Cr水平,及血浆PQ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大黄在治疗PQ中毒中的作用。方法: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21),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甘露醇导泻,治疗组应用生大黄混悬液导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OD、TNF-α、IL-6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患者血浆PQ浓度,并测定PaO2、PaCO2、BUN和Cr。结果:治疗组患者第1、3、7天PaO2、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BUN、Cr、TNF-α、IL-6水平和PQ浓度亦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可降低PQ中毒患者血中PQ浓度,抑制TNF-α、IL-6的表达,明显升高SOD的水平,改善PQ中毒患者肺、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d(Ginsenoside Rd)预处理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谷氨酸损伤组(Glu)和人参皂甙Rd预处理组(Rd)。Control组细胞正常培养;Glu组细胞暴露于含10mM谷氨酸的DMEM培养基中损伤24 h;Rd组细胞经50μM的人参皂甙Rd预处理30 min后,在谷氨酸浓度为10 mM的DMEM培养基中损伤24 h。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检测LDH释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蛋白(GSH)表达;专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相差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结果:50μM的人参皂甙Rd预处理30 min,可明显提高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其LDH释放量、胞内ROS含量,并提高胞内GSH蛋白表达,增加CAT、SOD含量并改善细胞形态。结论:人参皂甙Rd预处理可减轻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但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和事故层出不出,在民以食为天的理念下,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诸如:瘦肉精事件、假牛肉事件、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等,其中,一个影响比较广泛和受反应比较严重的就是食品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将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本文从我国食品塑料包装的发展开始分析,对塑料包装对食品安全影响进行了分析,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5.
无患子水提皂素液,经纤维二糖酶水解,以无患子水提水解液为底物,接种丘陵假丝酵母,将水提液中糖组分发酵转化为槐糖脂,得到天然皂素及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产物。在发酵过程中,2%的丘陵假丝酵母菌种接种量,溶液中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快;在水提水解液中额外添加大豆油作为补充碳源能较大幅度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经过发酵转化,溶液中表面活性物质浓度达到52.48 g/L,比发酵前提高了23.4%,溶液表面张力值明显降低。无患子精制发酵液中不含糖类成分,是理想的液体洗涤剂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组测序技术渐趋成熟并在动物和植物基因组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功,大量植物的基因组的草图和精细图不断地被公布出来。比较和分析了三代测序技术各自的特点,对测序前的准备、基因组组装、注释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阐明了植物基因组研究的特点和难点。通过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者不仅可以获得该植物基因组和重要功能基因的序列信息,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的分子进化、基因组成和基因调控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而且还对即将测序的植物基因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优化大肠杆菌菌蜕装载质粒的效率,并将装载质粒的菌蜕转染抗原提呈细胞,以提高核酸疫苗的递送水平。方法:将质粒pHH43转化大肠杆菌DH5α,制备大肠杆菌菌蜕;优化菌蜕装载质粒时菌蜕、质粒和膜囊的比例,获得更高的装载效率,通过扫描及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形态变化及装载效率;将装载质粒的菌蜕与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RAW264.7和树突状细胞DC2.4共孵育,观察吞噬效果。结果:优化了大肠杆菌菌蜕装载质粒的效率,当菌蜕、质粒、膜囊的比例为7∶10∶4时效率达到最佳,装载DNA效率达98%以上;抗原提呈细胞吞噬装载了质粒的菌蜕,效率达100%。结论:大肠杆菌菌蜕可高效装载核酸疫苗,且高效被抗原提呈细胞捕获,有助于提高核酸疫苗的递送和免疫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8.
基于景观格局与过程的云南省典型地区道路网络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概率连接度指数的量化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典型地区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以及景观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道路网络加剧了区域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道路网络对不同生态过程的迁移路径结构、数目以及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影响程度随迁移扩散能力的增加而增加;道路网络总体上降低了景观维持生态过程连续性的功能(不同情景平均下降超过10%),使各个斑块在景观中的功能退化(平均下降超过40%),影响程度随迁移扩散能力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9.
周海燕  倪斌  邹永华  张蕊  陈勇 《遗传》2008,30(6):716-722
为建立线粒体DNA编码区SNP快速分型方法, 在线粒体DNA编码区选取16个SNP位点(5178A、10398A、14979C、 8020A、 13104G、11959G、10400T、14178C、3970T、5417A、11969A、12811C、10873T、4580A、7028C、12612G), 采用多重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对湖南地区汉族、苗族和土家族各100人进行了mtDNA编码区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SNP 3970T在汉族和土家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均为17%)与苗族相比(8%)存在明显差异(P<0.01), SNP 8020A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6%)与苗族和土家族人群( 分别为2%和0%)相比存在差异( P<0.05)。在所分析的300名个体中, 共检测到45种单倍型, 3个民族共有的单倍型12种, 两个民族共有的有10种, 有23种单倍型仅在1个民族中出现, 其中汉族特异性的单倍型有8种, 苗族特异性的有6种, 土家族特异性的单倍型有9种。mAPLP是通过设计两条不同的正向或反向引物(使PCR扩增片段长度不同)和1条共用的反向或正向引物, 使两个等位特异扩增片段大小不同, 从而达到SNP分型。  相似文献   
110.
萝卜与甘蓝属间杂种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简称GISH)研究了萝卜( Raphanus sativus,2n=18,RR)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 2n=18, CC)属间杂种F1减数分裂过程。结果表明杂种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RC,2n=18,但花粉母细胞有三种不同类型:1. RC,2n=18, 终变期染色体平均配对构型为14.87Ⅰ+1.20Ⅱ+0.04Ⅲ+0.06Ⅳ, 染色体配对主要发生在萝卜和甘蓝染色体之间, 后期Ⅰ9条萝卜染色体主要以5/4和6/3的分离比移向两极, 所形成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均不平衡,配子败育; 2. RRCC,4n=36, 终变期染色体形成18个二价体,后期Ⅰ染色体均衡分离,形成RC不减数配子;3. RRCC缺体,4n=30-34, 少数萝卜染色体丢失,形成的配子具有全套的甘蓝染色体和部分萝卜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